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番折腾
作者:山人不寂寞   灰空最新章节     
    周进接到张佳密的电话时,他正在医院里忙活着。
    他和晓晨逛过故宫,看看天色也不早了,晓晨闹着要去吃烤鸭,于是就顺道去了王府井。
    由于五一长假,家家饭店都是爆满,更遑论着名的全聚德烤鸭店了,还没到饭点,门前的队伍就排了老长。
    周进有心重找一家饭店,随便吃几口就算了,但是,耐不住晓晨兴致盎然。
    让周进陪着她一起排队,这就意味着多了一份在一起的时间。她并不是完全贪图美食,而是享受的是和周进在一起的时光。
    等到吃完晚饭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了。天空还稀稀拉拉下起了雨。看来,梁老爷子的天气预报还是很准确的。晓晨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把折叠伞,周进接过撑开。晓晨挽住他的胳膊,一起汇入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走着走着,发现前方忽然走不动了,人们似乎都在驻足围观着什么。晓晨本想拉着周进拐进街边的一条小巷,却听得围观的人群中心位置,有人在哭喊。
    明明是你们撞了人,怎么还打人呢?
    声音有些稚嫩,是一个小女孩。
    晓晨不由得起了好奇心,拉着周进拼了命的挤进去一看,竟然是下午在故宫附近看到的周进的两位同乡,清水中学的副校长郑纯泉和他的女儿。
    郑纯泉躺在一辆汽车前面的地上,身上的衣服全湿了,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郑伊箐无助地哭喊,头发散乱,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一位年轻人,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指着地上的郑纯泉,不停地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你他妈的,眼瞎了还是怎么的?明明知道车子来了,还要往上撞,想碰瓷也不看看小爷是谁?
    郑纯泉的女儿郑伊箐哭道:
    明明是你开得太快。你撞了人还有理了?
    周围的人群指指点点,有的说,小伙子开车太快,街上人这么多,过路口,就能开这么快嘛?也有的说郑纯泉走路不带眼睛,自己不当心。
    就算周进对郑纯泉再无好感,再怎么厌恶他,但是,看他倒在地上,神情痛苦,也绝无袖手旁观的理由,毕竟是同乡嘛。
    周进跨进圈子中间,一把把郑伊箐拉了过来,交到了晓晨身边。
    别慌!报警了没有?
    没有。
    我来报。
    周进掏出了手提电话,才要拨打110,却发现,已有交通警察赶过来了。
    交警勘察现场的同时,周进也弄清楚了大概。
    原来,郑纯泉准备带着女儿去找地方吃饭,在经过四岔路口时,正好是直行绿灯,快要到最后的读秒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而此时,这辆小轿车,右转弯,速度也挺快,就这么撞上了。
    交警初步判定,小轿车负主要责任。叫来了120救护车,把郑纯泉送到了医院治疗。
    郑伊箐,毕竟是才15岁的小姑娘,还未成年呢,哪经过历这种事啊,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唯有通过啼哭,来抒发内心的不安与无助。周进看着不忍,拉着晓晨,一起钻进了救护车。
    别怕,我们陪你一起去。
    到医院一通检查下来,郑纯泉左小腿腿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复位治疗。经过沟通,手术的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九点。
    郑纯泉经过一番折腾,现在住到了医院里安顿下来,也终于缓过劲儿了。看着周进在不停在为他奔走,心生感激。
    谢谢你啊,周进。真的,要不是你,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客气话你就别说了,总之你安心养病,明天上午手术。现在马上快夜里十一点了,你们住的地方找了没有?
    没有呢!
    周进心里其实挺反感他。冲着他对顾晓雅采取的种种见不得光的卑鄙手段,为讨好上司权贵,对女学生做出的那种禽兽不如的行为,把他活剐了也不解恨!
    但是怎么说呢不看僧面看佛面。他郑纯泉再怎么混蛋,他女儿总是无辜的。当时看着郑伊箐无助的撕心裂肺的哭泣,他心软了!谁让在这异地北国,他们是同乡呢?
