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六所三人组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     
    北汽制造厂,食堂门口。
    今天上午,大家都听到了广播,今儿中午有猪肉吃。
    这些猪肉是因为陈国华拿出来的技术资料,然后京城钢铁厂感激他的突出贡献,然后奖励给北汽制造厂的。
    此番是解释清楚了大肥猪的缘由,也说明了情况,这些大肥猪已经被上面审批过了,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对于这个意外的猪肉,全厂都沸腾了。
    将近八千多名工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想着早点过来,早点分肉吃。
    算上下水之类的话,所有的猪肉已经超过了五百斤。
    如此多的重量,面对八千人的规模,似乎每个人真的能够分到一块肉呢。
    但是,很快,排队打肉的队伍里,不少人就发现了端倪,当即大声喝道:
    “喂,你们食堂怎么搞的?为什么他们能打这么多的肉?”
    被指着的马云禄,臊得满脸通红。
    大庭广众之下,被这么多工人同志盯着看,当然不好受啊。
    队伍里,陈国华站了出来:
    “这位同志,我是陈国华,你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公平,因为他是配件研究车间的科研人员,你可以看看这上面的字.”
    他指了指食堂窗口那边的贴着的纸,道:
    “这是针对我们科研人员的窗口,因为这次京城钢铁厂送来了三头大肥猪,其中两头是给到全厂的,剩下一头是给我们科研人员的”
    “如果伱们下次想要在这个窗口排队,那么你们需要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因为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我们科研所会陆续招人.”
    这话一出,整个食堂都沸腾了。
    不少人没听到,但都往前拥挤着,想要上前看是什么情况。
    陈国华的声音也不是非常大,加上食堂也吵闹,但架不住围观的众人一起惊呼起来啊。
    等他说完之后,大家都纷纷询问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从去年开始,准确来说,从配件研究小组成立之后,北汽制造厂就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罢了,陈国华领导的两个研发车间就发了好几次肉了。
    每次发肉的时候,全厂工人可盯着呢。
    不少人都很想进纤维科研所或者配件研究小组,但都被拒绝了。
    七八级工人这些同志,本来就人少,何况他们都是各个车间的宝贝,车间主任们怎么可能让他们去陈国华那边呢?
    并且七八级工人的工资,相对高一些,偶尔也能搞来酒肉之类的尝一尝,倒不是很瞧得上陈国华这边的待遇。
    但对于很多低级别工人,甚至是部分刚入厂没多久的学徒。
    如果他们能进入陈国华所在的科研所,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此时,人群中的邓韵秋、刘玉蓉等宣传科职员,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是羡慕不已。
    邓韵秋更是再一次后悔了。
    每次都看着华居佐、李寿同、钱振鹏他们吃肉,甚至听说上个月他们完成了磁芯板任务之后,集体来了一次涨薪。
    涨薪水这件事,绝对刺激到了邓韵秋的敏感神经。
    然而不管如何,当初她已经作出了选择,后来她上赶着想要回去,人家陈国华也不要她了。
    没办法,她现在也只能咬着牙,自己吞掉这个当初的恶果。
    马云禄端着满满一饭盒的肉,跑去找他媳妇了。
    房若欣最近的肚子已经有些明显了,加上现在是夏天,那就更明显了。
    看到马云禄凑过来,房若欣露出了微笑,但她身旁那些财务科的同事们,却笑着打趣了起来。
    食堂这件事,对陈国华来说,只是一个小事件罢了。
    工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不过下次陈国华就不想再这么干了。
    还是让食堂把做好的肉端来十一号仓库,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类似的事儿。
    毕竟这一次还算好,但下一次真有人不长眼,非要较真或者去上面举报呢?
    那不是闹心嘛!
    今天的他,忙碌了一天,加上下午的训练,他更是累的不轻。
    由于差不多快七月份了,距离京城运动会就只剩下二十来天了,因此按照小李的说法,那就是要加大训练量,来一个最后的冲刺。
    也因此他的训练时间都被拉长了半个小时。
    等训练结束之后,整个人都差点累趴下了。
    都说运动需要适量,否则对身体不友好。
    又说运动对身体好,看那些运动员,哪个不是身材好,身体健壮的?
