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面包的魅力
作者:半夜鸣蝉   穿成极品恶婆婆,每天赚二十万两最新章节     
    茅草捋成一把一把的,先绑在屋顶的横板上,先绑最下面一层,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一直把整个屋顶都覆盖起来。
    接下来,用泥和茅草再覆盖一层,确保严实,雨水不会掉落进去。
    这个泥要用粘泥,不然一干就会散开,失去作用。
    忙忙碌碌,孟玉英一个人搭建,偶尔有人来帮忙一下,搭建了两天把茅草屋给搭建了起来。
    接着做内部布置……
    很简单,做一张“床”。
    四个腿,这个用木头来做,做好后,用铁锤敲进地里,不能摇晃。
    接着编一张竹席,竹席的背面多放一些木板托着,竹席的四面用厚竹片做一下包边,把这个竹席放到四条腿上,用铁钉固定竹席和木脚,蘑菇床就做好了。
    孟玉英把带回来的泥倒到蘑菇床上铺平,把水含到嘴里,再喷到泥上,保持湿润。
    按理说,这些泥里长满了菌种,只要菌种不绝,就可以一直长蘑菇。
    不知道可以长几茬。
    孟玉英把手虚放到蘑菇床上,释放异能,去催生菌种生长。
    没一会儿,泥土的表面就有了白色的点冒出来。
    白色的点非常多,像长霉菌了一样,孟玉英看到这一幕非常惊喜——说明泥土里菌种非常多,可以收获许多蘑菇。
    现在铺子里每天大概需要消耗五斤的蘑菇,每天催生五斤也就够了。
    孟玉英停止了催生,之前在山上采的还没有吃完。
    离开蘑菇房,转身把门关上,并上了锁。
    ……
    时间一晃,进入了五月。
    打烊后,晚上一起回家的路上,余春月开口道:“大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要不要包点儿粽子卖?”
    “当然要。”孟玉英毫不犹豫道,“合计一下,包什么口味的。”
    余春月想了想:“一个肉粽,一个八宝粽,一个灰粽,大嫂怎么样?”
    孟玉英赞成:“可以啊,一个咸的,一个甜的,一个白味,各种口味都照顾到了。”
    余春月:“那明天就去买食材准备起来。”
    孟玉英:“需要买什么都交给二郎去买,他现在跟那些掌柜熟悉,比较好谈一些。”
    余春月点头:“我知道。”
    孟玉英又道:“多包一些,到时候我们请的那些伙计,每个人都发五个,在端午的前一天我把工钱发给大家,让大家去买东西。”
    大家的眼睛亮了起来,发工钱了,太好了。
    ……
    孙雅娇跑到大门口迎接孟玉英,关心问:“娘,你今天怎么晚才回来?”
    孟玉英摸摸孙雅娇的脑袋:“今天有一桌客人喝酒,喝得很晚了才回家,我们打烊就晚了些。”
    孙雅娇牵着孟玉英的手往屋里走:“娘,端午节的晚上我想出去玩儿可以吗?”
    孟玉英很爽快地答应了:“可以啊,特别节日玩儿一下应该的。”
    孙雅娇撒娇:“娘,你能陪我去吗?”
    孟玉英:“可以,听说端午节的晚上会很热闹,到时候娘好好陪你玩儿一晚,好不好?”
    孙雅娇嘻嘻一笑:“娘,你真好。”
    孙大丫带着几分腼腆地走过来,十六七岁的大姑娘去绣坊学了大半个月,整个人气质大变样。
    本来就是斯文清秀的姑娘,现在又添了几分雅气,身着粉色的襦裙,曼曼身材,看起来很是出众。
    “大伯母,娇娇,这个送给你们。”孙大丫把两面团扇递到两人的面前,“这是我亲手做的团扇,绣图也是我亲手绣的,娇娇的绣图就是娇娇可爱的样子,大伯母的绣图是桂花。”
    孙雅娇转动了一下团扇看:“娘,堂姐做的团扇好好看,我们端午节的时候拿着这个上街好不好?”
    “好。”孟玉英看了看她的那把团扇,“大丫,绣的很漂亮,我和娇娇都很喜欢。”
    孙大丫开心一笑:“那就好,下次我给你们绣更好看的。”
    家里的女眷一人一把团扇,孙老太都有一把,也特别好看,老太太喜欢极了。
    ……
    端午节来临,大家都忙了起来。
    关锦绣来到有家饭馆:“孙娘子,我想订两百个肉松面包端午节吃。”
    “可以,还要什么不?”孟玉英拿出本子来记订单,前面已经记了好几家了,关锦绣排在第八位。
    关锦绣看着:“孙娘子,我都排这么后面去了,能来得及吗?”
    孟玉英胸有成竹道:“放心,五月初四准时送货上门。”
    关锦绣点点头:“孙娘子,我就不打扰了,还要去定其他的东西,这次端午节,我娘让我筹备,我没筹备过,手忙脚乱的。”
    孟玉英鼓励:“你可是关家的大小姐,肯定没问题的。”
    关锦绣对孟玉英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嗯。”随后她便转身离去。
    荣淑云带着丫鬟来到了铺子里:“孙娘子,我订三百个面包,送去京城,你能接吗?”
    “没问题。”孟玉英把刚刚合上的册子翻开,把订单记录上去,“可以了,初三中午之后你派人来拿货就是。”
    “谢了孙娘子。”荣淑云欲言又止。
    孟玉英见状问道:“荣小姐还有什么事吗?”
    “我哥的病差不多痊愈了,端午节过后我们就要回京城了。”荣淑云有些不舍地说道。
    孟玉英:“该回家了啊,不想回吗?”
    荣淑云苦恼地皱起眉头:“我大哥不想回,你说有没有什么借口既可以不回去,又不会惹家人不高兴?”
    孟玉英盯着荣淑云看了一会儿:“找个回不去、家里也没办法说的理由。”
    荣淑云眼前一亮:“孙娘子,你真聪明,我找到借口了,先走了。”她风风火火地走了。
    孟玉英:“……”
    ……
    焦记糕点铺。
    一位妇人来到焦记糕点铺里,问掌柜的:“你们店铺里有面包吗?”
    最近好多人来铺子里问面包,掌柜听得又烦又无奈:“没有没有,你去别处问问。”
    妇人一看掌柜态度不好,忍不住回了两句:“面包都没有,还开什么糕点铺,早点儿关门算了。”骂骂咧咧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