    现在去找宾馆估计有点困难。更何况,她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一个人住哪也不放心。这样,你女儿我们暂时带走,让她和陈小姐在一起睡,你同意吧?
    太好了,拜托你了,陈小姐。
    这样,明早我们再把她带过来。
    第二天,郑纯泉才进手术室,周进、晓晨陪碰着郑伊箐在手术室门外等候,此时,周进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张佳密的。
    周进,你在哪?
    张佳密手拿着话筒,警惕地朝四周看了看,不远处,赖明珠正在邮局门前,向余文谦和孙庆东介绍着什么,不时还发出一阵阵轻笑。这才说道:
    周进,告诉你一件大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昨天一天,张佳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自从在无意中发现莫惠琪之后,忽然有了心理负担。
    她看出来了,那位开船的男子,应该是和赖明珠家有些关系,因为她看见,那位男子的家,距离赖明珠家不远,回头的时候,甚至还和赖明珠的妈打了几声招呼。虽然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但是,可以判定,应该十分亲近。所以,这个秘密,不能告诉赖明珠。
    至于,与她同来的孙庆东、余文谦,把事情告诉他俩,也无济于事,因为,一,他们俩不认识莫惠琪;二,他们俩在这里也是人生地不熟,如果贸然采取什么措施,只能适得其反。
    她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某地一女孩子,被骗卖到山里,后来公安查到了,就是没办法把人救出来。最后,采取的办法,只能是夜晚去把人偷偷接出来,还被村民狂追了几里地,才最终逃脱。
    她也想打电话报警,可是,这里根本没有电话。要报警,只能是到东威大岛上,那里有公安局。再说了,她去报警,结果怎么样还不一定呢。因为年前,在泉南的那一次遭遇,他们报警,最后反被诬,要不是周进遇到同学吴孟唐,还不知道是什么后果呢。
    所以,她对报警这一途径,是犹豫的,甚至心底里是排斥的。
    想来想去,决定打电话给周进。
    她对周进,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总觉得,什么事,都不会难倒他。
    但是,打电话,要到东威大岛上,自己才来赖明珠家作客,以什么样的借口,去东威大岛呢。
    当天,赖明珠给三个同学安排的行程,是陪大伯、三叔一起出海打鱼,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孙庆东与余文谦,举双手赞成。他们都来自陆上的城市,出海打鱼,在他们看来,是无比的新奇。
    渔船出海时,还经过了那个灯塔礁。张佳密注意到,灯塔礁附近,并没有任何船只停靠,更没有看到早晨的那艘小渔船。她不知道莫惠琪是不是真的被藏在了那里。
    “这里是灯塔礁,如此取名,自然是因为上面建有灯塔的缘故。这座灯塔,听我大伯讲,在清朝的时候,就建了。现在的这座灯塔,是十几年前重建的,比以前那个高”。
    赖明珠显然对家乡很熟悉,向几位同学热情介绍道。
    “是的,我们出海,有时候,回来晚了,或者是遇到恶劣天气,只要看到这座灯塔,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一位在甲板上作业的渔民插嘴说道。
    张佳密心里藏着事,无心听他们唠家常式的讲解。她计划着,等到下午,渔船到东威大岛的海产品交易市场卖货时,趁机下船,去给周进打个电话。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驶离灯塔礁几公里远后,风浪渐大,渔船颠跛的特别厉害。赖明珠和一干渔民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几个常年生活在陆上的旱鸭子可就遭罪了。
    张佳密晕得差点把肠子都吐出来,孙庆东也是的,他们三人中,只有余文谦状态稍微好一些。
    好容易挨到起网返程,赖明珠决定先把三人送回去休息。
    当天夜里,张佳密状态好转后,决定,无论如何,第二天一定要离开之里。只有离开这里,才有机会打电话。
    况且,晕船,是自己提前离开的正当理由,不会让人起疑。
