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喂药
作者:海里鱼   朕心爱的傻姑娘最新章节     
    “日后若是有空,朕再带你过来。”皇帝安慰了句。
    阿朝点点小脑袋,知道这个日后应该很难。
    不说她如何,苏家如何,单单只说皇帝自己,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用在玩乐上面。
    何况,她喜欢的也不是北郊行宫.........
    “多谢陛下。”心里那么想着,但还是乖巧地道谢。
    皇帝微微皱眉,但下一刻,又恢复如常,像是随口问道:“这几日怎么跟朕都这么客气?”
    “陛下是觉得妾变懂事了吗?”阿朝没发觉不对。
    “懂事的姑娘怪叫人心疼的。”走了一会儿,想到小妃嫔身子娇贵,皇帝停下略微歇了歇。
    阿朝眨眨眼,母亲的宫斗小技巧涌上心头,能让皇帝心疼,就算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朕心疼了,就这么高兴?”看着小妃嫔渐渐弯起的嘴角,皇帝捏了捏阿朝的小下巴。
    “嗯!”阿朝答地毫不掩饰。
    “你是家里送来折腾朕的吧?”皇帝笑骂了句,说地半真半假。
    “那陛下可不能问妾呀。”阿朝眉眼弯弯,机灵了一回。
    她来干嘛的,皇帝应该去问苏家.........
    “之前他们就跟朕说过,说苏家的三姑娘呀,是出了名的贤惠,大度,端庄,体贴.........。”皇帝着重强调了后面几个词。
    阿朝有些脸热,觉得皇帝是故意的。
    “那妾让陛下失望咯。”阿朝回了句。
    “当时是不是很怕?”皇帝没说失望与不失望,突然开口道。
    话题转变地太快,阿朝一时没反应过来。
    等反应过来了,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想问些什么?
    是在问进宫前,还是在问进宫后,亦或者是现在。
    “知道要给狗皇帝做妃子,是不是很怕?”皇帝脸上带了点笑意。
    阿朝:............
    哎呀哎呀,怎么说起了这个?
    阿朝还愣着,就被皇帝偷亲了下粉颊。
    “还好吧.........。”阿朝敷衍道。
    皇帝低笑两声,摸了摸阿朝的小脑袋。
    “原来这么早就在心里叫朕狗皇帝了。”
    阿朝:..........
    可恶!又给她下套!
    “妾可没说,是陛下自己提的。”小妃嫔恼羞成怒,和炸了毛一般。
    “好了好了,是朕不好”。皇帝赶紧帮阿朝顺毛。
    皇帝就是这样,心情不好时急言令色,心情好了,也能哄着你。
    不过话说,皇帝今天心情应该不妙才对.......
    “陛下今日是不是有些不高兴?”阿朝没忍住多嘴问了一句。
    “太后病重,朕自然是不高兴的。”皇帝一本正经道。
    咦...........
    看着小妃嫔露出类似于鄙夷的表情,皇帝被逗笑了,刮了刮她的小鼻尖。
    “有些事情,知道就可以了,不用说出来。”
    阿朝连忙收了情绪,心虚地嗯了一声。
    等嗯完了,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皇帝这话说得不对,也不应该和她说。
    她是苏太后的堂侄女,皇帝这意有所指的一句就跟他俩才是一伙的。
    还有就是,为什么有种和皇帝很默契的感觉!
    不知为何,皇帝的这一句,倒比甜言蜜语更显亲近。
    远处的刘全看着陛下的模样,心里想着,小太阳果然不愧是小太阳,到哪里都能让他家陛下觉得暖和。
    ............
    圣驾回銮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由于事出突然,各宫妃嫔都比较仓促。
    阿朝这边也是一样,碧桃听说此事后,立马就从病床上爬了下来,张罗着收拾箱笼。
    不过这三个月送出去的礼品和收来的礼物都多,清点起来很费时间,便打算先轻装简行,至于箱笼,先点好,随后可以慢慢运过去。
    于是,正月十五当日,皇帝终于从行宫返回,连衣裳都没换,也来不及接受那些留守皇宫的后宫妃嫔的跪拜请安,就去了太后的福寿宫。
    福寿宫内弥漫着药味,有些难闻。
    不过才病了几日,苏太后弄得和卧床多年一般。
    苏太后看到皇帝,咳嗽了两声,脸色确实有些苍白,倚靠在床沿上,皇后就坐在身侧。
    “皇帝来了啊........。”苏太后惨然一笑。
    阿朝打了个哆嗦,又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朕来晚了,行宫那边还有些许事要处置,耽搁了给太后侍疾。”皇帝面无表情的接过秦皇后手中的药盏。
    里面的药还滚烫着,皇帝拿药勺搅了搅。
    阿朝见了有些反胃,索性移开了视线。
    “陛下说地什么话,哀家是无用之人,病了也就病了,要是能早点去见先帝也无憾了。陛下身上担子重,万不可因为哀家,而耽误了正事。”苏太后虚弱道。
    当哀家不知道,你小子早盼着哀家去见先帝了吧!
