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梅娘之死
作者:杨家六叔   仵作七姑娘最新章节     
    在崔知府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惧滂沱大雨,挺身而出,加入到这场特殊的搜救行动中。
    崔知府深知不能公开女儿失踪的真相,只能以搜救遇难百姓为借口,秘密指令府兵和衙役,将全部精力放在寻找梅娘身上。
    除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耆老乡绅,他们洞悉了此次搜救的真正目的外,绝大多数参与其中的百姓,都被蒙在鼓里。
    当消失已久的廖举人也出现在搜救队伍中时,李墨白这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虽然此次龙灾声势浩大,但由于疏散及时,并未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更值得一提的是,狂龙在摧毁白龙祠后,直接奔向人迹罕至的骑龙山,从而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破坏。
    理论上讲,以白龙祠为中心,百余人组成的搜救队伍,早已将城区内外翻了个遍。城郊的树林和平湖周边也未曾落下。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梅娘依旧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天色逐渐暗淡,雨势却不见减弱,队伍中弥漫着疲惫的气息。掌灯的光芒在雨幕中摇曳,引领着众人夜巡。
    李墨白环顾四周,发现队伍中的人们正窃窃私语,抱怨声此起彼伏。从那些想要放弃的百姓口中,他得知龙见之祸的遇难者几乎都已找到,唯独梅娘依旧下落不明。
    李墨白抬头仰望,只见骑龙山隐没在漆黑的云层之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他不禁沉思,梅娘究竟是故意躲藏了起来,还是遭遇了不幸?
    夜色深沉,无星无月,百姓们因疲惫而纷纷散去,只剩下府衙的兵丁衙役们,满身泥泞地等待着。他们的目光中透露着困惑和无奈,只等着崔知府再次发号施令。
    然而,此时的崔建成已是心如死灰,毫无头绪。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一位深知事情来龙去脉的耆老,缓缓走到崔知府面前,声音低沉地说道:“知府大人,老夫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崔建成疲惫地回应道:“韩老,但说无妨。”
    韩老沉声继续说道:“今日众目睽睽之下,那条水龙直冲骑龙山而去,小姐恐怕……恐怕是被那妖龙掳到了山中。”
    此言一出,不仅崔建成陷入了沉默,堂下的众人,也面露各异的神色。
    而以廖举人为首的儒生们,更是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自唐朝以来,龙见的记载确实频繁,尤其是在我朝仁宗年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精明能干的官员和饱读诗书的儒生们,就真的相信真龙降世的说法。在他们看来,龙见之事更多的是为了劝诫世人。
    因此,韩老所说的“小姐被妖龙捉走”,在他们眼中无疑是荒谬至极的。
    见众人对此事心中存疑,韩老却感到不服,他提高了声音,朗声说道:“这骑龙山自古以来便是藏龙卧虎之地,后山更有数座深不见底的龙窟,洞深莫测,下临深渊,即使久旱不雨,也不会干涸。这绝非老夫信口雌黄!单是今年,就有数人在山中亲眼见到了龙。”
    听闻此言,李墨白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低声对崔建成说:“崔伯父,既然城内已无任何线索,我们不妨去龙窟中一探究竟。小侄担心,带走梅娘的并非妖龙,而是心怀叵测之人。”
    崔建成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有些话点到为止,无需过多解释。
    他不再理会那些儒生们“敬鬼神而远之”的劝告,而是迅速召集了延兴城内所有熟悉骑龙山地形的猎户和樵夫。
    在这件事上,韩耆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并不知道崔建成心中的真正打算,只是以为知府大人认同了他的“妖龙摄人”之说,因此感到面上有光。
    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十多个形态各异的猎户和樵夫,虽然都还睡眼惺忪,但仍然密密麻麻地站在堂前,做好了进山前的准备。
    天色微明,骤雨停歇,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骑龙山进发。队伍中,猎户们牵着黄犬、擎着苍鹰;衙役腰别朴刀,耆老以大家长自居,樵夫们则负责开路。还有一群儒生想讨好崔知府,也自觉加入到了寻人的队伍中。
    崔知府与通判、同知不愿在官衙中等候消息,也紧随大队人马之后。
    骑龙山就如同一座浓黑的坟茔,蛰伏在阴沉的苍穹之下,仿佛随时准备暴起伤人。
    众人进入山中不久,便明白了猎户们为何坚决反对连夜上山的原因。
    原来这骑龙山云雾缭绕,山体仿佛被雾气紧锁,层层叠叠的山峦和雾气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方向。古树参天,怪石嶙峋,蜿蜒连绵的山脉,就仿佛一条混沌巨兽,要将众人吞入其胃中一般。
    仅仅过了一个时辰,儒生和官员们便体力不支,纷纷坐在平坦的石面上喘息。除了廖举人依旧神采奕奕,尚有余力外,其他人都累得一步也走不动了。
    猎户、樵夫和衙役们则以五人为一组,分散开来,在广袤的山林中寻找着那些或许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龙窟。
    李墨白和廖举人也各自加入了一队人马,向浓雾弥漫的深山之中找寻而去。
    这时,队伍中一个身材高大的猎户,以一种阴沉的口吻向李墨白探问:“这位书生,向你打听个事。那位失踪的女眷,是哪个大人物的妾室吗?”
