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跳楼
作者:鲅鱼饺子   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最新章节     
    早上有出门晨练的,模模糊糊的看着路边上躺了个人。
    走近仔细一瞅,吓的“啊”直接瘫坐在地上。
    引来几个扫大街的,出门赶早市的,同样晨练的,聚了上来。
    这下子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全出来了。
    看掉下来的惨状,估计当时就是头朝下跳的楼。只见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围观的这么几位,估计得好一段时间不能直视豆腐脑跟西红柿鸡蛋这两样吃食了。
    回过神来,立马就有人跑到附近的派出所,值班的公安同志,一听出了人命,慌的抓着帽子就跟着跑了出来。
    到了地方抬头一看,证券大楼鎏金的大字在晨曦的映照下,依然锃亮。
    门口不远处伏身的男子,眼见是没了气息。
    于是打开对讲机让所里的人开始打电话请求支援,总不好让这副惨状留在大街上。
    没一会儿,就见警车跟救护车一起到了地方,立马有人拉起了警戒线。
    人来的快,走的也快。
    就剩下两个扫大街的,骂骂咧咧的打水洗路。
    这种事儿,虽说官方信息总是滞后。
    可人民群众的联想能力总是十分丰富的,在证券大楼跳楼,除了炒股赔了,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说不得还是借了一屁股钱赔的那种。
    等到罗晓倩早上坐进办公室的时候,隔了一个区的消息都已经散播到联社总部了。
    至于消息来源就算了,不可考。
    罗晓倩手里握着搪瓷缸子,听着赵萌萌女士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
    小常同志拖着地也竖着耳朵听。
    结果今天的地拖的特别干净,杨科长进了门还赞叹了句:“今儿卫生搞的不错,不过平日里也不用这么费劲儿。过年按这标准还差不多。”
    小常点点头,耳朵尖儿微微有点红。
    半上午的时候,手头的活忙的差不多了,赵萌萌问杨科长:“领导,早上的事儿听说了吗?”
    杨科长放下报表,揉了揉眼睛,顺着问:“早上啥事儿?”
    赵萌萌指手画脚:“就厂区那边证券大楼啊!一早就有个人跳楼,你不知道?”
    杨科长抬眼看看她:“都是些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这有啥大惊小怪的。”
    赵萌萌不信:“就在你家附近你都没听说?”
    杨科长俩手一摊:“你也说了是附近,我一早上骑着车子就来单位了,谁没事儿往那儿拐啊。”
    罗晓倩想笑,每次天儿都是这么聊死的。
    杨科长一向是免疫各种小道消息。
    估计萌萌是想着,这回家门口的事儿杨科长总是有点风声,结果还一样。
    杨科长慢悠悠的样子,让赵萌萌急的要上火。
    还没开口,就有人敲门。
    杨科长端起杯子呷口水,喊道:“进吧。”
    结果进来的居然是财务科的出纳孙大姐。
    要说联社大楼里,除了领导杨科长最怕见谁,那就是孙大姐。
    按杨科长的话,这孙大姐纯粹是进错行了,要是在旧社会,孙大姐在天桥上说相声,能挤兑死一堆同行。
    一见孙大姐进门,杨科长端着杯子就出门了,还客气的说道:“我去找主任说点儿事儿。”
    孙大姐“啧啧”两声,嘴下留情。
    对着俩个孩子妈吐槽:“你们杨科长,真是太腼腆了。每回我来串个门,他就抬屁股走人,说两句话是能割他的肉咋地。”
    这话在座的三位都不好接。光笑,不吭声。
    孙大姐拉个椅子坐在罗晓倩旁边:“你问问你家志强,跳楼的事儿是不是真的?”
    罗晓倩小嘴微张:“这会儿打电话问这?”
    孙大姐一巴掌拍她后背上:“你咋那么实诚,这又不是捡钱,非得赶趟。晚上回家问下就行啦。”
    罗晓倩点点头:“那行,估计也不是啥保密的事儿。”
    孙大姐今天久违的只呆了二十分钟,最后还是刨根问底到小常同志脸色微红才走。
    孙大姐一走,小常同志就看到办公室的两位大姐,目光一致的看向自己。
    赵萌萌惊奇道:“所以,你都有对象了?”
    还不到二十呢,对象都找好了,也不知道哪路神仙下手这么快。
    小常诚实的点点头,红着脸回道:“老家定的亲,说好了这边安定住了就结婚。”
    “哦······”两个怪姐姐异口同声,试图刨根问底。
    还好杨科长端着空杯子进来解救了小同志。
    罗晓倩看了看表,跟科长打声招呼,拉着赵萌萌就下班了。
    感谢组织,还有哺乳假呢。
    两个准妈妈精神抖擞的往家走,说着孩子的各项趣事。对罗晓倩来说,想孩子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想着家里的饭菜,马大姨的家常饭真不是一般的馋人。
    小姐俩车子骑到到家属院门口,要分开的时候,赵萌萌迟疑的问道:“我可能等不到过年就要换单位了,你这边咋说的?”
    罗晓倩叹口气,不知道咋回答,公公给出来的几个地方,她都有点迟疑。
    于是耸耸肩:“到会儿再说吧,你说好去哪儿了?”
    赵萌萌看着门口进出的人,把罗晓倩拉到一边:“我爸让去区直单位上班,弄到了财政局,说是转业对口。”
    啥对口不对口的,都是理由。
    又不是科研院所,都是正经中专毕业,有啥学不会的。
    不过能进老城区财政局,可见老赵同志也是使出了全身解数了。
    不然一个退休的老干部,谁买的你帐啊。
    罗晓倩有种逼迫感,骑着车子心里盘算,既然早晚要走,还是赶早不赶晚吧。
    瘸子里面挑将军,不行今儿晚上就定下来。
    不过这样一来,杨科长就被动了。
    这种调动单位的事儿,不等到尘埃落定,谁也不会跟原单位吭声。
    反正有牛明辉珠玉在前,调着调着,杨科长应该也习惯了。
    想到这里,罗晓倩使劲儿蹬了两下自行车,像是把烦心事儿甩掉了一样。
    到家抱起了可爱的笑笑小朋友,在院子里逗她说话:“笑笑,你说妈妈是去乡镇还是去区直好呢?”
    公公王建国顺口又给加了个选项:“还有储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