    “太后切不可有此念头,还需静养好身子,朕盼着太后长命百岁,身体康健。”皇帝照常说着台词。
    感觉碗中的药温了,才舀起半勺递到太后嘴边。
    “陛下是万圣之尊这如何使得?放在一边就好,哀家待会儿再喝........。”苏太后体贴道。
    待会再喝?恐怕待会就不会喝了吧.........
    “不妨事,朕也想向太后尽尽孝心。”皇帝的架势不容拒绝。
    “皇帝有心了.........。”苏太后笑道,没有再继续抗拒。
    于是皇帝就这么半勺半勺地给苏太后喂药,一点也不着急,非常有耐心的样子。
    胡姑姑想拦都没有借口,都说皇帝不孝顺,你看这人家不是来孝顺了吗?
    还亲自喂药,连先帝都没有受过皇帝的这般待遇。
    阿朝看地嘴角直抽抽,她怀疑皇帝是故意的,这汤药温下来最苦,她之前喝过,每次喝都要先备好糖饼,趁着还热一鼓作气才喝地下。
    就这样,她还有些受不了呢。
    可想而知,苏太后是如何难熬。
    不过太后不愧是太后,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目光慈爱地看着皇帝,就如同是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宝贝疙瘩。
    比她强,阿朝有些小小地敬佩。
    不过,许是苏太后养尊处优久了,又一向身体康健,喝到一半,也有些受不了了。
    可也实在没有借口拂逆皇帝的“孝心”,她要敢直言药太苦,她这个“好儿子”一定能说什么良药苦口,一切都是为了她能长命百岁,若不喝朕心不安云云.......
    于是,苏太后转向一直安静如鸡的阿朝道:“宸妃怎么站那么远?走近一些,让哀家好好看看。”
    说完还不动声色地推了推皇帝手中的药碗。
    阿朝:..............
    “太后娘娘............。”阿朝轻唤了一句。
    “瞧着像是身量高了些,也不像之前瘦弱了,可见陛下是极疼你的。”苏太后丝毫不顾及一旁的秦皇后,自顾自和阿朝聊了起来。
    就像阿朝才是自己的“儿媳妇”,或者说皇帝是自己的“侄女婿”。
    不过秦皇后丝毫不在意,端坐在榻上,像供桌上的菩萨。
    阿朝还能怎么办,低垂着眉眼,一副羞涩的样子。
    心里有些羞耻,她本就不想和秦皇后多相处,更加不想和皇帝同秦皇后一起。
    更何况苏太后不知是为了刺激谁,竟然硬拉着她和皇帝秀恩爱。
    “如何?哀家之前没说错吧,哀家的这个小侄女可是最体贴不过的。”
    这话是对皇帝说的。
    体贴嘛.........倒也是体贴的,除了爱骂他狗皇帝,和挥出过小拳头除外........