    但,当运动面前加了两个字:竞技!
    那么就另外的说法了。
    所以,陈国华参加这个竞技运动,短时间来说,对他身体还算友好。
    可时间一旦拉长,那就不是那么好说了。
    也因此,在最近这段时间,陈国华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了不少营养。
    还好当初他在空间里存储了不少肉食,否则的话,现在还得自己烹饪。
    那真是麻烦!
    下午,夕阳西下,陈国华坐上车,直接就躺着睡着了。
    开车的是叶茂昌,他对老叶的开车技术非常信任,所以昨天就指定了让老叶来给他开车。
    昨天在工业部那边的时候,吕进雄就提了一下关于配车的事儿。
    下午回到北汽制造厂,段云平马上就落实了这件事。
    在一家汽车工厂,最不缺的就是汽车了。
    直接安排了一辆军用越野车,嗯,是计划外的越野车。
    原本,陈国华死活不接受这样的汽车,毕竟老段和老薛他们的汽车,也是老破小的吉普车。
    而他却是最新的军用越野车,这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啊!
    即便这辆军用越野车是‘公用汽车’,在北汽制造厂,到了一定级别的领导,都可以申请使用。
    但,这辆车基本上已经定死了,就是给陈国华的配车。
    只不过它是挂靠在北汽制造厂下面,由保卫科管理,仅此而已。
    对外是这么说的,实际上却不是。
    反正也没人会说什么,可饶是如此,陈国华也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
    于是,到了最后,段云平和薛亚军两人都更新了一辆汽车。
    北汽这边还有几辆是计划外的越野车,只需要跟上面写个申请,基本上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其实到了这里,陈国华也是不同意的,但段云平他们也说了,他本身就是天才,又给北汽制造厂带来了那么多的荣誉,功劳很高。
    如果这样的天才都没资格享受配车的话,那就没人能有资格了。
    傍晚,军用越野车出现在翠花胡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其实今天早晨的时候,就有人发现了,只不过,大家都赶着上班,所以没有深究。
    但现在嘛,不少老大爷大妈们,还有那些玩耍的小屁孩,一个个都发现了。
    叶茂昌也是死脑筋,看到后排座位上睡得正香的陈国华,就熄火了,也没有去叫醒后者。
    直到陈小敏壮着胆子走过来,“请问您是叶大叔么?”
    她是见过叶茂昌几次的,只不过现在叶茂昌坐在车里发呆,所以不确定。
    “咦,你认识我啊?”叶茂昌发现有人敲车门,打开门之后,发现是一个小不点。
    顿时好奇不已。
    “呀,您真是叶大叔啊,我大哥回来了么?”
    一句大叔,直接让叶茂昌差点破防,他也只是二十岁出头而已,算起来跟陈国华是半个同龄人。
    但也不至于成了大叔吧?
    自己有那么老么?
    就在这个时候,后排的陈国华已经醒了过来。
    刚下车,他妹妹就已经扑了上来。
    “大哥,你的自行车呢?”
    自行车?
    “我不是放在家里了么?那么没看到吗?”
    陈国华刚说完,顿时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刚睡醒,意识还不太清醒呢。
    前天和昨天他都是被送回家的,根本就没有骑过自行车。
    那辆二八大杠此时还在厂里面的自行车棚里放着呢,根本就不在家。
    恰巧这个时候,他身后出现了他七姐和他父亲两人。
    父女俩看到陈国华站在一辆部队汽车旁边,而且还有一个身穿军装的叶茂昌,顿时有些惊讶。
    还以为叶茂昌是领导的警卫员呢,便客套了几句。
    老叶是被叮嘱过的,所以他没说什么,只说是送陈所长回来,然后就上车踩油门,直接开车离开了。
    作为一辆‘公用’越野车,目前是叶茂昌在驾驶,但实际使用者却是陈国华。
    可又被陈国华叮嘱了,不好停在家里,所以只能是叶茂昌开回北汽制造厂咯。
    第二天他自己再早一点上班,然后取车来翠花胡同接陈国华回北汽了。
    等叶茂昌离开之后,陈梨花拍了一下她弟弟的肩膀,道:
    “弟弟你可以啊,最近这几天都是车接车送的,看来高升指日可待啊”
    “本来我还以为我去了粮食局,肯定混得比你好,没想到你已经一步登天了呀”
    昨天清晨她刚回来,今天就去粮食局报到了。
    看情况她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顺顺利利地入职了。
    就是昨天吐槽火车晚点的事儿,让陈国华更加抗拒出差了。
    “哪有啊,七姐,我这就是碰巧了.”
