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琉求之战(四)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头儿,蛮夷开始溃逃了。”一名亲兵护卫斩杀一个小喽啰之后,看向自家校尉,大声说道。
    “顺势掩杀过去!让蛮夷们也尝尝我等汉家儿郎的厉害!”王化看着溃败的蛮夷大军,知道此战已经十拿九稳了。
    王化大刀指向前方,大声下令道。
    “冲啊!杀啊!”
    五百名新城骑兵士气大振,纵马扬刀,杀入蛮夷大军之中,刀刀入肉,所到之处发出一片惨叫声,
    “酋长,新城骑兵人少,可令人挡住骑兵,我等顺着小路赶紧撤回部落。”刚才那名汉人模样的人对高个子说道。
    三年了,新城百姓和蛮夷整整争夺了三年时间。
    新城也从刚刚渡海之初的损失惨重到现在逐渐占据了主动。不过这种主动全部都是以防守为主,原因在于赵县令根本抽不出更多的力量彻底驱逐本地土着。
    所以,即便是经常获胜的新城也从没有攻入过蛮夷的大本营。
    这便是这名高个子蛮夷的底气。
    只要逃出去,用汉人的话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高个子蛮夷不假思索便采纳了这名汉人先生的计策,一面指挥死忠分子不要命的延迟新城骑兵的推进,一面带领手下的精锐朝着小路奔逃。
    这些断后的死忠分子倒也硬气,明知道是死,却依旧再次聚拢起来如飞蛾扑火一般扑向新城骑兵部队。
    “咚,咚,咚!”
    战马奔腾,蹄声如雷,与蛮夷的撞击声震撼人心。刹那间,胸骨断裂、内脏破碎的声音不绝于耳,蛮夷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蛮夷们为了阻拦新城骑兵,前赴后继,不畏死亡,竟然组建起一道道人墙。
    而新城骑兵人数本就稀少,在蛮夷的不断阻截下,他们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王校尉!战马就要失速了!”战马的速度越来越慢,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影,王化手下的亲兵也开始着急了。
    “踏马的!这些蛮夷是不是疯了?”看着原本都处于溃败逃窜的蛮夷大军,突然间又折返过来,而且看起来全都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感觉,王化破口大骂道。
    “校尉,这些人都是奴隶!就算侥幸活着回去也难免一死,而且还是惨死的那种,还不如在这里就此了断倒也痛快!”身旁的一名亲兵一边劈砍着聚拢上来的蛮夷,一边大声解释道。
    “踏马的,原来如此!”王化迎面一刀,锋利的刀刃瞬间扫倒数名蛮夷。
    奴隶是没有那个什么权的,可以说比炮灰还要炮灰的存在。
    但是奴隶也有一个诱人的“好处”,那就是只要表现卓越,等打了胜仗回去之后,就有机会解除奴隶身份,成为一名光荣的自由民。
    冲上去未必一定会死,但不遵号令裹足不前,或者胆怯逃命的,那是必死无疑的,而且死之前还要遭受酷刑的折磨。
    这也是蛮夷的这一波冲锋更加疯狂,更加不要命的原因。
    兵法有云,见好就收。
    “撤退,撤退!”
    王化眼看着本部人马将要陷入苦战,甚至还有可能功亏一篑,连忙指挥手下的儿郎们准备脱离战斗。
    就在这时!
    “呜!呜!”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响起。
    远方,又一支蛮夷大军出现了。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出,这支军队与正在交战的蛮夷部落不同。
    王化等人眼前黑压压的一片,无边无际,犹如蝗虫般席卷而来。
    “是高山族!王校尉,蛮夷的援兵到了!”
