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雨势渐微
作者:一念长乐   林杞之下最新章节     
    谢韵华轻抚谢蓝玉的头发,安慰道:“你只需安心留在家中,等为父征战归来。”
    说完,他抬头望向林子墨,以庄重的口吻郑重嘱托道:“我不在此期间,家中一切事务皆托付于你,你必须严加守护,确保无虞。”
    林子墨恭敬颔首,应声道:“父亲请放心,小婿定不负所托。”
    随后,谢蓝玉、林子墨及安惠公主三人一直陪伴谢韵华至城门口,目送他率领城外三军,浩浩荡荡地启程前往南益。
    远天与大地相接,将士们的队伍气势磅礴,犹如滚滚向前的黑色巨浪,汹涌澎湃。
    自谢韵华领兵出征之后,陇西王府内依然维持着往日的宁静与秩序。
    这日,太后懿旨,要谢蓝玉和端王的凡侧妃,一起去寺庙为小皇帝祈福,小皇帝最近因战时心神不宁,钦天监算出谢蓝玉和端王的凡侧妃的八字,最是合适,因而派她两去。
    于公于私,谢蓝玉都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很是痛快答应了。
    谢蓝玉与凡侧妃,在前往寺庙祈福的那日碰面。
    那寺庙,位于距离京城数十里之遥的深山之中,因地处僻静、与世隔绝而声名远播。
    为确保此次行程的顺利,凡侧妃进行了详尽的准备,她几乎动员了自己在京城的全部宫人随行,似乎对此行抱有深重的期许,仿佛此行将一去不复返。
    谢蓝玉见状,微微一笑,以稳重的口吻道:“我们这是要去斋堂拜佛,修心养性,凡侧妃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凡侧妃闻言,解释道:“还望郡主恕罪,妾身近来身体不适,这一路上有她们陪着,才能安心。”
    谢蓝玉听后,便不再多言。
    同时,林子墨亦安排了随行的护卫,部分留在家中,以保障安惠长公主的安全。
    这些护卫皆由他亲自挑选,除却亲信之外,余者皆具备不俗的武艺。
    届时,林子墨将亲自护送谢蓝玉前往寺院。
    然而,在那日,谢蓝玉与凡侧妃各自乘坐马车,林子墨则骑马上前,率众出城。
    一行人行进了大约十余里后,林子墨军营中熟悉的亲兵突然从后方疾驰而至,面带凝重之色。
    亲兵翻身下马,疾步走向林子墨,神情严肃地禀报道:“王爷,事态紧急,发生变故了。”
    林子墨听后,面色虽未有大变,却也让亲兵细述究竟发生了何事。
    那名亲兵禀报道:“今日,突然有一批黑衣死士从不明之处涌现,直接冲击我北大营。”
    尽管北大营的士兵训练有素、防卫严密,只要这批死士未构成大规模攻击,理应不会导致过大的损害,然而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京城之中,但凡对军防有所了解的人士皆知,北大营作为林家的精锐部队,其实力强大、防守坚固。
    谁会愚蠢至极,主动挑衅这样的强大势力,无异于自寻死路。
    黑衣死士的出现,显然对方是有备而来,意图动摇大营军心。在此情形之下,林子墨急需即刻返回营地进行查看。
    同时,正在马车中的谢蓝玉也知道了此事,不待林子墨下令,便从车窗探出半个身子,沉稳地表示:“子墨,你快去查看那里的情况吧,这里没事的。”
    在她看来,林子墨军营之事,无疑是最为紧要之事。
    然而,当前情况是,林子墨已经率领队伍出城,若此时折返,既会耗费很长的时间,也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因此,谢蓝玉决定采纳林子墨的建议,众人暂且在此地等待。林子墨将先行前往北大营处理相关事宜,倘若一切顺利,预计一两个时辰后便会归来。
    他们所前往的寺院距离此地尚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即便是凡侧妃与人合谋有所布置,也应当是在目的地附近采取行动,而非在离京城如此近的地方贸然发难。
    否则,城中随时能够调配人力进行支援,她们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林子墨深思熟虑后,将身边的亲信随从全部交付给了谢蓝玉,命令所有护卫原地待命。他仅带领数人,一行人马疾驰前往南军大营。
    然而,天意似乎并不眷顾今日的出行。林子墨一行人尚未行远,天空便逐渐昏暗下来,随后云层中传来两声沉闷的雷声。
    看来,即将有一场大雨降临。
    经过约莫大半个时辰的等待,豆大的雨珠开始自天际倾泻而下,哗啦啦地作响,密集而急促,瞬间将原本干燥的地表浸润得湿润。
    这场雨,下的可不小。
