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眼前的不公平最难受
作者:艾良人   郑在许途最新章节     
    似乎在他们眼里,保安这份工作就是轻松到让人嫉妒的程度。他们似乎非常享受让保安也尝尝难受的滋味,好让他们知道,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在普工们高高在上的俯视中,保安们似乎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路过时会主动站起来打招呼,手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玩了,只是偶尔放在桌子上,望着水杯发呆。然而,尽管他们做出了这些改变,工资却还是一样的高,这让他们不禁感叹:“果然还是狗保安啊。”
    其实,无论是普工还是保安,我们都是在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工资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总是热衷于比较——比较薪资的高低,比较工作的难易,我们知道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大,对于这些“不公平”看得很淡,人人只是羡慕一下而已。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所有的比较都是那么的无谓,因为真正让我们痛苦的,不是那些看似不公平的现象,而是那些在我们眼前晃悠的,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
    记得小时候,每次听到父母说起“别人家的孩子”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厌烦。那时,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用别人的优点来比较我的缺点。
    长大后,我步入了社会,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场所,我总能听到关于“别人家的学生”或“别人家的同事”的赞誉。
    他们的聪明、他们的成功,似乎总是在我的耳边萦绕,让我无法释怀。
    然而,真正让我感到痛苦的,并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别人家的孩子”或“别人家的同事”。
    而是那些每天我都能看见,每天我都能感受到的,那些似乎比我过得轻松,比我过得好的人。
    他们就在我眼前,他们的轻松,他们的快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是如何的失败,我是如何的不如人。
    比如说,我曾经的同事,那些分拣包装的工人们。他们每天都在忙碌着,却拿着微薄的薪水。
    他们并没有和那些站在社会顶端的富二代、官二代过不去,也没有和那些坐在写字楼里,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精英过不去。
    他们唯一过不去的,就是那些和他们一起工作,却拿着比他们差不多薪水的保安们。
    你可能会说,保安最大的过错是让我们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到他们悠闲地看手机、听音乐,甚至坐着不动弹。
    确实,每当我们在仓库里忙得腰酸背痛头昏眼花时,或者在工位上一刻不停进行包裹打包时,他们就坐在门口或者过道边的桌子后面,抿一口茶水咀嚼一番吐一口茶渣,总是那么轻松自在。
    这种鲜明的对比,确实容易让我们心生不满。
    但在我看来,保安们更大的“过错”,却是他们每天都在我们眼前展现的那种明晃晃的轻松活法。
    这种活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忙碌与焦虑。
    每当我们在为了房车家庭、为了未来而奔波劳累时,他们似乎总是在提醒我们:看,还有另一种活法,你们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这种提醒,有时候是温柔的,有时候却是刺耳的。
    它就像是在说:“你们这些傻子,又来打工了,又来挨骂了,来挣这份窝囊废了。”
    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我的同事们,他们每天忙碌在分拣包装的工作中,他们或许没有和富二代、官二代过不去,也没有和写字楼里的年薪二十三万的精英过不去,他们甚至没有对那些高高在上、挣得太多太多钱的人产生过嫉妒和不满。
    但是,他们却唯独和那些天天照面的保安过不去。我开始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或许不愿意承认,但内心深处,我们确实在羡慕他们。
    我们羡慕他们能够有那样一种生活,不用为了薪资、为了未来而焦虑不安。我们羡慕他们能够有那样一种从容,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也能保持那份淡定与从容。
    直到我来到了康康,看到了这里的薪资倒挂现象,看到了底薪和资位的阶梯式薪资,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并不只是和保安过不去,他们过不去的,还有自己的同事。同样的工作,薪资却能差个一两千,津贴也分三六九等,薪资更是能差上三四千。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他们怎能不心生怨念?
    我开始理解,现在的薪资,对于有的人来说,虽然少,但已经是他们的极限。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虽然多,却只是他们的起点,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这种差距,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比较,开始嫉妒,开始产生不满。
    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会对那些比我过得好的人感到如此的不满和嫉妒?
    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过得比我好,还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
    我想,答案应该是后者。
    菩提祖师见孙悟空在师兄弟面前变松树显摆卖弄,当场就训斥它道:
    “ 悟空。过来!
    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甚么松树?
    这个功夫,可在人前卖弄?
    假如你见别人有,必要求他?
    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
    你若畏祸,却要传他。
    若不传他,必然加害。
    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
    训斥完以后,便要将其逐出山门去了,任由悟空苦苦哀求也不收回成命,反而令它发誓绝不吐露自己是在菩提祖师这儿学得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