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来自漠北的援兵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此时,面对冲进来的联军铁骑,元军大阵仅出现了些许混乱,远未达到溃败的境界。
    然而在此情形下,忽必烈便迫不及待地颁布了这条疯狂的军令。
    通常而言,此类砍杀溃兵之任务,应由督战队执行,且督战队通常列于大阵后方。
    忽必烈的军令着实太过于严厉,前队只要有任何的迟疑不进,就要面临从后背砍来的刀片子。
    更严重的是后队如果不动手的话,全队一个不留全部处死。
    随着传令兵在阵中大呼小叫,元军大阵中,特别是最前面的元军丝毫不敢迟疑,端起手中的长枪三五人一组冲了上去。
    古代排兵布阵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防守一方,绝不是密密麻麻的如同操场上排队那样人挨着人。
    都是数十人组成一个小阵,无数小阵便组成了一个巨大方阵。
    而且小阵之间是留有通道的,这样既可以随时变换阵型,又有利于作战。当敌人冲进来的时候,必然要进入这些“通道”,这个时候敌人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元军大阵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铁哥的骑兵冲进这些通道的时候,元军士卒迅速变换位置,将联军铁骑分割包围。
    火枪手对着了从身旁飞奔而过的联军铁骑扣动扳机,长枪兵则把锋利的枪头朝着斜上方戳了过去。
    大阵的缝隙尽头,一条条绊马索被抛了出去。
    “杀杀杀!”元军士卒们大吼一声。
    元军的士气本就因忽必烈亲征而颇为高昂,此番军令下达后,更是无路可退。在联军铁骑汹涌而至时,元军将士竟迸发出惊人战力。
    但见,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数名联军铁骑被直接轰落马下,鲜血从肋部流出。
    长枪刺出,战马忍不住剧痛哀鸣一声朝前方猛地窜出去,枪杆直接折断,手持长枪的元军被惯性带倒一大片,旋即又被后面的战马踩断脊柱。
    “咔嚓,咔嚓!”
    脊柱碎断的声音令人恐怖。
    一边是元军的背水一战,另一边海都的联军亦是实力强劲。
    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杀。
    联军铁骑只需将弯刀平举,便能轻易收割元军士卒的性命。
    一寸长一寸强,那些使用长柄武器的联军就更加恐怖了,枪尖只需要对准元军士卒的喉咙,就这么看似轻飘飘的一下,被刺中咽喉的元军士卒捂住脖子跪倒在地,抽出几下之后便失去生命。
    随着战斗的持续,草原上原本厚厚的积雪在数十万人马的踩踏之下,早已经开始融化。
    血水、血水混合交织在一起,形成涓涓小溪,人马踩在上面显得泥泞不堪。
    “开炮!”
    元军炮兵阵地上,一名将领用沙哑的声音怒吼着。
    元军火炮阵地虽然远离“战场”,但却异常忙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齐射一轮,每一轮的炮击都令联军损失惨重。
    “将军,不能再打炮了,再打就要炸了。”火炮营总管看了一眼已经通红的炮筒,跌跌撞撞跑过来说道。
    “他妈的,给我铲雪降温。”元军将领也知道这玩意一旦炸膛后果不堪设想,估计连自己都人间蒸发了。
    人多力量大,炮手们铲起积雪覆盖在炮筒上,积雪瞬间气化,一股股白烟升起。
    而这些只不过战场上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战场另一角,刚刚完成分割包围的元军又被冲杀进来的联军铁骑反包围,双方将士在元军大阵前部展开了生死交锋,寸土必争。
    元军打算关闭被撕开的缺口,联军则不断冲击着试图上前阻挡的元军士卒。
    死亡,除了死亡还是死亡。
    “儿郎们,破阵,给本王杀进去,杀啊!”笃哇率领的大部队也已经紧随其后赶了过来。
    十万铁骑兵分数路,围攻元军大阵。
    元军本来人马就比联军少了一倍,面对联军的多点进攻,显得越来越吃力。
    一时间,被分散了兵力的元军大阵正前方险象环生。
    “后退者死!”
    数十名元军上前,用手中的长枪捅死了一些刚刚转过身来的,还没来得及向后退却的“胆小鬼”们。
    果然,为了保命,或者说为了多活一会,后排的元军开始执行蒙元皇帝的军令,用手中的武器砍杀着自己的同伴。
    这场决定了忽必烈和海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打到这个份上,根本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可言,哪怕阳谋也是没有的。
    什么三十六计,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都是扯淡。
    全靠硬拼,一队死光了再上一队,前面死光了,后面的补充上去。元军如此,联军亦如此。
    双方完全就是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拼人命。
    元军凭借的装备拼死抵挡,但奈何联军的人马太多。
    这一场惨绝人寰的战斗从清晨开始打响,到现在已经整整持续三个时辰,联军伤亡人数已经高达六万余人,元军也好不到哪去,整整折损了四万兵马。
    此时,双方已经到了将士疲惫,战马虚脱的地步,但这场战斗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儿郎们,冲过去斩杀忽必烈!”更年轻一些的窝阔台汗国大汗孛儿只斤·海都亲自上阵厮杀。
    海都生于元太宗六年,即1234年,此时五十四岁;忽必烈生于1215年,此时(祥兴十二年,1289年)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
    也就是说海都比忽必烈年轻了整整二十岁。
    擒贼先擒王。
    海都率领着最精锐的联军不顾元军的层层阻截,直奔元军龙旗所在地而去。
    “快,拦住他们!”
    怯薛军阵地上一片惊呼,将领们更是如临大敌。
    “快,令朵儿朵怀速来支援!”海都这种不顾一切的打法令忽必烈意想不到,此刻的忽必烈也慌了,连忙对着旁边的传令官下令道。
    “大胆海都,尔等叛逆还不速速下马投降。”位置靠前的亦力撒合引着兵马试图阻止海都的进攻。
    “亦力撒合,找死!”海都大骂一句,千钧之势一刀劈向一心护主的亦力撒合。
    亦力撒合看着一刀劈来,连忙挥刀格挡,但海都的这一刀可不是一个耍嘴皮子的亦力撒合能扛得住的。
    不管是力量还是实战能力亦力撒合都处于绝对的下风。
    刀锋相对,火星四射。
    亦力撒合顿时觉得手臂发麻,在这危急时刻亦力撒合连忙低头躲闪想要避开这致命一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亦力撒合刚刚低头躲避的瞬间,锋利的弯刀狠狠地砍在亦力撒合的肩膀上。
    铁甲破开,鲜血直流。
    “啊!”
    一阵剧痛传来,亦力撒合丢掉手中的弯刀,捂着伤口朝着侧面落荒而逃。
    阿术之死,知情者甚少。军中更是谣言四起。
    其本人留下来的近两万兵马在亦力撒合接管之后,士气低落,毫无战意。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万兵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随着新任统帅亦力撒合的避而不战,这些元军开始四散奔逃。
    “哼,一个狗奴才也敢挡爷爷的道。”海都怒骂一句,不再理会慌忙逃窜的亦力撒合,继续向插着龙旗的地方飞驰。
    ……
    图勒河上游,哈拉和林以北。
    “大王,大汗皇帝陛下战事吃紧,海都已经朝大汗中军发起攻势。”一名蒙古斥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