    陈国华谦虚着,但还是不忘把猪肉从自己的斜挎包里给拿了出来。
    “爹,七姐,小敏,这是我们厂奖励给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他借着京城钢铁厂送来的三头大肥猪这件事儿,简单说了一下情况,他手里的猪肉,其实拢共就是五斤罢了,也不多。
    多了,当然会惹眼啊,就不好忽悠了。
    关于这三头大肥猪的事儿,昨天晚上的时候,胡萍姑就已经说过了。
    大嫂胡萍姑是在街道办上班的,这地方就突出一个消息灵通。
    何况,前天汪兆惠他们这些钢铁厂的人,拢共十一辆汽车的车队,全部从长安街经过,谁看不到啊?
    路人没关注那些钢铁材料,但绝对注意到了那三头大肥猪。
    在粮食份额和猪肉份额下调的情况下,本来就缺衣少食了,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更关注大卡车上的三头大肥猪了。
    经过前天和昨天的发酵,全京城的大妈大爷们都知道了,三头大肥猪,就在北汽制造厂。
    因此,陈国华提的这些事儿,陈恭禄和陈梨花父女俩都很清楚。
    不由也是感到十分高兴,陈小敏更是直接欢呼了起来。
    家里,陈小月、于沫离她们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全都欢呼了起来。
    有肉吃的日子,真的是太好了。
    这不,晚上吃饭的时候,就连胡萍姑也再次感慨,国华能力很强,北汽制造厂他们也是够大方。
    家里的饭菜也够吃,跟五月份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或许是因为陈国华隔三差五地带一些腊肉、大米等奖励回来,所以陈恭禄他们都没有察觉到什么。
    事实上,平摊到每一天的饭量,确实是很难察觉得到的。
    加上陈小月她们三小只也足够谨慎,每次做饭都这样。
    她们仨这边做主食,胡萍姑她们这边就炒菜什么的。
    或者更多时候,都是陈小月她们仨就把饭菜给准备好了。
    到了后面,家里买回来的粮食,全都放在一进一跨小院这边了。
    陈恭禄不太管这些事儿,云婉裳的话,本身就有钱,对这些小事儿,就更加不太在意了。
    反倒是胡萍姑,偶尔还会注意一下。
    只不过,陈小月她们仨对陈援朝也不错,并没有什么偏心或偷吃的举动。
    所以家里的气氛一直都挺和谐的。
    要不然,家里早就出事儿了。
    当然了这或许就是因为陈小月她们更懂事一些,更敏感一些吧。
    饭后,陈国华回到小院这边,陪于沫离一起复习功课。
    三小只自己回她们房间去学习了,很主动地不当这个电灯泡。
    很快就要七月份了,她也要参加高考了。
    之前六月模拟考试的失利,于沫离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陪着美少女学习了一个半小时,陈国华这才开始洗漱,然后睡觉。
    一天,又过去了。
    清晨醒来之后,陈国华又满血状态了。
    吃过早餐,他并没有立马出门,而是等陈恭禄他们都离开之后,这才慢悠悠地离开家里。
    果然,巷子里那辆军绿色越野车已经停在那边等着了。
    “陈所长,早啊。”
    “老叶你又来这么早,我爹他们都看到你了吧?”
    “怎么可能啊?我都是趴在方向盘上面的.”
    陈国华瞬间无语,这特喵的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现实版嘛?
    好家伙,老叶你是怎么做到如此优秀的呢?
    算了,他喜欢就好!
    心累的陈国华,懒得吐槽这件事,让老叶开车,他则是坐在后面想事儿。
    等差不多到北汽制造厂的时候,他忽然对驾驶位的老叶道:
    “老叶,你明天能不能早点来接我?”