    连年的厮杀,让双方对彼此的模样都了如指掌。一名护卫紧握着手中的长刀,刀尖指向前方那片黑压压的敌阵,厉声喊道。
    “踏马的!果然如大哥所猜测的那样,这些蛮族也开始联合起来了。”王化把一根刺入左臂的已经折断了的木矛拔了出来。一阵剧痛袭来,王化的视线因为疼痛变得有些恍惚,差一点跌落马下。
    “校尉!王校尉!”亲兵们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负伤的王化大吃一惊。
    “某没事,虎子,你速速回城把这里的情况告知赵县令。”王化大声命令道。
    “校尉!”名叫虎子的亲兵大喊一声。人却迟疑着,并没有马上行动。
    “踏马的,快去!”看着越来越近的,人数足有两万之众的高山族大军,急迫之下的王化怒吼着。
    “卑职尊令!尔等保护好校尉,卑职告退!”虎子对着身旁的护卫们大喊一声,随后拨转马头,朝着新城方向一路狂奔而去。
    “众军听令,不可恋战,速速朝新安堡撤退。”局势已无可挽回,王化为了确保手下兄弟们的安全,果断作出了撤退的决定。
    “诺!”亲兵们大喊一声,旋即调整位置,把王化围在正中间,在砍死如膏药一般黏在四周的数十名蛮族奴隶之后,终于开始慢慢地脱离了战场。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逃生能力相对较强。只要没有被彻底困住,且在敌方没有骑兵的情况下,想要逃命并不困难。只要冲破一道口子,骑兵部队便可以撒开马蹄一路狂奔了。
    “驾!驾!驾!”虎子不断地拍打着胯下的坐骑,如风一般疾驰在通往新安堡的道路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化带领骑兵部队如何脱离战斗,高山族大军又打算如何行动暂且不提。
    ……
    城南。
    赵县令和刘主簿率领着增援的新城将士正在朝着两座军堡的方向疾行。
    “赵县令,前面不远就是新安堡了。”此时的刘主簿口干舌燥,指了指前面,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道。
    “刘主簿,军情紧急,我等当速速行军啊。”此时,作为新城最高长官的赵县令心情相当急迫。
    “卑职省得,卑职省得。”
    作为一个年龄已经偏大的书生,自从来到这琉求之后,就被临时提拔为主簿的刘仁杰,身子骨明显不是那么硬朗。
    新安堡内,王将军站在城头上,观察着前方。
    “报!王将军,赵县令和刘主簿率领三千兵马前来支援,已经不足一里了。”一名身披铠甲的亲兵急匆匆地跑上城头,喘着粗气说道。
    “什么!”
    王将军旋即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走,随我前去北门迎接赵县令和刘主簿。”
    “末将参见赵县令。”军堡口,王将军拱拱手说道。
    “前面什么情况!”赵县令顾不上客气,直奔主题,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已经损失惨重的新城再也不能遭受打击了,特别是在这个春耕时节。保护庄稼就是保护新城百姓,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
    “县令,是这么一回事,咱们边走边说。”王将军一边招呼赵县令等人进入军堡,一边把事情的原委说给众人。
    “王将军可是说这平埔族和高山族想要联合起来?”赵县令眉头紧皱。
    根据经验,以往这些蛮夷部落都是各自为战,从未有过合作。因此,新城所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
    然而,这一次这些蛮夷部落竟然联合起来一同攻打新城,这个消息令众人大为震惊,并且感到非常意外,一时间赵县令等人都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应对。
    安堡城头上,众人遥望远方,心情凝重。
    “王将军有何对策?”良久,赵县令打破沉默,率先问道。
    “卑职,以为……”
    就在王将军也没有想好对策的时候,一道声音响起。
    “将军快看!”一名站在城头上的士卒大喊一声。
    众人连忙来到女墙跟前,但见一名新城骑兵策马扬鞭,飞奔而来!
    “快,打开城门。”军堡下,瞬间而至的虎子对着城头大喊一声。
    “赵县令,这是骑兵营王化手下的小旗长虎子。”王将军一边给赵县令等人介绍着,一边令人打开城门。
    片刻之后,一身戎装,浑身是血的虎子登上城楼,单膝跪地,道:“卑职参见将军。”
    “虎子,赵县令和刘主簿在此。”王将军提醒道。
    “卑职参见赵县令,刘主簿。”虎子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连忙对二人行礼道。
    “虎子,本官问你,前线情况如何?”赵县令道。
    “回赵县令的话,前线是这般情况……”
    虎子把新城骑兵部队如何痛击平埔族大军,后来如何遭到反扑,骑兵校尉王化如何负伤,以及在紧要关头高山族大军如何出现等等情况娓娓道来。
    当众人听说王化负伤的消息之后还是颇为震惊的,不过好在伤得不重,这也让众人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真正让众人放心不下的正如王将军的猜测,各处蛮夷已经开始联合起来。
    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
    俗话说得好,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凡还是一个正常人的话,绝对不会希望敌方是团结一致的。
    “王将军,现在的情况已经明了,城外面至少还有两万蛮夷大军。为今之计,我等当如何应对?”赵县令问道。
    “赵县令,我等退无可退,一旦我等再次撤退,今年怕是要青黄不接了。为今之计只能死守新安两处军堡。卑职愿死战到底!绝不让蛮夷踏上新城的土地。”王将军行了一礼,决然说道。
    “不错,某虽是一介书生,可这眼下的数万亩良田也是某的心血,没了粮食,新城百姓如何生活下去?某愿意追随王将军左右,誓死不退!”主簿刘仁杰坚定地说道。
    “本县心意已决,斩敌保民就在今日!职责所在,某亦当如此!”赵县令环视四周,对着众人拱手作揖道。
    “末将愿听县令调遣!”
    “卑职愿听县令调遣!”
    “俺也是!”
    人群中,不知道谁跟着大喊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