    周进赶到烟台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他先找了家旅馆,把行李放了进去,然后,打车直奔轮渡码头,驶向东威岛。
    张佳密已在电话里告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说,发现和他住同一栋楼的一位女子,她在运江时,好象听人喊她莫老师,被人绑架送到这里的一座灯塔礁上了。还说,这位女子,他应该认识。但是,周进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起来她是谁。在他认识的女子中间,根本想不起来有一位姓莫的。
    其实,这也难怪。周进搬进那个小区,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对街坊邻里还不太熟悉。更何况,他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难得有时间在小区里转一转。
    张佳密之所以认出了莫惠琪,是因为那天,她们同时从菜场买菜回来,听得楼下的邻居相互打招呼,这才留了点印象。
    不管了,张佳密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她这么急切地打电话向自己报告这件事,绝不是闲得无聊。
    根据周进的建议,张佳密先陪赖明珠等三人,该干嘛干嘛。防止赖明珠知情后,碍于家乡人情面,泄密。再有,如果将来查出,这起绑架案与赖明珠的哪位亲属有关,那以后,在大学的这几年,两个人的关系就没法处了。
    到了东威岛,周进先给运江的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郭坚打了个电话。
    郭局长,你好,我是周进。有件事,我要汇报一下。
    其实,周进的手提电话,早被运江的公安部门监听了,那是为了监听他与美国的阿香姐邱淑香等人联系的。上午,张佳密与他通话的内容,也被值班人员记录在案。但是,事有凑巧,由于一部分负责技侦的人员刚被抽调到了专案组,又因为是节假日,所以,这份电话记录,到现在还没有呈报上来。
    郭坚接到周进的电话,激动不已。
    周进所说的,与他同一栋楼的女子,不是失踪的莫惠琪又是哪个?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这两天压力也比较大。在桃花节期间,发生了绑架案,影响极为恶劣。如果不及时侦破,安全解救人质,接下来,造成影响,可就给人诟病了。
    他指示周进,在东威岛等待运江专案组前来。
    但是,从运江,到东威岛,即使是现在就出发,也得要到明天上午才能到达。
    周进既然已经来了,就不会真的傻乎乎地在这里等上一夜。况且,多等一夜,人质就多一份危险。直到此时,他都没有意识到,他想去帮助的人,与他有着特别的关系。
    这位女子,正是被他一拳失手打死的韩永强的妻子。
    真是造化弄人啊!
    在海产品交易市场附过,他看到那里停了一排的小渔船。
    大嫂,你好,我想搭一下你的渔船,可以吗?
    天都已经晚了,你要到哪里去呀?
    噢,我是个摄影师,听说这里的日出不错,我想找个地方采采风。
    啥采风?现在没什么风。
    不是,就是到处看看,寻找灵感。
    噢,你是艺术家啊。
    渔民大嫂看他背了个双肩包,手上拿着照相机,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之前,也有过画家、摄影家之类的人,到这里来采风。
    这个相机,是晓晨带给他的。日本尼康公司才投放市场的数码相机。
    行,上来吧。我带你去看看。
    谢谢你了。
    周进上得船来,掏出200块钱,递过去。
    你这是干啥?我反正也要回去,顺路,不收钱。
    渔家人还是比较质朴的。
    大嫂,你拿着吧,说不定,我明早还要乘你的船回头呢。
    谦让了几回,渔家大嫂才收下。
    这样,大兄弟,今晚你干脆就住到我家里,我请你尝尝我们这里的海鲜,包你吃个够。
    不用,大嫂,我到海上来,就是想看看。你带我到处转转,我看看,明天早上哪里可以取景。
    小船开了大约半个小时,周进终于看到了那座灯塔,惊喜地说:
    那儿好像有座灯塔!
    对,我们称那里为灯塔礁。
    渔家大嫂不以为然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