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吉时已到
作者:甲壳蚁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最新章节     
    云鹰缇骑的到访让水神庙的请神事宜不得不暂时中止。
    兵丁们听从刘世勤号令,上前阻隔百姓,拦出道路,好让缇骑进庙与梁渠详谈。
    庙祝领人单独安排出一个小房间,关阖大门,隔绝视线。
    阳光穿透烟雾,漫射成细密光柱。
    水神庙里的参祭者们个个伸长脖子,等两人身影消失在门后,交头接耳,一片嘈杂。
    李晓文挺直腰板,斜歪到张文虎,张文豹兄弟身旁。
    “张家主听到了吗?”
    “不聋。”
    “凡事总得开个头。”李晓恒回正身子,“淮阴府刚削成淮阴县,就出这档子事,张家主认为会是谁干的?”
    张文虎看向张文豹。
    张文豹道:“那缇骑既说淮阴县遭伏,而非苏府主遇刺,那罹难的恐不止前府主一人,只是苏府主之死最为要紧。
    且据我所知,淮阴府府内宗师足有两位,苏府主贵为其中之一,想被刺也绝非易事,对方来势汹汹。”
    武道一途来到狩虎之境,刀光动辄纵横数十丈。
    大武师如此,宗师更不必说,除非打杀发生在茫茫大漠,渺渺大泽,亦或有武圣出手,猛地跳出来一指头给摁死,否则难以在不惊动另外一人的情况下单独袭杀。
    换言之,对方袭击淮阴县,有充足把握对付两位宗师!
    如此势力……
    此时后方一名小家主插话。
    “鄙人倒曾听闻,另外一位宗师为逍遥散人,受家族供奉,不吃朝廷俸禄?是否未曾……”
    李晓恒摇头:“是听闻为逍遥散人不假,但苏府主真出事,同为宗师又如何能置身事外?有机会帮助的话,又怎么会不帮?”
    张文豹笑道:“黄家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哪有真正的逍遥散人?
    纵为武圣,不过滚滚红尘中的一人罢,功名利禄,王权富贵,不想要也会自己找上门来。
    除非当真举世无敌,或许非要那化虹之人罢,化虹而去,得脱大自在,我行我欲。”
    小家主默然。
    李晓恒侧头:“张家主?”
    张文虎道:“两京一十八省,帝都为脑,南直隶为心,敢太岁头上动土,要么失心疯,要么光脚汉,
    淮阴府上不承北庭,下不接南疆,唯一有能耐联攻两位宗师,当这失心疯,光脚汉的,除了鬼母教也没别人了吧?”
    “所见略同啊。”
    张文豹点头:“只是不知具体有多少伤亡。”
    李晓恒仰头叹息。
    “倒是好耐心,朝廷易府,原淮阴府衙班底大半需要搬迁,一路蔓延,正是情见力屈,顾此失彼之际,鬼母教突然打上一个伏击……”
    此言一出,其余几个小家主深感认同。
    “自前年之后,鬼母教始终没动静,又平白让杀了一道支脉,本以为偃旗息鼓,没想到在这等着,千里迢迢过来,隐藏自身,怕费了大功夫,说不得一早安插有接应。”
    “这样下去不行啊,光脚汉什么都不怕,鬼母教时不时来上一个突袭,淮阴府高手岂非越打越少,以后府内越来越弱?”
    “朝廷易淮阴府为平阳府,目的不正是如此?用一府之地拦住外敌,好教更多人安享太平,世家子又有军功拿,两全其美。”
    “自古以来,边疆大城多出英雄不假,可里头的寻常人又哪个好过?”
    “慎言。”
    一时间,整个参祭者队列陷入静默。
    众人能当上各家家主,少说四五十岁,境界停滞,血气不涨,早不抱有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历史英雄的想法,只想带领家族安安稳稳发展。
    “以后如何尚说不准,眼下淮阴府遭袭一事,我看暂时倒不会有什么大碍。”
    “李家主何出此言?”
    李晓恒道:“云鹰缇骑统一配有绝影马,用来传递紧急消息,可你看那缇骑说话,五月十日!