    “没问题啊,你要几点?”
    “七点半吧!”
    “好嘞,收到!”
    或许早一点出门,就不会被老陈他们发现了吧?
    反正是能晚一天让他们知道这件事,就晚一点吧。
    虽说陈国华这么做,也有一点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主要还是为了照顾老陈的面子。
    人家老陈打了一辈子仗,都没能混上一个配车的身份。
    陈国华才十八岁,就已经混上了,虽说他的职位还没到这样的级别,但功劳绝对是够了。
    配件研究车间,办公室内,正在敲打着打字机的陈国华,被门口的敲门声给惊醒了。
    一大早,他处理好所有事儿之后,就回办公室写论文了。
    毕竟夏培肃教授早就让他写那篇关于晶体管计算机概论的论文了,他拖延了这么久,也该交作业了。
    所以半上午都没人来打扰他,这会儿‘文思泉涌’呢。
    得,被打断了。
    “陈所长,李哥过来通知说,是段书记让您过去一趟。”
    “好的,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陈国华起身出门去了,这儿是他的办公室,又在配件研究车间内,没人会来这儿偷论文。
    高福并没有跟着出去,而是回自己工位干自己的设计工作去了。
    一把手办公室里面,陈国华到的时候,就看到了杨丽清和其他几位陌生的领导。
    “领导,您找我?”
    冲杨丽清微微点点头,陈国华看向段云平说道。
    后者直接给他介绍了一下杨丽清旁边的几位军装领导。
    那是来自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的主任魏祖业和副主任李秉成,以及工程师蒋汉文。
    他们三人来这儿,主要是因为陈国华之前拿出来的第109型号碳纤维材料。
    众所周知,第六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航空工业使用的国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生产和检验方法。
    另外,研究我国气候条件对航空材料质量的影响及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
    而陈国华拿出来的109号碳纤维,完完全全就是最适合航空工业使用的非金属材料。
    不仅仅只是它质量轻、硬度强等特点,更是因为它的耐高温等性能。
    这事儿还是杨丽清她所在的107工厂,本身就跟六所有合作关系。
    而107工厂也已经可以自行生产109号碳纤维了,所以刚巧就被六所知道这种新型材料。
    其实,按理来说,之前伍先生也来过北汽,知道这一款109号碳纤维。
    但被陈国华忽悠了,因为陈国华说了,现在的109号碳纤维,其实还不能够用在航空飞机上面。
    伍先生当然相信陈国华的话啊,毕竟后者是专家嘛。
    可现如今,蒋汉文这位第六研究所工程师,经过各项检查之后,确认了109号碳纤维的惊人性能,马上就汇报给了魏祖业和李秉成两人。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会面。
    简单介绍过后,魏祖业都没有寒暄,直入主题,询问陈国华这样的材料是否还可以继续改进?
    “魏主任,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纤维科研所已经在全力改进了,每周都可以进行一次试验.”
    陈国华点点头,碳纤维这东西,可以说有很多种,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的碳纤维材料。
    就目前而言,堪比普通钢的碳纤维,其实就是中低端的碳纤维。
    如果非要用在航空飞机上面,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听到陈国华的话,魏祖业、李秉成和蒋汉文三人顿时两眼放光。
    他们马上表示能否去纤维科研所参观一下,这当然是没有问题了。
    于是,众人直接离开了办公室,直奔纤维科研所。
    到地方之后,魏祖业他们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设备等都十分不错,规划得非常好。
    就是有一点让魏祖业三人很想吐槽:居然有人一边看资料一边实验,简直了!
    “陈国华同志,你们这研究所有多少位大学生啊?”
    “总共十三名大学生,剩下的都是中专或是高中生,其中还有两位是初中毕业生”
    那两名初中毕业生的技术是非常不错的,之前是从其他单位转过来的。
    听到陈国华的话,魏祖业三人直接惊呼了起来:怎么可能?
    拢共也才十三名大学生罢了,算上陈国华,也就是十四个大学生。
    怎么可能会如此短时间内就研制出了碳纤维呢?
