第265章 药是晚丫头制的
作者:有点小意思   爹死娘弱,这个家没我可怎么活?最新章节     
    “算了算了,你心里有数就行。”杨晚妥协了,
    “不过你还是得防着一手,这个你拿着,要是遇到坏人就朝他眼睛喷过去。”
    杨晚给了她一瓶防狼喷雾,瓶子很精致小巧,瓶身瓷白,摸着像陶瓷的触感。
    “我教你怎么用,看到最上面这个凸起没有,紧急情况下喷口对着坏人眼睛摁下去就成,”
    “你一个人生活,这个你得贴身带着知道不?”
    小芳拿起喷雾仔细观察了下夸赞道,“好精致的小瓶子,做这个的工匠手真巧!”
    “重点不是这个好么?”杨晚无奈了,
    小芳连连点头,“知道了,我会贴身带着的。”
    她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安全,毕竟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人敢打她的主意,附近的懒汉混混都不敢惹她。
    翌日,三人回到收容营。
    杨晚跟府医最后一次确认试药伤员的情况之后便准备启程回将军府,
    试药这件事原本除了军医们没有别人特别关注,
    可随着一个个试药伤员的好转,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在伤员之间传得神乎其神,便是军医都赞叹不已。
    “不愧是徐老,也只有您能研制出如此神效的药丸了!”
    “是啊,徐老这药丸用在军中,不知要挽救多少将士的命,这可是天大的功德!”
    府医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你们夸错人了,此药不是我研制的。”
    军医和在场的伤员:“???”
    “徐老就不要谦虚了,不是您还能是谁?您忙前忙后的试药不就在验证药效么?”
    府医伸手将身侧的杨晚往前面一推,
    “药丸是这丫头研制的,老夫就是打了个下手,过来帮忙试验的。”
    “!!!”
    “徐老别开玩笑,晚丫头是聪明伶俐,可她不是没学过医么?”
    他们可还记得这丫头第一次来的时候都被吓吐了,半点不像医者。
    “谁说没学过就不能研制出好药了?”府医替杨晚说着话,
    “此药丸也不是用什么药材制成的,而是一种新起的食材,晚丫头心细,发现这种食材的奇妙之处加以提纯利用便制成了药。”
    杨晚被推到人前,尴尬地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晚丫头,这药当真是你制的?”军医们问,
    杨晚老实地点点头,
    “真是看不出来啊!你也太低调了,我要是能制出这种药我早嚷嚷开了,这可是扬名立万的机会!”
    府医瞥了一眼说这话的军医,“这丫头要是说这药是她制的,你们敢给伤员用?”
    军医们尴尬一笑,这话倒是属实,他们原先以为是徐老制的才放心让伤员用得。
    另一个军医笑道:“要不怎么说徐老慧眼识珠呢?”
    “行了,不和你们浪费时间,我们得赶回去着手大量制作,没空跟你们瞎扯。”
    话落便利落地转身走了,杨晚跟军医们礼貌告别快步去追府医的脚步。
    不一会儿,药丸是杨晚制的消息在收容营里传开来,营里的伤员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药丸不是徐老做的,是徐老身边那小丫头做的?”
    “那会有用么?不会吃出问题吧?”
    “听说效果挺好的,试药的几个伤员伤势的恶化都止住了。”
    “会不会那几个伤员本来就要好了,吃不吃那药都没关系?”
    “反正我这伤是小伤,不用吃那个药丸。”
    这个棚子里的伤员是伤势稳住没有化脓恶化的,确实也用不上消炎药,对杨晚制的药丸怀疑最深。
    恰在此时,李升被一个民工扶着出了重伤区的棚子,
    他的伤口已经开始愈合结痂,老躺着不行,府医走之前让他试着起来走动走动,
    李升在收容营前面的空地上慢慢走着,躺了近一个月身体各方面都有些虚,走得很慢,
    即便如此,他的变化还是震惊了营里所有知情人。
    李升是从轻伤棚子一路恶化转移到重伤棚子的,在营里待得长一些的人都知道,
    几日前他的惨状还历历在目,上半身流脓发臭,缠满绷带哀嚎等死,如今竟能出棚子走两步了?
    军医们自然是听到了伤员的讨论,指了指空地上的李升说,
    “他的命就是用那小丫头研制的药丸救回来的,那药有没有用,他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家小丫头废寝忘食的为你们研制保命药,就算药没用,光是有这份心你们就得敬着人家,更何况这药还有奇效!”
    “还真是那小丫头做的药啊?”
    军医都证实了,伤员们再震惊也得信,
    “这可了不得了,等她下次来我可得好好套套近乎,看能不能要个一两颗。”
    军医瞪了他一眼,“你这伤用不上,那药是有针对性的,你就别凑热闹了,留着给有需要的人吧!”
    ………
    将军府,
    杨晚和府医一回来就赶紧去院子里看大蒜素提取的进度,这几日高管家一直让人不停的提取大蒜素,倒是存了不少,
    青阳县送来的几大车大蒜也到了,不用愁原料。
    杨晚从屋里端出装简易培养基的小瓷碟,走到府医跟前打开,
    “徐老您看,这一个个菌落就是我跟您说的微小生物,”
    府医端起小碟子仔细查看,果然在杨晚做过记号的地方长出一个个小圆圈一样的东西,
    且有一股臭味,跟什么东西腐烂的味道一样,
    杨晚解释道,“这些微小生物侵入伤口,在伤口上不断繁殖,放出毒素,就像在这个小碟子里一样,时间再长一些就会侵占整个小碟子,”
    “若是没有东西阻止它们繁殖或杀灭它们,它们就会不断侵蚀伤口,让伤口化脓发臭。”
    杨晚又端起另一个小碟子,“徐老您看,这碟子的中间滴了一滴大蒜素,您看看区别。”
    徐老接过一看,以大蒜素为圆心的一圈没有任何菌群,只在碟子边缘处长了一些。
    “这一圈就是抑菌环,说明大蒜素能杀灭驱逐这些微小生物,它们不敢靠近大蒜素,所以大蒜素对化脓的伤口有用。”
    实际上这个碟子是杨晚能找到的最有代表性的碟子,
    刚提取出来的大蒜素没有降解含量很高,其他滴过大蒜素的碟子都干干净净,什么也没长,
    她找了半天才找出这么一个外围长了点菌,有抑菌环的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