    至于林子墨归来的具体时间,仍无法确定。
    在此情境下,按捺不住的凡侧妃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们先行出发,待林子墨处理完军营中的事务后再追赶上来。
    而与此同时,在北大营内,大部分黑衣死士已被清除,仅留下少数活口以供后续审讯。
    在被生擒的黑衣死士企图立即服毒自尽之际,林子墨手下的人凭借丰富的经验,果断采取行动,掰开其嘴部,成功将藏于口中的毒药取出。
    随后,林子墨返回营地,迅速展开军营整顿工作,将所有黑衣死士送入军牢之中。
    他亲自进入昏暗的军牢,下令对黑衣死士实施严厉的刑罚,一时间,军牢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息。
    部分黑衣死士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以咬舌自尽的方式终结生命。
    林子墨下令士兵揭开他们的黑衣,观察到死士身上某些部位因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而磨出了茧子。
    经过林子墨身边的亲兵仔细查验后,他们面带震惊与凝重地汇报:“王爷,他们的手脚上都有老茧,与军营中的士兵没什么区别,这大概是军人的正常训练所致。”
    在军牢中耗费了些许时间,待林子墨离开时,已是两个时辰过去,临近中午时分。
    外面不知何时已是大雨滂沱,雨幕如帘,将视线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正值林子墨准备离营之际,一队快马冒雨疾驰而至,直抵军营。
    这队人马,正是林子墨往日身边所熟知的同伴。
    他们身手敏捷地跃下马背,脸上表情凝重而紧张。
    其中一人向林子墨禀报道:“王爷,龙江上突然冒出了一艘大船,趁着大雨,停在了河面上,我们要做好准备,免得来者不善。”
    林子墨微微皱眉,面色冷峻,目光直视着对方,沉声问道:“龙江上有船只,为何此刻才看见?”
    另一人面带愧色,回答道:“今日清晨雾气浓重,能见度不到五十米,这艘船应该是用来遮掩视线的,所以才没有被我们发现。这时雨下得很大,这艘船却是一动不动,生怕有什么变故。苏乔正在河边坐镇,我等先回来禀告王爷,恳求王爷调派更多人手前往增援。”
    正在交谈间,外头再度传来了马蹄声阵阵,伴随着铁蹄踏地溅起的泥水四处飞散。
    林子墨目光一沉,望向声音来源之处,身侧的侍从随即禀报道:“王爷,是苏乔回来了。”
    只见苏乔亦是浑身湿透,显然在雨中疾驰而来。
    他无暇顾及自身狼狈,迅速翻身下马,疾步走向林子墨,面色凝重地禀告道:“王爷,事态紧急,有大事发生!”
    林子墨默然不语,目光直视苏乔,示意其继续陈述。
    苏乔面容满是雨水,无暇顾及擦拭,喘息未定便急切地道:“那艘船只果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谢小姐已然遭遇了劫持!我亲眼目睹他们将谢小姐强行押上了船!”
    林子墨周身气息瞬间转变,目光仍旧锁定苏乔,沉声问道:“你确定你看到的是真的?”
    苏乔面色凝重,语气郑重其事道:“我亲眼所见,绝无虚假之处!”
    林子墨点了点头,道:“很好。”
    清早时分,他尚与谢蓝玉共处,随后前往大营时,嘱咐谢蓝玉原地等候。
    当前的气候状况,林子墨深信谢蓝玉能够自行判断,无论是继续前行还是返回王府,皆不在话下。
    然而,此刻苏乔匆匆前来禀报,称谢蓝玉再次遭遇劫持。
    面对此状,林子墨保持镇定,立即派遣人马前往城外十余里处进行查探,同时亦有人返回王府核实谢蓝玉的行踪。
    而他本人则亲自调动人手,火速赶往龙江。
    如果谢蓝玉确遭劫持,她身侧护卫随从众多,现场理应留有打斗痕迹。
    然而派出人员勘察后返回,所报情况却为现场未见谢蓝玉踪影,仅地面留有多处杂乱马蹄印。鉴于此,谢蓝玉极有可能如苏乔所述,确被掳上船只。
    此时,凡侧妃已显不耐,建议众人继续前行。遂谢蓝玉答应了,下令启程。
    在军营内,林子墨因有紧急事务需处理,故无法时刻顾及谢蓝玉,谢蓝玉亦认识到不可过分依赖他人,所以决定各自行动,以免相互牵绊。
    随后,当林子墨从苏乔处获悉谢蓝玉遭遇劫持的消息时,谢蓝玉一行在凡侧妃的催促下,已将近抵达那处所谓的深山古寺的山脚,此时正值午后时分,已过去半日。
    之后,雨势渐微,终至停歇,山间弥漫起浓郁的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