    魏祖业他们三人几乎下意识地把陈国华给撇开了。
    毕竟他们也知道陈国华是领导,虽然是很年轻的领导,但也没有想过他懂那么多。
    所以魏祖业他们都以为是裴益民、齐北、顾崇杰他们这十三位大学生把碳纤维给研发出来的。
    “呵呵,魏主任,这就是我们纤维科研所了,不大,但没有什么不可能,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拿出来更好的碳纤维材料”
    陈国华笑了笑,坦言道。
    此话一出,让魏祖业他们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作为一五计划当中,北方援助建设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项目之一,六所可是专门为航空材料而生的。
    结果,人家一个造汽车的,却研发出来了他们想要的航空材料。
    这打击,不得不说,有点大。
    早些年的航空材料是镁合金,到了四五十年代的时候,不锈钢成为了航空结构材料。
    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钛合金材料。
    然而内地却是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陆续使用钛合金材料作为航空紧固件的。
    在一九五二年之后,太钢等钢铁厂陆续炼制出了不锈钢,结束了内地不能生产不锈钢的历史。
    众所周知,不锈钢的拉伸强度一般都是在400到2000左右,弹性模量则是在190-200之间。
    而109号碳纤维材料,它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是4700和230,远超不锈钢这种材料。
    加上它质量轻、耐高温等特点,绝对是非常非常好的航空工业材料,没有之一。
    现在,魏祖业他们已经参观过纤维科研所,知道他们的研发情况。
    然而对比六所那边,却是应验了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要知道,在五七年十月份的时候,整个六所的职工已经达到了七百四十二人。
    其中工程师有三十二人,技术员两百二十四人,助理技术员一百六十三人。
    如此庞大的研发团队,对比仅仅只有十三名大学生和三十名中专生和技术工人的纤维科研所,六所真的是羞愧惨了。
    因此,现在听到陈国华刚才那句话,魏祖业他们三人的心情,那是相当复杂。
    收拾了一下心情,魏祖业表示,可以跟北汽制造厂这边进行合作,就专门研发这碳纤维。
    “好啊,没问题,热烈欢迎。”
    陈国华当然很开心啊,他才不介意什么分享成果之类的。
    只要是他主导的项目,那就没问题了。
    如果是对方主导,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协调啊?
    他那么快就答应下来,自然是因为六所家研究所,目前还不是国防部下属单位。
    更重要的是,对方目前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的,算是自家人。
    见陈国华这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魏祖业三人错愕了一下,旋即大喜。
    “好好好,不愧是我们的天才,那这样,陈国华同志,您尽快让他们都搬去西郊冷泉村那边”
    听到魏祖业的话,陈国华的笑容瞬间凝固了,“魏主任,您刚才说的意思是,让你们六所主导这次纤维的研究?”
    好家伙,你们六所的算盘,打得挺六啊。
    想屁吃呢!
    段云平的脸色也黑了下来,原本还以为魏祖业他们是客人呢,没想到是恶客啊。
    “魏主任,你这么干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太地道了?”
    旁边的杨丽清苦笑连连,她这才发现老魏这家伙是挺会挖坑的啊。
    说什么合作,还不都是看上了人家的研发团队嘛?
    而且看上就看上嘛,居然不挖主要的大功臣陈国华,反而去挖裴益民他们这些人?
    真是本末倒置!
    话说回来,也就是魏祖业他们不了解陈国华在碳纤维项目当中的付出,所以有这样的误会,倒也十分正常。
    “不是,老段,刚才陈国华同志可是已经答应了啊”
    魏祖业顿时有些耍无赖地说道。
    他这也不算是语言陷阱,只能说是耍滑头、抖机灵罢了。
    上不得台面!
    没等段云平开口,陈国华直接冷笑着说道:
    “魏主任,您要是真的想带走他们,那您就带走他们好了,只要他们肯定答应您,那您就带走吧。”
    “当真?”
