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抚剿匪患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最新章节     
    别看着皇上在朝堂龙颜大怒,但其实他已经知道这的确是晋王所为,根本没有人冒充。
    毕竟当初洛城知府在晋王失踪后,为防有人假借晋王名义作乱,故意上书晋王暴病而亡,从明面上杜绝晋王翻身的可能性,但私底下,黄太监早已使人呈上密报。
    可以说晋王非但没死,还曾跑到京城假传圣旨,将收押在诏狱里的侍卫救出。
    真是好手段啊,他就知道裴家人留着后手,晋王都贬为庶民了,竟然还能翻身,不愧是逆子,当初就应该给废后下药,让她生不出孩子来。
    皇上高坐龙椅之上,对众臣道:“密州城官粮被抢一事,属实匪夷所思,此事交由林相尽快解决,各部务必配合,彻底解决流匪之患。”
    林相又重获皇上信任,不禁心情激动,忙出班高声应是。
    下朝之后,皇上回到长乐宫,林贵妃见他面有怒色,当下小心侍候着更衣。
    而后又亲手奉上一盅乌梅汤,“陛下,喝些汤消消暑热吧。”
    “嗯,还是你这里凉快些。”皇上虽然偶尔会出宫猎艳,但说起来,他仍是喜欢林贵妃恬静的性子。
    一看到那张脸,他不觉放下满心疲惫,只想在这里躲个清静,什么流匪,什么水旱灾难,他都不想理会。
    林贵妃知他心里烦躁,便小意开解,“陛下,面带忧色,可是有烦心事?不如跟臣妾说说,心里也痛快点。”
    “是有一件事,朕想着把你扶正,立为皇后,你觉得可好?”
    林贵妃心下狂喜,但她深知立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得意忘形,反而不美,且自她入宫已经连升太多,恐怕引起群臣反对。
    遂婉拒道:“臣妾入宫时日尚浅,恐不能令后宫嫔妃信服,还请陛下三思。”
    皇上摸了摸她的脸,“还是你好,不争不抢,对了,最近秦王可有进宫?”
    “他一向谨小慎微,无旨哪敢进宫啊。”前朝后廷,那可是两个不同的区域,成年的王爷无旨哪能进来。
    “胆子太小可不行,还是要多多历练才是,”皇上想了想道:“如今匪患猖獗,便让他督办吧。”
    林贵妃一脸担忧,“他自小不曾习武,刀剑无眼,怕是……”
    “无妨,又不让他打打杀杀,冲锋陷阵的事自然有别人干,回头给他多安排些侍卫便是。”
    林贵妃笑笑,“一切依陛下做主。”
    皇上在林贵妃的小意奉承下,心里获得巨大满足,这是以前在裴后那里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裴后总是规劝他不要奢靡,不要懈怠,听得皇上烦不胜烦。
    他心里打算着,待流匪清除以后,便将林贵妃立为继后,那秦王便是嫡子,再顺势立为太子,绝了晋王的念想。
    皇上在长乐宫用完午膳后,便乘坐龙辇回乾清宫批阅奏折,途中他问身旁的顾总管,“冷宫那边如今怎样?”
    顾总管老实回答,“回陛下,冷宫荒敝,只有一名洒扫宫人,其它人都还在宫里关着呢,半步不得出。”
    “嗯,那就好好关着,别让那些疯女人冲出来,坏了皇家颜面。”
    “是!”顾总管懂皇上的意思,他就是要让裴后在冷宫中一天天地熬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关押至死方能出宫门。
    林相最近做事很积极,表现对皇上的绝对忠诚,下朝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和户部、兵部尚书商议过后,思如泉涌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章,呈给皇上御览。
    奏章的主旨就是怎么解决流民为患,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在奏章中强调抚剿并用,尽快将流民遣回原籍,恢复生产、生活。
    不得不说,林相深知皇上的心理,写的几条建议都很对胃口。
    皇上拿起奏章来回细细地看了两遍,赞不绝口,“不错,流民还是回归原籍更为妥当些。”
    从统治者角度来说,编户的百姓更好管理,不仅方便收税,还能解决治安问题。
    皇上拿着朱笔在奏章下批道:“卿之所言,甚得朕心,命秦王前去抚剿流匪,着河北总兵协助。”
    之后奏章又发回内阁继续执行,翰林起草圣旨,各部提交相关文书,平定流匪作乱的准备工作,有序地开展着。
    ……
    当秦王接到圣旨之时,心下激动万分,这可是父皇第一次正经给他派差事,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在父皇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既然是第一件差事,皇上未必没有考核的意思,这事他必须办得漂亮,办得干脆,才能让百官信服,让皇上刮目相看,为以后顺利登基打下基础。
    他要让世人看看,到底谁才是父皇的好儿子,是那个从小锦衣玉食的晋王,还是他这个长于民间的秦王。
    宣旨的顾总管还带来了皇上口谕,允他明日进长乐宫与母妃辞别。
    秦王妃也替他高兴,还特地给顾总管赐了一份厚赏,唬得顾总管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传旨本就是咱家的份内事。”
    秦王难得露出笑模样,“今天是个好日子,公公就拿着吧。”
    顾总管笑眯眯地谢过,这才带着小太监离开,传旨太监前脚刚走,后脚秦王便命下人洒了花露。
    秦王妃不解地问道:“殿下,这有什么深意?”
    “没什么意思,”秦王捏着鼻子回道:“难道你没闻出来,那些太监们身上都有股臊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些太监净身净得太彻底,总是会漏尿,冬天穿得多还不觉得,但天热时,尿臊味混着汗味,就算身上扑了一层香粉都盖不住。
    距离他们不远的刘管事,羞愧地低下头,暗中闻了闻,好像是有味呢,不行,等会儿再去洗个澡。
    秦王妃拿着圣旨,又展开看了一遍,喜道:“一会儿,王爷跟我回趟娘家,问问我爹具体怎么办。”
    秦王虽然挺讨厌她回娘家的,但接下这么重要一桩差事,他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是得先问问林相才好。
    刘管事马上给他们备好轿子,在王府中的侍卫保护下,两口子前往内城丞相府。
    当轿子来到路口之时,便见巡检士兵拦着好些妇人,秦王不明所以,“为何这里有这么多人?”
    秦王妃一脸郁闷,“也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消息,都说我小弟长得甚美,还喜欢平民女子,每天都有些闲人堵在路口,只为一观潘安之貌。”
    “哈?”秦王想起圆润的小舅子,没看出哪里美了,“别管了,反正有人拦着。”
    夫妻两来到丞相府,林相请他们入正堂坐了,“我得了消息,皇上这是打算让殿下多多历练。”
    “还请泰山教教小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