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夕阳下(求追读)
作者:火龙果大亨   不要种田要修仙最新章节     
    “小麦?那是什么?和粟米一样的粮食吗?”芸苓摘了一束麦穗下来看。
    芸苓明显对小麦这玩意没有概念,不管是村子还是道观,最常见的主食都是粟米,糯米和稻米虽然也在吃,但是种的比较少,反正庄行家里是不种这两样的,他们家的田里主要种的就是粟米。
    以庄行家的饮食习惯,无论吃什么,基本上就两种做法:蒸还有煮,很少有什么额外的处理,像是萝卜茄子什么的,最多切两刀就丢到锅里了。
    总而言之,庄行对这个时代的食物评价,用两个词汇就可以概括:粗糙,以及贫瘠。
    哪怕是玄清观里,花样也就那几个,整体的做法依然十分粗糙,但靠着食材的品质,味道尝起来倒是很不错。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庄行熟悉的食物,他都没有见到过。
    不只是小麦,像是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样农作物,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就是在前世,这庄行见惯了的老三样,也是差不多十六世纪的时候,才通过贸易从大海彼岸传过来。
    但庄行感觉海上贸易这种事情,在这个世界有可能根本是行不通的。
    因为这个世界有妖兽,大海里有怎样强大的妖兽,那根本是个谜团,如果要出海去很远的地方,很可能在途中撞上个肚子饿的大家伙,一艘船就直接沉没海底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想要生活下去的话,除了天灾人祸,还要面临一些非常困难的情况,大概也正因如此,他们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研究什么东西好吃。
    对他们来说,能填饱肚子的,就是好的,他们的标准是不难吃就行,所以在美食文化这方面基本上就是一片尚未开发过的荒漠。
    庄行在村子里弄个豆腐出来,就能让一家吃饱衣食无忧了,要是能把面粉弄出来...
    他已经在浮想联翩了,小麦如果没有石磨的话,不光是难以去壳,蒸煮出来的口感也远不如粟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麦都被先民们当成劣等粮食。
    有句古话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意思是只有山上住的野人和穷的揭不开锅的农夫,才会吃小麦蒸的饭和大豆煮的粥。
    但事实上,随着碓、碾、磨等粮食加工工具及方法的演变,当小麦被磨成面粉之后,它几乎是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风靡了整片土地,几千年的时间里,面粉作为饼、面、糕点等等主食的材料,被人们深切喜爱着。
    而此时此刻,庄行手里就掌握了这么一个让小麦发光发热的机会。
    作为第一个将小麦磨成面粉的人,他或许会被写进史书里!
    当然,这并不是他如此兴奋的原因,以后有没有人认得他,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又可以吃到他想念很久的包子馒头了!
    还有面条、油条!他老早就想煮一碗煎蛋面来吃了!
    “芸苓,我们来种小麦吧!”庄行转过头对芸苓说。
    芸苓似懂非懂地看着他,但庄行都这么说了,她觉得小麦一定是某种非常具有价值的植物。
    就算小麦种出来没有价值,庄行说要种的话,她就会去种的。
    于是两人很小心地把麦穗给收割下来,用芸苓的手绢包住。
    以庄行的经验来判断,这些小麦应该不是野种,他专门拿一株麦穗,剥开麦壳看了看,这些麦穗的出麦率还是蛮高的,而且颗粒还算饱满,大概是观里以前有某位道长尝试着种了一下,结果发现处理麦壳很麻烦,煮出来还很难吃,干脆就不管了。
    这些麦子应该是多年前留下来的麦种。
    种子很少,但种田的意义,就是让很少的种子,变得很多。
    而且芸苓还能用生机术法催动它们长的更快,庄行觉得只要有个一两年,他就能搞到很多的面粉了。
    不过...他们只能在课余时间种种田,作为白穗弟子,学习上的业务很繁忙,叩首礼过后他们就要正式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了,大概还要实操,也许不会有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麦苗。
    还是再看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在山上没空的话,就等到将来回村探亲的时候,把小麦带到村里去,教娘亲爹爹他们磨面粉。
    他满怀期待地把麦种保管起来,为了避免出现什么意外,他和芸苓分别把一半的种子包好装在身上。
    之后,他们在饭堂吃了午饭,中午的时候,白瑜他们的小摊子已经撤掉了,看样子生意很不错,他们的炒板栗大概是卖完了。
    吃过饭,两人接着又交流了一下最近习剑的心得,庄行给芸苓讲了讲小麦的作用,黄昏的时候两人一起吃了晚饭,庄行把芸苓送到屋前,也就自个儿走回去了。
    他回到屋里的时候,大春在和邻居们打球。
    天黑之前的这一小段时间,最适合用来玩耍,庄行回屋把小麦种子锁在木箱子里,也到外面和大伙一起打球。
    今天是休息日,所以一起玩球的人不少,他们按照顺序排队,谁被打落了三个球,就得换人。
    玩了一会儿,庄行抬着小板凳在屋檐下坐下。
    夕阳照斜了大桦树的影子,有一个胆子大的男孩,想要爬到那颗大桦树上面去,下面有人给他加油助威,可惜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手滑了,摔了一屁股泥巴。
    周围传来一圈哄笑声,一个孩子忽然挤进人群,倒是像猴一样,手脚灵活地爬上树干,踩在了树杈上,向下面那个摔倒的孩子做鬼脸。
    庄行看见这一幕,不由得笑了笑,倒也觉得十分有趣。
    他吹了吹晚风,站起来踮起脚尖,使劲地伸展身体,这时,他看到白天那两个卖板栗的男孩走来过来,和他打招呼。
    讲实话,庄行到今天都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只是偶尔会一起打球,有人玩,他们就聚起来,没人玩,平日里就只是点头之交。
    不过因为是庄行把球拍制造了出来,所以大多数孩子都认得他。
    但令庄行意外的是,连白瑜也跟着他们一起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