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计(1)
作者:云似墨   重生之一路繁华最新章节     
    陆东抱着陆子玉站在大门口,沐浴在夕阳之下,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父子俩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金光,朦胧而又飘渺!
    陆家现在除了四子陆北不在家,还有九口人吃饭。
    “小云,咱们家现在人口不多,以后别分桌而食了,这样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才有家的感觉!”
    “儿媳听娘的。”
    暮食,李小云做了一锅粗面窝头,切了一小盘细咸萝卜丝,又用荠荠菜和蒲公英熬了一锅野菜汤——汤是用荤油爆锅,闻起来香香的,非常的诱人。
    陆子玉吃的是粟米粥,李小云又给儿子煮了一个鸡蛋。家里现在就一只母鸡下蛋,只能可他来。
    因为家里条件有限,粟米粥在这个家也算是难得的好吃食了。
    陆清看家里一下子少了好几口人,怕母亲觉得冷清,便也懂事的从自己的屋里出来和家人们坐在一起用饭。
    以前,陆清之所以不和家人在一起用饭,是因为他的身体三天两头的闹毛病,他怕把病气过给大家。特别是有一次杨盼盼和刘芳在一起小声嘀咕,说他天天闹毛病,也不知他的病传不传人,恰好被他听到。从那以后,他是坚决不和家人在一起用饭了。
    饭桌上,陆庄氏宣布,以后家里不用再分食了,能吃多少吃多少!提倡节约粮食,但不能用肚子节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个好身体,说啥都是空谈!
    虽然孩子们不晓得“革命”是什么意思,倒是听明白以后不用饿肚子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陆庄氏看着是既高兴又辛酸。
    陆庄氏趁着大家高兴,又宣布了另外一个消息。
    “五郎,过几天等你爹和你大哥有空,把你的东西都搬到你三哥空出来的那间屋子——那间屋子采光好,对你身体有益无害。以前家里条件有限,只能委屈你了。”
    “儿子不委屈。谢谢娘这么关心儿子,儿子让你费心了!”
    “傻孩子,你是娘的儿子,娘不关心你,关心谁!”
    “食不言,寝不语。”在农村,没有大户人家要求得那么严格。
    陆庄氏觉得家里现在这样挺好的,这样更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全家人吃过暮食,陆庄氏和李小云收拾完便各自回房歇息了。
    陆庄氏躺在床上,耳边不时传来父子俩轻微的鼾声,宁静而美好!
    想想自己已经重生回来四天了。两个儿子的搬离,在她的心里也没泛起太多的涟漪。也许是千帆过尽,自己也看开了。要走的人留不住;不想走的人你不用留。过去发生的一切,她已无力改变。珍惜眼前的亲人,带领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才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陆庄氏白天睡多了,她此时是一点困意都没有。想想那场长达三年的旱灾距离现在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当时整个大启朝受灾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还有外敌入侵。朝廷是内忧外患,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有的地方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那可真是一个“惨”字了得!
    在这短暂的两年里,自家得把银子和粮食都准备充足,最好能找个远离人世的世外桃园先躲避起来。
    不是她自私,而是自己太渺小,拯救不了别人。就算她告诉别人,也不会有人相信,还有可能认为她妖言惑众,哗众取宠……
    陆庄氏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卯时了。陆晨不晓得啥时钻到她的怀里呼呼地睡着,偶尔吧唧一下小嘴,可能梦中吃美食呢吧!丈夫早已经起床和长子干活去了。
    陆庄氏把儿子从怀里轻轻地挪开,给他盖好被子,这才起床。
    清晨的阳光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告诉人们又是一个大晴天。
    现在已经是四月初,再有几天春耕便忙完了,丈夫又得和长子去镇上打短工。
    想想一天累死累活,父子俩才能挣到四十个铜板,那还不是常有活干,陆庄氏觉得挺不划算的。
    厨房里,李小云正在做朝食。
    她看婆婆进来了:“娘,桶里温了热水,你去洗漱吧。”
    “不着急,娘来烧火。”
    陆庄氏坐在灶前,开始往灶坑里填柴火,她边烧火边说道:“小云啊,以后早上多烧点水,除了洗漱用的,剩下的晾凉留着咱们喝,以后咱们再也不喝生水了。”
    “娘,儿媳晓得了。”
    李小云乖巧地应着。她也不问为什么,怕婆婆嫌弃自己啰嗦。
    李小云做了一大锅野菜粥,主食是昨晚剩下的窝头。家里条件不好,能吃的东西有限。
    等婆媳俩做好朝食,陆庄氏端了盆温水回了自己屋子。
    陆晨已经睡醒了,躺在床上滚来滚去的,看母亲进来,不好意思地喊了声,“娘!”便坐起来像模像样的开始穿衣裳……
    “六郎,太阳都快晒小屁屁了,咋才起来?”
    “娘——!,多多睡觉,儿子才能长高高,才能挣银子给娘花!
    “哎哟,谁告诉六郎的,多睡觉才能长高高呀?”
    “娘,是珍珍告诉儿子的。她说是娘说的。”
    “瞧瞧,娘的六郎多聪明,都晓得活学活用了!……”
    母子俩高兴地洗漱一番,一起去吃饭了。
    陆明成和陆东干了一早上的活,也从地里回来吃朝食了。
    一家人吃过朝食,丈夫和长子又去地里干活了。
    陆庄氏抱着陆子玉无所事事地站在家门口,看着人们在地里辛勤地忙碌着,都是为了一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让家人们吃饱饭。
    自家院子在村子的最东边,属于村尾,独门独院,与西边最近的邻居隔个六十丈左右(一丈等于三点三三米)。
    陆庄氏平时很少出门,认识的人并不多。
    整个陆家村一共有六十多户人家,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六百人左右,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姓陆。村子发展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村子三面环山,山脚有一条河流——据说这条河流是从大禹山流下来的,故称大禹河。村子里的人都是吃这条河水长大的。
    陆庄氏望着远处的一大片竹林陷入沉思。整个陆家村附近的竹林算起来得有上千亩左右,主要以箭竹和慈竹还有巨龙竹为主。
    村里人农闲时会砍些竹子,编些竹凳,竹篓,竹筷子等一些小型用品,赶上集日去卖了换些银钱来贴补家用。
    东面是绵延上百里的大禹山。传说里面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各种山珍药材,毒蛇猛兽!
    村里的猎人从不踏足那片区域,只在附近的小山头猎些小型猎物。
    时至今日,大禹山已经成了神秘的存在——因为进去的人,就没有活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