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棉花坊的厂长
作者:罗男男   四合院:从签到获得烤猪蹄开始最新章节     
    “什么棉花坊的厂长?我开的不是服装厂吗?”赵爱民奇怪的看着王琳。
    “咳,那你昨晚和许大茂说什么取得了棉花坊的经营权什么的,难道我听错了?”王琳问道。
    “嗯,你听错了。”赵爱民停顿了一下忍不住问道:“我要招工的事,不会是你说出去的吧?”
    “我才没说呢……,我就和袁二婶提了一下,就提了一小下……老公,你当上厂长了,人家高兴嘛!”王琳晃起了赵爱民的胳膊。
    “袁二婶是有名的大喇叭,你不知道?”
    赵爱民叹了口气,知道是错怪了许大茂了。
    办服装厂的事,没有和王琳细说。
    昨晚和许大茂谈工作上的事,王琳在边上听到一点点,心里一高兴就和袁二婶说了。
    而袁二婶又添油加醋对别的人说了。
    这一来二去,整个四合院的人都知道了。
    “爱民,我惹祸了?”王琳担心的看赵爱民。
    “没事的,我确实是要招工的,所以你和袁二婶其实也没有说错。”
    “只是一些细节错了点。”
    “而且我本来就有意优先照顾我们四合院的待业青年,本来就打算今天公布的。”
    赵爱民安慰了一下王琳。
    事实上,他是想过两天再公布招工的消息的,因为想确立一下有关的细节。
    但为了安慰王琳,干脆就把宣布招工的事情提前了。
    而且对于四合院中的人来说,大家都知根知底,所以招起工来并不麻烦。
    像院中那几个待业青年,赵爱民都见过。
    他们的人品怎么样,赵爱民大致都了解。
    所以在四合院中招工,并不困难。
    做出了决定,赵爱民就找到许大茂,让许大茂去通知大院的人,说他的服装厂要招工。
    凡是家中有待业青年的,想找工作的,都可以到院中找他了解情况。
    四合院中的住户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不过家中正好有待业青年的,却不多,也就只有五六家的样子。
    不过当接到许大茂发布的消息后,全院的人几乎都来了。
    “赵厂长,我有一个侄子在乡下种过棉花,您看他能进厂吗?”
    “赵厂长,我三叔家的闺女心灵手巧,收棉花绝对没问题!”
    “赵厂长,您看我们家的二小子……”
    一堆人围着赵爱民七嘴八舌的推荐起来。
    “大家安静一下,我这次招工优先考虑我们大院的待业青年,只要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你们又愿意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就可以被录取。”
    赵爱民提高了声音。
    喊了几声,人群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不是棉花坊的厂长,我是服装厂的厂长!”
    “棉花坊虽然归我管,但那里不缺人,而是服装厂缺人。”
    “所以是服装厂招工,不是棉花坊招工!”
    赵爱民纠正大家的错误后,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们服装厂先招二十名工人,男女都要。”
    “不过大部份工人优先考虑女性,毕竟是服装厂嘛,是要做衣服的。而女性在这方面有优势。”
    “不过有一些工种也要男性,比如说机修,电工等。不过这两个工种是要有经验的人,所以新招进来的人只能从学徒干起。”
    “还有,文化高的优先考虑!”
    接下来,赵爱民把服装厂的待遇也开了出来。
    服装厂是民营企业,因此不存在铁饭碗的说法。
    但服装厂的工资要高些,如果效益好的话,将来还会加工资。
    当听到赵爱民说服装厂是私人企业时,众人都感到失望。
    私人企业并不保险,谁也不知道能在里面干多久。
    如果说国企给的是铁饭碗,那私企给的就是瓷饭碗,这一不小心就会被打破了。
    “工资有多少?”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突然问道。
    “普通工人一个月60,外加奖金。”
    “初中生再加10块,如果是高中生就再加30。”
    赵爱民道。
    “我是高中生,我要报名!”小伙子立即说道。
    高中生加30,那就是一个月90块,这样的工资比轧钢厂的老职工都要高了!
    虽然不是铁饭碗,但毕竟是饭碗。
    总比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待业好。
    很快,四合院中的几个待业青年都报了名。
    对于不是本院的人,而是住在外面的亲戚之类,赵爱民表示要经过考试才行。
    只有考试通过了才可以。
    看到报名报的差不多了,赵爱民就回到了家中。
    这时,许大茂也跟着过来了。
    “赵总,刚才有人来问,说什么时候开始上班?”许大茂问道。
    “快到月底了,等到下个月的一号,就让他人来上班吧。”赵爱民道。
    “这么快?可是我们的工厂还没有建呢!”许大茂道。
    “我想过了,棉花坊有现成的不用的厂房,只要把里面的杂物搬出来,再修整一下就可以用了。”
    “正好可以让第一批招进来的工人做这些事情。”
    “等他们做好这些事后,就立即进行培训,而我们同时也在做其他的准备工作。”
    “这样可以尽量快的让服装厂开起来。”
    赵爱民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样做效率高是高,不过我感觉有点亏。不如等到我们都准备好时再让那些人上班,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工资呢。”许大茂道。
    “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些。”赵爱民笑了笑。
    服装厂初期也就打算招个二三十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千块而已。
    而他的系统所带来的收入,已经有几千万了!
    当然了,这是他的一个秘密,别人并不知道。
    要知道这个年代一万块就已经是巨额财富了,要是让别人知道他有几千万,这非引起官方的注意不可。
    到那时,他说也说不清了。
    还有,许大茂根本就不懂的做大生意。
    服装厂从无到有建起来,需要做非常多的事情。
    比如说前期要打扫厂区卫生,要安装设备,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还有电线改造,水管改造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这些事情都需要人手才行。
    所以赵爱民决定加快速度,前期要立即招一批工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