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就算你是世子,也没得商量
作者:无敌小板凳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最新章节     
    吴三桂瞄了一眼尚之信,藐视的一笑。
    因为在他眼里,尚之信心里所想那点花花肠子,他都一清二楚。
    尚之信说了这么多话,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挑拨,挑拨他与吴用父子关系,挑拨吴用与吴应熊兄弟关系。
    而一旦挑拨成功,江南势必会更乱。
    最后,他尚之信才会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甚至登上那个顶峰。
    “尚之信,朱慈炯所部正在向我们这个方向杀来,而一路上清军闻风而降,你知道这事吗?”吴三桂转移话题。
    尚之信问道:“平西王是想让本王去打朱慈炯吗?”
    吴三桂道:“不错,朱慈炯先在南京城败于吴用,又在福州城与耿精忠交战受挫。如今的朱慈炯,算得上强弩之末。这样的朱慈炯,想必平南王灭之,应该轻易而举吧?”
    尚之信犹豫片刻,回道:“既然是平西王发话了,本王自当为平西王扫平一切障碍。”
    说完后,他迫不及待的就离开这里,带着他的平南军去迎战朱慈炯的明军。
    吴三桂望着尚之信离开背影,冷笑道:“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在老子面前耍计谋,你还不够格,你连你父亲的一半精髓都没学到。”
    “就让你先去与孙传庭斗一斗,让你们两人互相消磨一下,待时机成熟了,老子把你们两一起收拾了。”
    吴三桂说到孙传庭的时候,他脑子里就回想起当年他与孙传庭相识的一幕
    “哎,世事难料,再见时,挚友变仇人。”
    ……
    朱慈炯已经死在了南京城下,所以现在的朱慈炯就不是真正的朱慈炯,而是朱慈炯的妹妹朱氏假冒的。
    而跟随在朱慈炯身边的人,对他们来说是不是真正朱慈炯并不重要,只要是明朝朱家血脉,他们都愿意跟随,光复大明王朝。
    “公主,前面就要进入湖广,我们真的要打吴三桂吗?”孙传庭在这一路上都很犹豫,因为在他眼里,吴三桂这根骨头太难啃了。
    方舞儿回道:“军师,此战必战,无法逃避。再则,我认为,有军师你,这一战,我们胜算还是很大的。”
    孙传庭道:“实不相瞒,面对吴三桂,老夫心里确实没什么胜算。吴三桂用兵,不在老夫治下,而且他手里的平西军,跟随他多年,久经沙场。而我们的兵马,大部还都是农民。两者相比较,差距太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方舞儿笑道:“军师,你可以向好的方向去想这些问题。比如,吴三桂毕竟老了,跟随他征战四方的兵马难道还很年轻吗?”
    孙传庭:“……”
    方舞儿调皮的一笑,道:“军师,既来之则安之。不打,我们也是输,打,还有那么一点生机。我们何不自信一点,跟他们拼了,对吧?”
    这话说到了孙传庭的心坎上,横竖都是输,那还真不如拼一下,反正他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了,自己还怕什么?
    “公主,老夫认了,这一战,就看老夫如何战吴三桂。说来,老夫与吴三桂当年还算是挚友,没想到再见面之时,就是仇敌。”孙传庭哼道。
    方舞儿道:“世事难料,又有谁能料到,那个明朝小公主如今也是残花败柳。”
    就在这个时候,前面打听消息的斥候跑回来禀报消息了。
    “报,前方五十里处,出现平南王尚之信的两万兵马,但未见吴三桂的平西军。”
    只是平南军,而且还是没有尚可喜这位老将的平南军。
    孙传庭嘴角勾起了嘲讽的笑意。
    方舞儿马上对孙传庭道:“军师,天无绝人之路,你看,机会不就来了吗?击败平南军,必然使我军士气大振。还能站稳这一带,晚些时候面对平西军,胜算应该比现在大吧!”
    孙传庭也是这么认为的,先击败了平南军,一切都可能会有转机。
    “公主,老夫带五千人去会会这尚之信。”孙传庭抱拳道。
    方舞儿道:“那就劳驾军师了,本公主就在后方等你的好消息。”
    孙传庭虽然只带五千人,但别小瞧这五千人。因为这五千人可是他亲手从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还经过他亲手操练。所以他很自信,这五千人的战力不会输平南军的两万人。
    这一战,他有十足的把握!
    而就在今日过后的半个月,两个消息传遍天下。
    第一个是在江西与湖广的边界,吴应熊与郑经大战十余日。
    结果竟然是两败俱伤,双方最后进入了对峙阶段,相互都不能把对方击败。
    第二个就是孙传庭五千人击败了尚之信两万人,尚之信损兵折将后,私自逃回了广西。
    这两个消息,对吴三桂来说必然不是好消息。
    虽然吴三桂并没有亲自出战,但毕竟都是依附在他麾下势力,对整个平西军来说,这样的战果在气势上自己一方已经输了一半。
    然而,吴三桂对此没啥感觉,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他只是调动了一下平西军的布防,就稳定了整个湖广地区。
    而这一战,最为光彩的自然要属孙传庭。五千农民军,击败了两万平南军,这样的战果足以告诉天下人,那个明末战神又回来了。
    一家欢喜一家忧,吴应熊这几日就开始郁闷了。出师不利,没能击败郑经,让他毫无脸面。他本来就想着利用这一战,来一战成名。
    可哪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让他丢了脸面。
    “世子,不必泄气,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反败为胜。郑经能抗住我们的进攻,是手中的火炮比我们强而已。”
    “但只要从王爷那里讨来十门火炮,我们就能反击郑经。”
    蔡毓荣口中的火炮,就是吴应麒从吴用那里搞来的火炮。
    其实吴应熊早就想把这些火炮弄到自己手中来,特别是自己现在有了自己的兵马后,他就越发想要自己变得更强。
    “我这就去父王那里,把火炮要过来。”他马上就说道,然后就出发了。
    蔡毓荣看着他这么着急的离开,惋惜道:“有才,有志,但无命。”
    两日后,他就来到了吴三桂大营。
    但是他并没有见到吴三桂,但见到了掌控火炮营的吴应麒。
    “二弟,能把你的火炮给大哥我吗?我现在很需要你手中的大炮,去反击郑经。”吴应熊对吴应麒很客气的请求道。
    吴应熊心里面认为,自己都放低姿态了,这吴应麒怎么也要给他这个面子吧?
    吴应麒反问道:“大哥,不知你有父王的调令吗?如果没有,那二弟我就不能把大炮交给你了,这大炮来之不易,我可不敢随意给人,就算你是大哥,也不行。”
    吴应熊道:“父王那里,我晚些时候会去说,他不会反对的。你先把大炮给我,我急着用。”
    吴应熊还是认为,吴应麒不会拒绝他。
    但结果是,吴应麒很直接的拒绝道:“不行,这个没商量,就算你是世子,也无权从我手里把大炮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