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拜师
作者:珺璟晔   穿成小农女: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只见陈氏从怀里摸出一个旧荷包,边咳嗽边递了过来,“芊婳,咳咳……婶子手里只剩下这些银子了,今天你们拜见先生买礼物肯定要花不少银子,咳咳……婶子的这点银子虽然不多,但多少也是一点心意,你就一起带上吧。”
    芊婳见陈氏要把仅剩的一点银子给自己,,她心里更加坚信自己没有帮错人。
    “小婶子,您把银子都给了我,平时跟文杰要怎么生活?这银子您还是自己留着过日子吧,我说了文杰弟弟的读书费用我全包了。”
    “话是这样说,可婶子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你就拿着吧,婶子自己平时还能做点针线活儿赚点小钱过日子。”陈氏把荷包硬塞了过去。
    “小婶娘,真不用,这银子您留着和文杰弟弟用。”
    “芊婳,你就听婶子的话拿着吧,你要是不拿,婶娘都没法安心。”
    芊婳见陈氏这么执着,干脆故意说道:“小婶娘,您不用不安心,我现在供文杰弟弟读书,也不是不图回报的,我还等着文杰弟弟将来学有所成了,让我们家也跟着沾点光呢。这个读书的银钱就当是我借给你们的,以后文杰弟弟出人头地了,加倍还给我就成。”
    说着她还看向文杰问了一句:“文杰,以后你就加倍把银子还给芊婳姐姐好不好?”
    “好,我一定努力学习,以后有能力了,我一定百倍千倍的还给芊婳姐姐。”文杰仰着脑袋认真承诺道。
    芊婳随即一脸笑意的对陈氏说道:“小婶娘,您看,文杰都答应以后会加倍还给我了,您就不用不好意思了。外面风大,您咳嗽还没好,赶紧进屋歇着吧。”
    陈氏见芊婳如此说,只好把荷包又放进了怀里,她心想:也罢,二哥一家如此帮助他家文杰,等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定要让文杰好好还他们一家的恩情。
    一高一矮两个小人儿手牵着手朝着村口去坐牛车了。
    这是文杰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去读书,陈氏还有些舍不得,她一直站在门口望着,直到再也看不见两人的身影了,才转身进了屋子。
    到了县城,芊婳去铺子里买了礼物,她早就打听清楚了,古代学生在入学或拜师时,会送给师父肉干、芹菜、莲子、红枣、桂圆和红豆六种礼物。
    其中肉干表示感谢师恩;芹菜代表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枣期望早日高中;桂圆象征功德圆满;红豆希望带来好运。
    芊婳买了十斤瘦肉干,其他东西各称了两斤,总共花了快四两银子。
    然后两人提着礼物去了范先生家里,昌叔给两人开了门,引着二人进了前院大堂。
    范先生早就等在了大堂里,芊婳也不懂拜师的礼数,见了范先生就直接带着文杰作揖道:“范先生,学生梁山伯,今日带着我堂弟梁文杰,特地来拜师。”
    范先生说道:“你们先对着孔圣人的神像叩首九下。”
    于是芊婳和文杰对着大堂中间孔圣人的神像叩首了九下,然后昌叔又让两人对着范先生磕了三个响头,两人各奉了一杯茶水给范先生。
    喝完师父茶,芊婳和文杰又奉上了六礼束修。
    范先生收到六礼后,也回赠了他们一人两本书,分别是《三字经》《千字文》。
    文杰拿到书本后开心不已,只见他把书本捧在手上,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芊婳则是苦笑,没想到她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现在居然沦落到跟着小屁孩一起读《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了。
    昌叔打来一盆水让两人净手,在昌叔的指导下,两人将双手正反面各洗一次才擦干。
    昌叔嘴里还念叨着:“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你们俩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净完手,范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二人的眉心处各点了一颗红痣,因为“痣”同“智”谐音,寓意学生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一点就通。
    芊婳没想到古人拜个师还有这么多复杂的规矩,她也算是真正长见识了。
    范先生开口说道:“接下来就让为师替你们描笔开红,今天为师要教你们写的第一个字就是“人”字。”
    芊婳不禁感叹,古往今来在教育上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呀,在现代,读一年级的孩子入学第一课也是跟着老师一起学“天、地、人”等字,没想到古代也是如此。
    文杰拿出自己布包里装着的的笔墨纸砚,昌叔便开始帮他研墨。
    芊婳顿时傻眼了,她就没打算好好听课,也没打算写字,所以笔墨纸砚就只给文杰买了一套。
    范先生问道:“山伯,你没有带笔墨纸砚吗?”
    芊婳尴尬的说道:“先生,我只给弟弟买了一套,自己忘记买了。”
    范老爷转头对昌叔说道:“昌叔,你去我房里拿一套笔墨纸砚过来给山伯用。”
    “是,老爷。”
    等昌叔从房里拿出笔墨纸砚,范先生说道:“山伯,你也不用重新去买笔墨纸砚了,为师的这套就送给你了,你定要好好用心学习,不要辜负为师的期望。”
    芊婳拿着东西有些心虚,因为她注定要辜负范先生的期望了,她现在就只想搞钱,只想赶紧成为小富婆。
    至于读书,若不是她需要一个先生作为她会认字的借口,她压根都不会想着拜师学习,她可是一直在心里盘算着日后怎么找借口开溜呢。
    范先生送的这套笔墨纸砚一看就比自己买给文杰的那套好了很多倍,芊婳默默在心里对文杰表示抱歉,她这个当姐姐的用先生送的上等笔墨纸砚,弟弟却只能用最劣质的了。
    随后范先生开始指导二人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人”。
    文杰第一次拿毛笔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
    芊婳虽然贵为大学生,但毛笔字她也没练过,只是稍微比文杰写得好看那么一丁点儿,还真没强多少。
    范先生一看二人写的字,顿时觉得这俩孩子,水平还真是差不多的。
    范先生说道:“为师今天之所以第一个字就教你们写这个‘人’字,就是想告诉你们,做学问之前,首先要学会堂堂正正的立身做人,这一撇一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远的意义,为师希望你们能够像‘人’字一样顶天立地,做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明白了吗?”
    芊婳随着文杰一起回答:“先生,学生明白了。”
    随后范先生开始给他俩上启蒙课,其实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所谓的启蒙课一开始就是学认字,古代没有拼音,先生基本都是直接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授学生。
    芊婳和文杰跟着范先生一起读着那些最简单的字,而且都是她早就会认会写的字,让一个大学生上这种幼童的课,其中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了。
    芊婳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让文杰跟着一起来拜了师,以后自己开溜了,还能留下文杰好好跟着范先生读书。
    她一边张嘴读着那些最简单的“天、地、人”等字,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以后到底应该怎么跟范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