    魏祖业顿时大喜,旋即狐疑了起来。
    陈国华却不以为然地点头,再次肯定了他刚才的话。
    如果裴益民真的愿意离开,那才叫有鬼了。
    这也是一次机会,看看到底有谁想要离开的,趁早把他们踢走。
    于是,当陈国华把裴益民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过来说个事。
    接着李秉成站出来,询问裴益民、齐北他们是否愿意跟他去六所。
    李秉成还简单介绍了一下六所的待遇和科研团队的实力。
    结果,在他万分期待的眼神下,齐北他们全都摇头了。
    去什么第六研究所啊?
    哪有待在北汽制造厂的纤维科研所好啊?
    跟着陈国华吃香喝辣的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科研成果拿到手软,奖金、奖章等奖励也都很常见。
    反倒是第六研究所,听都没听说过,有什么好去的?
    京城有六百六十多万人,是一个很大的城市。
    然而很多消息却是可以很快就传遍整个京城了。
    北汽制造厂就是这样,比如之前春节的时候,每位工人都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很快就全城皆知了。
    第六研究所这个单位,也不知道是不是保密关系,但反正他们都要跑来参观了,估计实力也不咋地。
    所以没人乐意离开。
    “为什么?”
    魏祖业、李秉成和蒋汉文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就算旁边站着段云平和陈国华,也不应该全都摇头吧?
    还是杨丽清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魏主任,李主任,要不我们还是聊一聊关于109号碳纤维材料的生产供应问题吧?”
    这是给台阶下,魏祖业当然听出来了,扫了一圈,他只好同意了。
    眼下的局面,对他们不妙。
    刚才还是太冲动了一些,还是私底下再谈一谈吧。
    或者问一问杨丽清,她可能知道一些事儿。
    李秉成和蒋汉文两人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被魏祖业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接着他们就先一步退出了纤维科研所。
    陈国华见状,便让裴益民他们回去继续工作,然后跟在段云平身后离开了。
    半路上,魏祖业拉着杨丽清走在最前面,小声嘀咕了起来。
    后者这才告诉了魏祖业真相,碳纤维的研发工作都是陈国华主持的,裴益民他们都只是辅助罢了。
    “这怎么可能?他不是很忙吗?”
    魏祖业惊呼了起来,还不忘朝后面看了陈国华一眼,眼神中带着震惊和不敢置信。
    可杨丽清作为军人,当然不会说谎,特别是在这样的事情上面。
    “魏主任,不管您信不信,反正碳纤维技术是陈国华主导的,他才是这项技术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没有他的话,这碳纤维根本不可能出现.”
    “另外,我不知道西南509工厂那边是否有自行研究碳纤维技术,但我们107工厂确实试过,但截至目前也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了,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突破109型号碳纤维的技术,陈国华也给我们了,但我们却是无法做到啊.”
    听到杨丽清这么说,魏祖业更加吃惊了。
    同时心里也更倾向于赞同杨丽清的话,或许这就是事实吧。
    碳纤维这项技术,早就出现了,可至今却没人能够发现它还能有更优秀的表现。
    或许是发现了,但却没有能研制出来。
    这可能跟现在落后的生产力和技术有很大关系。
    可不管如何,要不是有陈国华,内地这边只怕没那么快拥有可用在航空工业层面的碳纤维技术。
    重新回到一把手的办公室,众人在办公室里坐着重新谈合作。
    至于刚才的那件事,魏祖业一句话就揭过去了。
    尽管如此,段云平却没有给对方好脸色。
    合作肯定是要合作的,因为第六研究所就是专门搞航空材料研发工作的,不给对方的话,上面问责起来,到时候还是要给的。
    所以,还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来一次狮子大开口。
    魏祖业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段云平,好家伙,这是真敢开口啊。
    那么多资源和进口设备,把第六研究所卖了也搞不来啊。
    “你们研究所不是还有那么多工程师和技术员么?我们”
    就在段云平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陈国华突然插嘴道:
    “段书记,我觉得工程师的话,人家魏主任肯定不会答应的”
    此话顿时让魏祖业三人的惊讶不已,同时也挺感激的:陈小子还是懂得顾全大局的。
    下一刻,陈国华直接来了一记狠的:
    “我记得六所好像有不少助理技术员,应该是去年刚大学毕业的一批,还有今年大学毕业还有一批吧?”