    “宸妃很好..........。”但不关你的事。
    皇帝笑意淡淡的,苏太后听着这不咸不淡的一句宸妃很好,也实在瞧不出皇帝的心思。
    “唉,年纪大了,看着你们这些孩子都能好好的,心里也高兴。陛下政事繁忙,你虽然年纪小,但也要多多尽心服侍。”苏太后随口嘱咐了阿朝一句。
    “臣妾省得............。”阿朝乖顺地答应了。
    “你同陛下刚回来,早些去歇着吧,哀家这里有皇后就行,这两日多亏皇后了。”苏太后赞扬道,瞧着一副多倚重秦皇后的模样。
    “侍奉太后娘娘,是本宫的本分。”秦皇后接过皇帝手中的药碗。
    宋姑姑在一旁敢怒不敢言,看上去太后这个便宜婆婆和皇后娘娘多亲近一样。
    内里还不是不想让宸妃劳累,故意折腾她家娘娘。
    自从回宫以后,娘娘每日都早出晚归,日日在福寿宫伺候,一点儿空闲都不得。
    就连苏太后休息时,也只能在殿中坐着,还要处理宫里的事,简直是一团乱麻,偏偏苏太后还捣乱。
    想到皇后娘娘本就体弱,宋姑姑更是心下气愤,对着可以置身事外的宸妃娘娘,就更加看不惯了。
    可太后的吩咐又不敢不从,往日里还可虚与委移,可这次太后明显是想搞事情,皇帝那边又被朝臣逼着,皇后娘娘这个样子还得装到底。
    最可恨的还是苏太后太过虚伪,前两日还因为自个儿睡过头了,导致秦皇后久站,而发作了一个福寿宫的奴婢。
    将责任全推到奴婢身上,好像多在乎皇后娘娘似地,皇后娘娘也是没法子,还要帮着求情,说是自个担心苏太后。
    “虽说是本分,可像你这么有心的孩子也实在是难得。”苏太后叹了句。
    好了,高帽子一戴,这下子是定然推脱不掉了。
    这个十五过地惨淡,因为太后身体有恙,连家宴都未摆。
    但事情绝不止终于此,皇帝年后第一次上朝,苏太后的狐狸尾巴算是大咧咧地露了出来。
    ”太后娘娘仁德,是先帝亲封的皇后,伺候先帝恭谨有加,素有贤明,如今,先帝已去,太后一人寡居宫中,膝下空空,请陛下顺应天意,为太后加以尊号,以孝治天下。”
    ...........
    “自古嫡庶有别,不可颠倒,陛下是一国之君,更应遵守祖训。”
    ...............
    “太后是陛下嫡母,慈仁太后有尊号而嫡母无,臣恐陛下会受天下人非议。”
    “臣奏请陛下效仿景献皇帝待元圣皇后,以嫡母为尊”
    ...........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上争论不休,苏党群起而攻之,即便不是苏氏姻亲,为了制衡皇帝也掺和了一脚。
    和往日胡搅蛮缠不同,这回世家是据理力争,照着人伦纲常,即便是皇帝党也说不出什么。
    只能一个劲地找苏党话语中的疏漏,强调元圣皇后和苏太后本质上的区别,以及慈仁太后薨逝多年,苏太后还健在的事实。
    说得难听点,就是要是苏太后早点去见先帝,皇帝定会追封。
    满朝文武,将朝堂弄得鸡飞狗跳。
    刘全都不忍直视,平日里都标榜自己是世家出身的儒士,如此和市井泼妇有何区别。
    刘全往下一看,苏国公和秦国公都没来,前者是因为上了年纪,皇帝恩准不必日日上朝,后者........说起秦国公是完全没办法。
    本来因为秦六娘的事惶惶不安了多日,将人接回来打算吊几天,没想到医师说并没有伤到要害,只要好好将养无大碍。
    秦国公:..........
    得知女儿还有活命机会的秦国公夫妇可是一点都没觉得庆幸,如此才更加棘手。
    皇帝最后那一句,正月里不好办丧事是什么意思?
    是知道秦玥有活下去的机会,还是不知道?
    最后,秦国公权衡一番,还是做出了抉择。
    从原先给秦六娘吊命,到后来的能拖就拖,最终在人还剩一口气的时候送出了门子。
    讽刺的是,秦家没办丧事,还办了一场小小地喜事,送庶女出嫁。
    等一切都了结了,秦国公还是没忍住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没杀六娘,是他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皇帝.........让他自己看清了自个儿最丑陋不堪的一面。
    可要是秦六娘活着,因为大年夜的事儿,始终是横在皇帝和秦家之间的一根刺..........
    那皇后呢?阿瑶知不知道皇帝的打算?他的阿瑶是不是也在笑他虚伪?
    之后秦国公就静等着上朝,好看看皇帝的态度。
    因而新年第一日上朝,秦国公起了个大早,只可惜门都没出,家里就多了几个旁的世家中的长辈,都是颤颤巍巍的老爷子,一个劲地要给他这个国丈拜年。
    秦国公哪里敢受,就这么被堵住了,只得遣人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