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合作酸笋
作者:学成归来   九亲王的农女未婚妻最新章节     
    “小刘,拿三副碗筷过来。”
    “掌柜的,好嘞。”小刘把肩膀上的毛巾拿下来,跑去拿碗筷。
    “把这两份送到楼上的一号雅间。”刘掌柜吩咐小刘。
    “好嘞。”
    刘掌柜试吃过后,道:“这吃食,你想怎么卖?”
    “我想在您这寄卖,这一小罐酸笋卖一百文,每卖一罐,您抽一成,如何?”
    “不如你直接卖我一百文,然后我卖多少,算我的。”刘掌柜提议道。
    “掌柜的,雅间里面的两位贵客要见宋兄弟。”小刘从楼上下来,道。
    “那就麻烦宋嘉小兄弟走一趟吧。”
    打开雅间的门。
    两个锦衣华服的男子坐在雅间里,听见门开了,两人都看向我。偏瘦的男子定定地看着我,点点头,看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搜刮原主的记忆,我确定是第一次见这个男子,但对他有莫名的亲切感。
    我拱手见礼:“两位公子贵姓,请我来,有什么吩咐?”
    另一个男子握拳放在嘴边,假咳一声,道:“咳咳~本……我是东方公子,这位是宋公子……这东西像是竹笋做的吧。竹笋那么苦,你是怎么改变它的味道的?”
    看他们衣冠楚楚,气质高雅,应该不是骗子。
    “回东方公子,这确实是竹笋制作而成,我用祖传秘方加工去除苦味,再浸泡半月以上,在里面放进山椒,粗盐等调味,就得出现在的酸笋了。”我不卑不亢地回道。
    要是他们知道我的祖传秘方就是放到无油腥的锅里煮一下,不知道做何感想。
    “听说你想寄卖?”
    “是的。”
    “那你定价几何?”
    “一百文一小罐。”
    “不,一两银子一小罐。卖到湖州去。”男子淡淡的说。
    “一两银子?”这人怕是想钱想疯了!
    “嗯,我负责运送,售卖,你负责生产,包装,所得银两,五五分。”
    “成交。”五五分,一小罐都有五百文,比一百文多出了四百文,不做的才是傻子。
    “四斤,下去叫掌柜准备笔墨纸砚上来。”男子对站在门外的随从吩咐道。
    过了一会,一个穿着茶绿色袖口,衣摆绣着翠竹直裰,一条暗深红色连勾雷纹锦带系在腰间的年轻男子走进雅间。
    “属下拜见王爷。”年轻男子单膝跪地。
    “在外不必多礼。石竹你写一份买卖合同。”座位上的男子说道。
    “是。怎么写呢?”
    “这个姑娘说,你照着写就好。”
    我上下打量身上的衣服,非常男性化,头发也是高马尾,脸色还故意用碳灰涂黑了,想不明白哪里露出了破绽。
    男子像是看出我的疑惑,他抬手摸了摸耳坠。原来是耳洞暴露了。
    离得这么远,也能看见?这是什么眼神?
    年轻男子把笔墨纸砚,铺在桌子上:“这位姑娘,请说。”
    “甲方:东方?”我挑眉看向东方公子,那么多姓东方的,总不能写东方公子吧。
    “东方璟。”东方晋淡淡道。
    “甲方:东方璟,乙方:宋佳佳。今有……”
    我一边思索着合同的内容,一边说。
    一刻钟后,两份的合同就写好了,字体苍劲有力,棱角分明,和现代的大书法家有的一比。
    我拿起合同,仔细看了看。字体和现代的繁体字相像,我连猜带蒙看懂了。
    “宋姑娘家住哪里?可否方便告知?明天我们好方便上门取酸笋。”东方公子问。
    “我家住在猪窝村,去到村里问宋大郎就可以了。”
    “好,以后若有什么不明之处。你直接找石竹或刘掌柜就好。”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他们似乎还有化痰的样子,我退出雅间。
    “恭喜宋小兄弟,哦,不现在应该叫宋姑娘。恭喜宋姑娘谈成一单生意。”刘掌柜在一楼柜台后面言笑晏晏地说。
    “上面那应该是你们这酒楼的大老板吧?”我用手指了指二楼,道。
    刘掌柜压低声线,悄悄道:“我们老板另有其人,听说这个是老板的好友。”
    “哦~掌柜大叔你忙,我先走了。”
    走出酒楼大门。我又去到杨陶罐家预订多一千个小陶罐。
    付了定金,来到米行,找到当家的,“大伯,你们这里帮人舂米吗?”
    “开门做生意,只要给得起钱,我们也舂米的。”老板说。
    “怎么收费的?”
    “舂一百斤稻子,十文钱。”
    “我这有一千斤,你帮我舂好,明天早上,我过来取。”我把刚刚从空间拿出来的稻子整整齐齐地码在门口从酒楼借来的板车上。
    “好。”现在粮价飞涨,仓库里的存货不多,又进不了货,价格再高也赚不到钱。
    几个伙计把稻子搬进来,老板打开袋子,“嚯,好饱满的稻子!!!做米粮生意十几年,我还是第一次见。”
    当然啦,这可是袁隆平爷爷研发的杂交水稻稻种种出来的,海天大陆的稻子怎么可比。
    “这么好的稻子拿来吃,太可惜了,留做种子,多好!”老板惋惜道。
    东方帝国的农户们都习惯自留稻种,自留的稻种抗病力低,产量低,秸秆软,因此稻子的产量都不高,亩产量多在四百斤左右,管理得好的在六七百斤。
    风调雨顺时,一亩田交了田税,就只剩下两百多百斤这样,要是佃地主的田,一亩田还要给一百多百斤地主,所以一通忙活,农户永远是在饥饿线上徘徊。才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
    我笑笑,不说话。
    不过老板的确给了我赚钱灵感——培育水稻种子。
    空间里还有几千斤稻子,不过那些没有稻子受精,只能留作自家吃,不能留做种子。
    出了米粮铺,买了点肉,突然看见前面聚集了一堆人。
    挤进人群,看见几个打手把一个男子摁在地上打。
    “别打了,别打了,我回家拿钱,我娘会给我钱的……”地上的男子嚎叫着。
    “哼,早这样,就不会被打了。”打手恶狠狠的说。
    打手放开男子。
    嗬,三叔!!!
    被打成猪头的三叔踉踉跄跄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