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开会讨论
作者:天天可乐   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最新章节     
    “这道菜好,回头给添到菜单上。”
    潘午也看会了,觉得这道菜很上档次,可以广为传播。
    对于这点郭凡没有意见,现在后厨他已经完全交给了潘午,加减什么菜式,都是他说了算。
    等后厨这边的事情忙完,郭凡就去小睡一会,等到3点钟,那些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也陆续到来,郭凡也起来,准备开会了。
    王聪到了现场,他作为此次汽车业务的中间联络人,负责主持会议。
    因为这次是属于讨论性质,而且也涉及投资机密,所以没有让文员参与记录,就他们一些预备的投资商来商讨。
    “郭总受累,昨天整理出来了汽车公司的发展规划,大家欢迎!”
    王聪带头鼓掌,其他人都在鼓掌欢迎郭凡出来讲解,这可是投资界的神,深受大家信赖。
    郭凡微笑的点点头,然后把他撰写的文件复印件发给众人,随后他开始讲解。
    郭凡说道:“我的思路就是做新能源车辆,售价15-20万的中端入门车型,主打是经济、智能。电车主要的用户群体,是买第二辆车及以上的家庭,只有用过电车的人才会知道,电车比油车会节省多少。”
    这些老板都是车辆的重度用户,了解大众对车辆的需求。
    郭凡在资料上写了,新能源车的日常运行成本,比油车节省许多。
    经济层面,按同跑6万公里计算,电车大致可以比油车节省约万元,折合每公里节省5毛钱。
    电车的特点就是跑的越多越省,而且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电车的经济优势会愈发明显。
    郭凡说完,就让这些预备投资人提意见。
    有个投资人就说:“可是充电怎么解决?我对电车的了解,好像就是国外有个特嘶啦,续航比较少,跑不了长途,充电也慢,纯电车买的人很少,就是因为充电只能在家里,要是野外没有电,那就完犊子了。”
    郭凡解答道:“这个问题问的好,现在的电车确实有充电慢、电量少、价格高等缺点,但是我们却有着别的厂家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我和王总旗下的石墨烯锂电池。”
    郭凡随后切换了电池的资料,继续讲解:“我在之前已经咨询过电池公司的总工程师,我们的电池具备成为车载电池的基础,只要稍加改装即可,而且预估可以达到500-600公里的续航,而同行基本上还是两三百公里,我们比他们提升了一倍的续航,而且成本还要低,我们在整车价格方面就会有竞争优势。”
    “五六百公里,这可以啊!”
    这群投资人互相在商议,觉得这个续航里程数很有吸引力。
    大家也都认可电车,只要是比油车省钱,相信会有人用的。
    只是他们觉得,国产车做到15-20万的区间,真会有人买吗?
    目前大家听到的就是,国产车卖的贵,开出去没面子,还要被人鄙夷是冤大头。
    如果光靠想象,确实会心里没底,但是郭凡却有历史实例。
    那就是会在近期成立的蔚来公司,他们就是主打国产高端电车,通过换电和会员制服务,吸引了一批高端用户,未来数年发展的也不错,在全国大城市都建了换电站,着实风光。
    而且前世的电车后来也都是普遍二三十万,甚至有五六十万的中端顶配车型,人家经营的好好的,可见这种中端电车是有市场的。
    郭凡心理有底,就换了种方法解释,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内不缺有钱的中产,只是缺少好车。
    他们的新能源车,绝对不止经济和续航两个因素,还会有超越油车的体验。
    就拿堵车时来说,电车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启空调,而且可以在家里,就遥控车辆启动空调,这样上车后,就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还有有座椅加热和通风,这对于常开车的司机,都是非常好的功能,冬天、夏天都享福了。
    另外还会有大的中控大屏,hud投影,这些都是一些豪华跑车上带的功能,电车上安装毫不费力。
    相当于几十万就能享受到油车几百万、上千万的体验,相信会打动不少顾客。
    郭凡总结说:“我觉得国人好面子是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好面子,国人更多的是务实派,我们到时候4s店里多安排试驾,服务提上去,详细那些人试驾过后,就会爱上电车。”
    其他人都开始小声议论。
    所有投资,都是关心能否盈利和亏本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相信郭凡的能力,亏本应该不会亏,就是赚多少的问题。
    他们的忧虑就是电车做出来没人买,毕竟市面上也没有多少成功经验,无处借鉴。
    郭凡刚才的一番解说,他们也发现电车有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劣势,那就是充电问题,还有接受度的问题。
    这两样解决好,他们才有信心去造电车。
    郭凡也没有强行去劝说,反正这生意就是愿者上车。
    郭凡就让王聪发表一下意见。
    王聪就说:“我反正是要投资的,我去筹措一下资金,最少初期也要拿出50亿来,后面再追加,这造车新势力,肯定得有个百亿以上,这样名头才响亮。”
    听说投资额在百亿以上,这对于车企来说,也不算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一个人拿出这么多钱肯定费事,那么就需要他们在座的努力。
    “我和你们说,这买卖亏不了,早投资可都是干股,要是等到厂子都建起来,车也造出来,再投资的话,那就没有原始股的好处了。”
    王聪还想再劝,郭凡就贴近他,说好生意都不用拉拢。
    在座的不少人都是在观望,昨天酒醒之后,估计投资热情就消退不少。
    如果对车企未来有疑虑,那这样的合作也不会牢固。
    所以郭凡得意思就是不用劝,他们初期有多少投资,就做多大的买卖,先建个几十亿的小厂也行,他们慢慢发展。
    反正电车这行当,还没有被人们接受,属于是新兴行业,用几年的发展期,正好可以让人们接受电车,他们只要扎实做产品,不怕将来没生意。
    王聪之前是和郭凡合作惯了,生意一投产就全国出名,大赚特赚,就比如电池公司,他认为投资后就要名利双收。
    而经过郭凡的提醒后,他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车辆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建立口碑,还有要在线下建立4s店,这可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事。
    因此汽车行业不会像是电池公司一样,初期就会爆,需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
    既然如此,那王聪就不劝了,他看大家也没有多少人表态,就选择了结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