    见李墨白默不作声,只顾赶路,他凑得更近了,眉眼间充满了讥讽:“我听说书的讲过,红拂夜奔,这个女子该不会也是……”
    李墨白突然挺直身体,面色冷峻地看着这位高个子猎户,上下打量着他。
    那猎户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审视自己。
    “我还以为你身上带着腐鼠呢,原来是口气,真是臭不可闻。”李墨白不客气地说道。
    猎户闻言愣住了,他没太明白李墨白的话中含意,正琢磨着的时候,突然西南方向传来一声惊叫,听声音像是廖举人!
    还未等猎户和衙役们作出反应,一道浅褐色的身影已如箭一般冲入了浓雾之中,正是李墨白。尖锐的树枝,无情地撕扯着李墨白的衣衫,并在他的脸颊上留下了一道鲜红的划痕。
    穿行了数十步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隐藏在深山之中的石窟骤然显现。
    而刚才发出惊叫的廖举人,此刻正瘫坐在地上,指着石窟的深处,张口结舌,惊恐得说不出话来。
    李墨白心中如鼓击,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他缓缓走到石窟入口,俯身向内探望。这石窟远比外观所展现的要普通得多,内部低矮,寻常男子需稍微弯腰才能进入。
    地面湿漉漉的,反射出阴冷的寒光。更为可怕的是,洞窟各处散落着苍白的骸骨,无法分辨是人还是动物的遗骸。
    而在这些骸骨之间,一个瘦小虚弱的身影静静地躺着,犹如被阴云遮盖的月光般脆弱。
    周围的喧嚣在瞬间消失,李墨白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喘息和心跳声。他弯下腰,缓缓走进石窟,穿过围观的衙役和兵丁,最终站在了石窟的中心,站在了那“月光”消失的地方。
    李墨白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喊出了“梅娘”的名字,又似乎没有,他已经无法分辨。
    因为当他的目光触及那张熟悉的脸庞时,周围的一切声音,似乎都已经消失了。
    那是梅娘,她已经死了。
    她的死状并不安详,双眼大睁,充满了惊恐、愤怒和难以置信。嘴边有干涸的涎水,仿佛下一秒她就要小嘴一瘪,哭出声来。
    她的脸上没有伤痕,衣衫也整齐地穿着,甚至连鞋子也没有被人脱下。但她的身体,却像一个破败的布娃娃一样,可怕地僵硬痉挛着。
    李墨白呆立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和愤怒。他凝视着梅娘那僵硬而扭曲的身体,又试图从她的面容中,找出任何一丝生机,但只有无尽的绝望和死寂。
    这一刻,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和绝望。
    他紧紧地闭上眼睛,试图将这一切从脑海中抹去,但梅娘那惊恐而无助的眼神,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李墨白只感到一阵晕眩袭来,他摇晃了一下身体,勉强支撑住自己。
    他知道,他必须保持清醒,必须找出真相,为梅娘讨回公道。
    李墨白的目光,在梅娘的尸体上不断徘徊,他的内心充满了混乱和痛苦。
    他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他深知自己必须这样做。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梅娘的腰际,那里系着一条凤衔珠玉带钩。
    他注意到,原本应该挂在钩首上的玉环,此刻却错误地挂在了钩钮之上。
    梅娘的双手交叠放在腹部之上,恰好遮挡住了带钩的位置。而在她的双手之间,又有什么东西反射着明亮的光芒,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
    “龙鳞!这是……龙鳞!”韩耆老不知何时也进入了石窟,他惊讶地大喊道,声音在整个洞窟中回荡。若不是被几个衙役拦住,他几乎要扑到梅娘的尸体上,去抢夺那片反光的鳞片。
    被衙役们阻拦后,韩耆老也没有多做纠缠。他转身朝着石窟入口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哀声叫道:“知府大人!真的是妖龙作祟啊!老夫绝非妄言!”
    回应韩耆老的,却是一声沉闷的倒地声。目睹女儿惨烈死亡的崔建成,愤怒与悲痛交织,气血翻涌,竟然直接昏死过去。
    石窟内本就狭窄,此刻更是乱作一团。有人忙着救人,有人大声呼喊,有人悲痛嚎哭。在这混乱之中,只有李墨白还静静地站立着,双拳紧握,似乎在努力压制内心的情绪。
    那些曾经被埋藏在回忆中的愤怒与期望,此刻似乎随着梅娘的惨死,而又重新聚集在他的心头,化为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