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探寻(1)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两人赶到四大队的时候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从青草公社走到四大队,两人差不多走了五个多小时,也真的是又累又饿,再加上她们换上的那些衣服,狼狈的样子都不用假装了。
    两人从进了村子开始,沿途就有不少人看她们。
    因为是两个女的,倒也没人阻拦,要是俩男的,估计就有人要来盘问了。
    向暖搀扶着汪海燕,俩人一边顺着村子里唯一的一条路往里走,一边看着站在路边端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晒太阳的社员们。
    今天太阳很好,这样的天气,人们都喜欢一边吃饭一边晒太阳,晒的暖呼呼的,舒服。
    路面不宽,俩人走的也不快。
    终于,有个头上包着一块布的端着饭碗的妇女扬声哎了一声问:“你们俩是哪个?要找哪个啊?”
    两人对视一眼,向暖朝那妇女走了过去:“大娘您好,我想跟您打听一个人,她叫汪海霞,今年三十五岁,跟我妈长的差不多。”
    汪海燕这个时候就赶紧走了过来,冲那妇女笑笑道:“大姐,我是来找我妹妹的,早些年逃荒家人走散了,这些年我们全家一直在找她,昨天路过你们公社,听说这边有不少以前逃难的,就来问问。”
    汪海燕是真的有个妹妹,不过不是逃荒走散的,而是饿没了。
    这次要找借口汪海燕就用了妹妹的身份。
    这种半真半假的,一时间不容易被人察觉出来。
    周围一些听她们在说话,也都端着碗凑了过来。
    好(第四声)新鲜,再加上没事那多听点八卦都是一种娱乐。
    “我那个妹妹苦啊,逃荒的时候去挖野菜,就这么走散了,这么些年,我们全家都在打听……”
    说着说着汪海燕眼睛就红了。
    那妇人一看这人都快哭了,在心里就认定这事肯定不是假的。
    其他人闻言也都相信了她们二人的说辞,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过那场饥荒的,谁家没损失几个亲人的?
    被汪海燕这一顿诉说顿时就被勾起了那无能为力又绝望的几年,一个个的眼睛都红了。
    向暖及时止住了汪海燕的诉说,多说多错,万一露出什么马脚就完了,点到即止就行。
    汪海燕一说起那段往事,也是悲从中来,再加上有人也跟着她一起回忆了当年,一时就没收住情绪。
    被向暖一拽,汪海燕止住话头擦了擦眼泪问:“这位大姐,说了半天都耽误你们吃饭了,我在镇上打听的时候,听说你们这边有不少人都是外地逃荒来的,所以来问问看,有没有我的妹妹,都是苦命的人,我就想早点找到她,要是她日子不好过,我们也能相互帮衬。”
    汪海燕继续道:“你们别看我穿得不咋样,但我哥哥有出息,是工人,一个月四五十块工资呢,肯定能帮衬到她的。”
    那大姐抹了抹眼泪:“我们这也就三家是逃荒来的,但是没听说谁叫这个名字啊,哎,老刘,你们家祖辈都在这一块,你听说过没?”
    那个被点名的老汉摇头:“咱们四大队就没有姓汪的。”
    “这位老大哥,那有没有谁家媳妇是姓汪的啊。”
    那老汉摇头,“你们再往下个村打听打听吧。”
    这山里面的人,不喜欢用大队称呼,还是习惯用村子称呼。
    两个人点点头,向暖问:“大爷,下个村子怎么走啊?”
    “就顺着踩出来的路走,一直右拐就行。”那刘老汉道。
    两人道谢,顺着一条小土路就继续往前走了。
    汪海燕压低声音道:“看来不是这里了。”
    “先往里走走看吧。”向暖道:“来都来了。”
    走出村庄后向暖从包里拿出早上买的馒头,也没什么可挑剔了,一人啃了一个冷硬的馒头。
    馒头吃完了,下个小村子就出现了。
    有的人口比较集中的平原地区大村子能有上千户,人口能破万。
    一般一个村子也就百来户,有千把人的村子都算大村子了。
    这边是山区,居民都比较分散。
    这边一个大队大概就只有七八十户,但人口不少。
    这年代都能生,一家最少都五六口人,三口之家很少见。
    在这种山区,一个小队基本都是一个姓比较多,抱团,别人就不敢欺负了。
    两人又走过了两个小队,都没有打听到她们想打听的。
    两人也走累了,就找了一个石头坐了下来,打算歇息歇息。
    从打听的情况来看,四大队就这样的小队起码有十来个,她们想全部走完,不太可能。
    两人正坐着呢,就看到有四五个妇女扛着农具从路那头走了过来,还有说有笑的。
    这群人也看到了她们俩,立刻就不笑了,眼神还带着警惕。
    等她们经过她们身边的时候汪海燕连忙哎了好几声。
    那几个女人还是停住了。
    汪海燕换了个说辞,说他们是来投亲的,亲戚叫汪海霞:“你们这有这么个人吗?”
    为首的女人有些不耐烦地道:“我们这里都是本地人,没有外来的,你上别处打听去。”
    然后就催促着其他人走了。
    两人有些失望。
    一行人走出十来步远了,忽然有个人落后了几步,就见她蹲下来,看样子像是在扣鞋带。
    之前那妇女还催她,女子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的鞋带大部分都是一个布条上挖个扣眼缝在鞋子上,另一边订一粒口子,扣眼对上一扣就完事了。
    有的没扣子就直接用布条,一系就完事。
    那个女人蹲下的瞬间她们俩人都看出来了,这女人不是在系鞋带,而是在写字。
    她认识字。
    这让俩人立刻警觉起来,觉得这一趟应该不会白跑了。
    两人没有立刻走过去,直到那写字的女人小跑着追上队伍一个拐弯消失在二人眼前的时候她们俩才走过去。
    地上就写了两个字,牛朋。
    朋字分的很开,还少了一个木字旁,一看就是不太熟练。
    然后是一个箭头。
    两人都想不起来那个蹲下的女子具体长什么样,就记得挺年轻的,十七八出头的样子,应该是嫁人了。
    汪海燕道:“走,去看看。”
    向暖一把拉住她:“咱们就假装经过,就算发现问题也不要贸然上去。”
    汪海燕是个公安,骨子里就有惩奸除恶的暴利基因,向暖怕她等下一上头就直接上去了。
    “那你等下拉着我。”汪海燕也知道自己的脾气。
    向暖用脚将地上的字给磨了,俩人朝着箭头指引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