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召见(上)
作者:陶文考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最新章节     
    刘义恭领着众臣在家中小酌之时,太极殿一侧的东殿外,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臣颤颤巍巍的在太监的搀扶下行进,却在大殿的台阶下突然停住。
    “李公公,您老实告诉我,皇上真的没有生我的气吗?”
    一旁的太监也停下了脚步,一脸恭敬的回答道。
    “萧宰相放心,陛下叫奴婢来唤您的时候气定神闲,不像是生气的样子。”
    听到此言,萧思话才略略放下了心中的不安,信步向宫殿内走去。
    此时的萧思话身体已经渐渐不行,白日里被刘寒痛斥心中更是惴惴不安。
    “臣中书令萧思话叩见陛下。”
    萧思话话音刚落就被刘寒上前一把扶起,还将他拉到了一早准备好的椅子上。
    “萧宰相为国操劳,竟已经如此憔悴。李公公,去把高丽使臣送来的人参拿过来,给萧宰相拿回去补一补身体。”
    此话一出,萧思话顿时老泪纵横。
    “陛下,您不追究臣白日在朝堂上顶撞陛下之过吗?”
    “萧宰相这是什么话,而且真要仔细追究下来,那尚书右仆射王僧达和南谯王刘义宣二人在朝会上压根就没有把朕放在眼里,要追究你朕也得先砍了他二人再说。”刘寒闻言失笑道。
    “朝堂本来就是议事的地方,倘若任由朕一人独断专行不就成一言堂了吗?况且白日科举之事朕没有与你和其他几位宰相讲,仔细说来也是朕的过失。朕让你来也是想听听你对科举的意见。”
    刘寒的推心置腹让萧思话沉默了好一会,半晌才回道。
    “陛下对臣推心置腹,臣也不好隐瞒陛下。臣心里其实是支持科举的,只是臣士族出身倘若不反对陛下回去恐怕就要被他们戳脊梁骨了。”
    “但是臣依旧以为陛下此举太过操切,如今陛下刚刚登基,应当稳定人心。而科举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大宋,但是眼下的情形恐怕会逼着一些士族……”
    “逼着一些士族什么?”刘寒冷冷的问道。
    萧思话一时噤声,不敢作答。
    刘寒心里其实已经晓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他要萧思话自己做出表态,也要靠着他这个士族的政治领袖压住士族。
    “此处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萧思话情知无法遮掩,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只怕有些士族会起了异心。”
    “那你们萧氏会有异心么?”
    刘寒依旧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此时的萧思话已经是满头大汗,只觉得眼前的这位天子像一座巨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兰陵萧氏自然会遵照陛下的旨意,只是臣年纪已大,怕是劝不动其他士族。”
    “萧宰相不老,也不可以老,朝廷的事情现在都离不开你。而且萧宰相不是还有好几个子嗣么,想必也可以一起帮着萧宰相。”刘寒突然起身,失笑说道。
    “臣的几个儿子都是顽劣之徒,成不了大器。”
    “萧宰相才高八斗,儿子怎会不是大器,若是顽劣不如送入宫中充做朕的郎中。”
    刘寒此话实际上是对萧思话做出一个私下的政治承诺,要知道宫中的郎中就是皇帝的侍卫,日夜陪伴皇帝左右,说不得哪天就可以提拔高升。
    但同样的是,这样一来他的几个儿子也成了押在刘寒一方的人质。
    言已至此,萧思话不再遮掩。
    “既然陛下态度如此坚定,臣自然尽力而为。”
    刘寒得到了他心里满意的答案,有了他这句话,科举的推行就不会出大乱子。
    正当二人说话间,李公公又走了进来,站在刘寒的耳边小声说道。
    “江夏王和刘宰相他们到了,正在殿外候着。”
    “唤他们进来吧,顺便搬几把椅子,那几位大员年纪大了,不可让人家站着议事。”
    不多时,几位朝廷重臣在李公公的带领下走到了大殿之内。
    刘寒往他们的方向望去,却看见他们各个满脸通红,身上还散发着些许酒气。一旁的李公公看见他们这副尊容,差点笑出了声。
    “请,请陛下恕罪,臣等不知陛下晚上召见,就私下喝了些酒。”
    刘寒表面严肃,其实此时心里也已经笑出了声,没想到这些平素里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朝廷大员竟然也和普通百姓一般会喝的烂醉如泥。
    “人之常情,朕岂会治诸位的罪。李公公去拿些醒酒汤来。”
    半晌,等着周遭大员全部坐定,喝完醒酒汤后,刘寒才缓缓出言道。
    “柳元景,你把昔日臧质给你写的信都给诸位看看吧。”
    柳元景心中一紧,但是沉默片刻后还是将那封信拿了出来,交到了刘义恭的手上,再到众人手中依次传阅。
    随着信件的传递,看到信件的人都是齐齐变色。
    “陛下,臣以为南谯王,臧质这等投机之辈只是一时起了贪念,但是陛下登基以后他们应该不会再敢造次。还请陛下看在手足之情的份上不要过分追究。”
    率先开口的是刘义恭,作为宗室大臣自然不想要再看到手足相残的模样,故而打起了圆场。
    “可是朕派去的典签派人告诉朕,南谯王和臧质依旧不愿放弃手中的兵权,甚至还在私自打造武器。这也叫不敢造次么。”
    此话一出,众人脸上的震惊之色已经完全压抑不住,手握兵权,还私自打造武器,这不就是在准备谋反么?
    “朕此番召集诸位前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臣请陛下准臣提携一旅之师前往荆州,逼着臧质和刘义宣二人交出兵权。”柳元景没有多想,直接起身说道。
    “糊涂,现在又没有人家南谯王的造反证据,他现在是堂堂的当朝丞相,还是平定叛乱的功臣,你这样做不是将陛下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么?”刘义恭白了柳元景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不如以议事之名,将南谯王召入宫中,然后命他交出兵权并留在朝廷中央成为彻彻底底的文官。”刘秀之起身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