    “段书记,要不我们就要这些技术人才?”
    成熟的技术员,人家魏祖业他们肯定不会放人的。
    但助理技术员,或者今年即将要加入到六所的大学生们,北汽直接收割了,不是更香嘛?
    毕竟这些人来到北汽之后,马上就可以进入工作岗位或者加入十一号仓库进行培训。
    他们这些大学生都是刚毕业的一批,跟刘永芬、王宝柱他们这群大学生是同一批次的。
    所以正好可以加入进来,一起学习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这里两项技术。
    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是跟白纸差不多,学习能力也不会太差。
    而陈国华最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才,他们绝对能够帮得上忙。
    段云平闻言,立马秒懂,当即便毫不犹豫地问魏祖业他们要这些人才了。
    六所三人组,顿时有些麻瓜了。
    给,肯定会心疼坏了,毕竟六所想要发展的话,肯定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不给,好像也不行啊。
    碳纤维技术这些,他们其实可以从杨丽清的107工厂这边获得,然而技术就是一堆资料,更为重要的还是技术设备和人才啊。
    如果没有陈国华他们这边的支持,进行技术培训的话,那么六所想要搞碳纤维研发,只怕会慢很久。
    毕竟六所又不可能只是发展碳纤维这种材料,它负责的可是整个航空工业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啊,包括生产、性能和检验方法等。
    所以六所的科研任务并不简单。
    后续有了碳纤维技术团队之后,肯定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产出。
    因此,魏祖业他们现在可是左右为难。
    又不想出钱出力出人,却想着从北汽制造厂这边获得人才、技术设备等。
    可惜,人家段云平根本不给他们‘空手套白狼’的机会。
    没得办法,魏祖业他们只能灰溜溜地先回去了,商量好之后,再看看如何跟北汽这边进行合作。
    等魏祖业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看向杨丽清道:
    “杨姐,您这可真是带了饿狼上门啊,一来就要打包我的科研所,这不是让我一个人忙死嘛.”
    后者顿时陪着笑,表示她自己也没有想到魏主任他们会如此野蛮。
    同时为了表示歉意,她希望可以请陈国华喝酒。
    “杨姐,您又想灌醉我啊,不行不行,上次就喝酒这件事,我母亲把我给骂惨了呢”
    陈国华闻言,直接表示不能喝酒。
    杨丽清便马上说,不喝酒也没关系,吃饭总可以了吧?
    对此,陈国华倒没有再拒绝了,毕竟真要再拒绝的话,对方肯定误会他不原谅对方。
    选择不原谅的话,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嫌弃请客吃饭不足以平息怒火,另一种则是从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了。
    不管哪一种,陈国华都不想。
    毕竟他能看得出来,杨丽清并不是有意的,显然是无辜躺枪,也算是受害者。
    于是,当天晚上,陈国华的晚饭又有着落了。
    该说不说,军工企业的待遇,确实挺好。
    跟着一起来蹭饭的还有马云禄,陈国华并没有亏待老马,依然带着对方。
    总不能他跟杨丽清两人吃饭吧?
    多不合适啊!
    至于段云平,人家看没有参与的意思,也不缺这顿饭。
    晚上,当陈国华把马云禄送回九道湾胡同,目送后者拎着打包的饭盒进去之后,便让老叶开车离开了。
    后者也蹭了一顿饭,所以今晚这顿饭,倒是让杨丽清放了不少血。
    后者也不知道是真有钱还是真的想道歉,还是说很在乎跟陈国华的友谊,所以出了差不多十斤粮票,也不带皱眉的。
    或许军工企业都有一定的粮票报销额度?
    当时陈国华都想回去问一问老段,咱们北汽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报销制度呢?
    马云禄带着打包的食物回到院子里,周德龙、曹同贵和关大伟三人顿时嗷嗷地扑了上来。
    “老马,你小子可算回来了,有没有带好吃的回来?”
    每次都是马云禄跟着陈国华出去吃香喝辣的,周德龙三人早已嫉妒到面目全非了。
    算上房若欣,他们五人全都是从常春一汽那边出来的,所以他们五人在配件研究车间便是一个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