    不算今天,足留九日功夫赶路,河泊所里不知梁水郎骑的四品龙血马?时间分明宽裕得很。”
    龙王像下的老庙祝耳朵一动,上前两步。
    “李大人,既然不着急,为何要特派一名缇骑差梁大人回平阳府?”
    李晓恒哈哈一笑。
    “老庙祝,你家八岁大的小孙子学堂里挨了揍,两只眼睛让人打得肿张不开,你儿子还在外和朋友吃花酒,你怎么想?
    不说马上领自家小子回去找先生评理,以眼还眼,起码要先回家,领孙子去瞧大夫吧?”
    老庙祝恍然。
    众人低声议论。
    良久。
    庙祝老头瞥向两眼日冕,见梁渠同缇骑仍没有出来的意思。
    “刘大人,还有三刻钟,吉时就过了。”
    “不急。”刘世勤心平气和,“这不还有三刻钟吗?到时庙祝你流程快上一些,不碍事。”
    商议间,小屋大门豁然洞开。
    参祭队列为之一肃。
    “梁大人忙完此事,宜尽早回府。”
    “多谢告知。”
    言罢,缇骑告别梁渠,骑上堂中黑马,匆匆离开。
    梁渠回到席间,一众家主顿时凑上前来。
    “梁大人!”
    “梁大人淮阴县内情况如何?”
    “能否透露少许?”
    梁渠摇头:“吉时已到,劳烦庙祝先请神,淮阴县一事之后再说。”
    听闻此言,众人只能按捺心情。
    门外张望的百姓逐渐静默。
    濒临大泽,不敬水神是万万不能的。
    赞礼引三献官到献官席位前就位,三人分别为刘世勤,梁渠以及老庙祝。
    其它参祭者在祭者席上挺直腰身,神色肃穆。
    梁渠眼观鼻鼻观心。
    祭引环顾一圈,上前一步。
    “有司谨具,请行事。”
    司献高亢之声响彻神庙。
    “迎神!”
    大椎捶击巨鼓,鼓乐声冲天而起,越来越见沉雄。
    庙外人头止静,丝毫不乱。
    “鞠躬~”
    “拜~兴~”
    “拜~兴~”
    “平~”。
    参祭者皆行两拜之礼。
    庙外万人齐齐下拜。
    肃穆氛围弥漫。
    梁渠亦趋亦步。
    没有事先彩排,但经历过几次祭祀,上面祭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倒也没有差错。
    拜完,开始“奠币”。
    初献官刘世勤站出,来到奠席前,拜上三拜,共上三次香。
    司祭捧币,授予刘世勤,刘世勤再奠币于神位前。
    梁渠看不懂这一步的意义,直到赞礼唱“行初献礼”,知道重点来了,集中起精神观摩。
    赞引引出刘世勤到洗爵位前,刘世勤搢笏,在司洗帮助下洗爵、擦拭爵,又把洗好的爵授予司献。
    所谓爵,就是一个酒杯。
    “诣水烈公神位前”。
    刘世勤来到神位前。
    旁边的司献进香,刘世勤上香,再将香奠于香炉。
    司献斟满酒爵,进爵,刘世勤接过,祭酒于地,奠于祭台。
    “读祝!”
    神像下方,读祝官面向神主位,跪于读祝席上,诵读祝文。
    梁渠竖起耳朵,大抵是讲述一遍白猿所作所为,救民水火,故今日百姓愿请入神庙,日夜供奉,以求神明庇佑,风调雨顺。
    懂了。
    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
    到二献官,祭引来领梁渠。
    梁渠从参祭者队伍中跟随出来,同刘世勤的所作所为一样,上香,祭酒,只不过没有读祝一段。
    其后是老庙祝,也是来上两次。
    三轮过后,整个香炉里密密麻麻插满了长香。
    淡淡白雾弥漫,笼罩住龙王,缥缈中看不清样貌。
    如此三献,即为三请。
    事毕。
    鼓乐冲天。
    总共八位壮汉,肩挑白猿神像,徐徐入场。
    恰在此时,泽鼎之中跳出一条信息,惊得梁渠险些跳脚。
    【初入淮江,万民虔诚,河流眷顾度+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