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悟道
作者:梦可通神   遮天小仙凰最新章节     
    瑶池故地内,五行精气弥漫,那枚神茧在虚空中沉浮,吐纳天地之精。
    若以源来计价,这段时日,他吞吐的五行属性神源价值,最少可比拟数千万斤纯净源了,奢侈与夸张到梦幻。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后荒古时代这种纯净源都难寻的时代,便是诸圣地也要头大,伤筋动骨。
    不过,这亦是一种潜能的证明,在道宫境,所吞吐的精气,比寻常的帝子多上了太多了。
    侧面说明,其道果惊世,难以匹敌,不愧为在世仙灵。
    他与大天地交感,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妙境。
    时不时有神秘的诵经声传出,朦朦胧胧,在瑶池故地内回荡。
    像是一尊仙人临凡,在阐述大道,穷天地变化之极。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帝仙口诵瑶池古经,静心感悟那种道蕴,一字一顿,细细揣摩古经的每一个字及变化。
    “和其光,同其尘,与天同,与道合!”
    这便是西皇的路吗?小仙凰细细体会,运转西皇经道宫卷。
    他主修不死仙经,体内神曦璨璨,通体晶莹无暇,漫长岁月自封下来,生命之轮上的岁月之痕,也不过一道浅浅的划痕。
    这是上苍的标记,一岁便是一道划痕,如同树之年轮。每个生灵体内,都走生命之轮,岁月在其身上留下痕迹。
    生命之轮可称修士的根基,古人推演,若达到传说中的境界,保持生命之轮晶莹,无伤痕,无印记,始终如初生,或许有一线成仙的希望。
    小仙凰虽不能保持无伤痕,无印记,却可使这种岁月的痕迹变淡,变慢,减轻岁月的冲击。
    可以料想,他必然寿元悠长,远超凡灵,比同境界修士长寿很多,拥有更多的时间试错。
    这固然与他血脉通仙有关,也有不死仙经的作用。
    不死天皇,高高在上,相传他超越了神明,其留下的经文,穷尽了生死奥义,天然比其他经文更加接近长生,不朽。
    如果说生死,是不死仙经的真义,是精华所在。
    那么合道便是西皇经的真义,是其终极成就的体现。
    先天道胎,天然就是一枚大道种子,可始终于道相合,向大天地借来无穷伟力,镇压一切。
    这种体质,越到后期越可怕,若是成帝,简直可借来诸天万道之力,无与伦比。
    也可侧面推想,无始大帝的可怕,他肉身比圣体还要强大,神力无穷无尽,天知道可借来多少大道伟力?
    加持之下,真的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难怪那个便宜老爹的信仰身,都翻车了。
    八万年前,被无始打服在地。
    紫霞不够强大,只是她个人不够惊艳,肉身法力过于薄弱,所能借助的大道之力自然有限,非那种体质不可怕。
    真正无敌的是人,而非体质。
    而西皇经,便是这种体质的极尽演化,西皇成道前,洞悉道胎一切本源秘密,在经文中留下引子。
    若是后人足够惊艳,可以人为向道胎演化,截取大宇宙造化,获取那种合道之能。
    “不对?”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逆天了?随便一個圣体,修炼西皇经,不就是先天圣体道胎?根本不现实,忤逆了天理,打破平衡。”
    帝仙反省,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假想,是对后代惊艳者的期待。
    惊艳绝伦如狠人大帝,都需要吞噬万种体质本源,才能向混沌体演化。
    斡旋造化,无中生有,这是上苍的权柄,仙人难渡。这是一条绝路,西皇只是给了一个道标,可以籍此更加近道一些。
    但真要无中生有,去演化先天道胎,便是千难万难,需要超越西皇的才情,动辄就会化道,被大宇宙同化。
    他的心海间,像是升起了两尊神灵,永恒常在。
    一个是不死天皇,威严伟岸,诸天共尊,举世同祭,连神明都拜服在他的脚下,宏大的祭祀音络绎不绝,那种气场太宏大了,简直把诸天星宇,九天十地都踩在了脚下。
    他口诵真经,穷尽不死奥义,欲在人间得长生,争不朽。
    隐约间,可以看到一条神秘的古路,接向永恒未知处,渡过去,也许就是长生,就是不朽。
    另外一边是西皇,她被混沌笼罩,朦朦胧胧,依然看不真切,却隐约可想见,她风华绝代,神姿盖世,压盖人间不知道多少豪杰。
    更可怕的是,她仿佛于诸天万道相融,同恒沙宇宙而合,她不是一个生灵,而是道在人间的化身,是一个另类的天心印记。
    举手抬足之间,道之气息弥漫,她就是真理,就是道本身!
    她唇齿轻启,讲述合道之妙。
    隐约间可见得一个门户,上书一个道字,古往今来,一切圣贤所思所感,什么三千大道,诸天万道,仿佛都在其中。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渡过此门,便可得见真实,见到修士的终究追求,道!
    “果然,没有一位大帝,古皇是简单的,全都功参造化,曾经一道压万道,走到极尽领域,惊艳古今未来!”
    “天皇不朽,与世长存,确实在路上走的更远,但单以立意论,西皇经之合道,也不弱于天皇之不死真义。”
    “没有无敌的道,只有无敌的人,天皇无敌,不死仙经才压过西皇经半头,不是立意不如人,终究是人的差距。”
    “若有一天,有人在合道这种路上极尽升华,超越西皇,未尝会比生死奥义弱。”
    帝仙心中感叹,对两位大帝敬佩。
    两尊神灵讲道,如洪钟大吕,威严厚重,两种经义碰撞,展现了部分本源奥义。
    帝仙如痴如醉,这是大道真音,是帝经本源奥义的部分体现,唯有在最深层次的悟道中方可窥探一二。
    他的道行突飞猛进,对大道的领悟更是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有不一样的感悟,难以估量究竟到了什么层次。
    他就像一个欢快的鱼儿,遨游在道的海洋里,嗣意遨游。
    但他亦感受到了一种越来越大的压迫,不死仙经,西皇经经义虚影对峙,逼迫他做出选择。
    帝仙虽主修不死仙经,西皇经只是参考,碰撞,提升自己的大道底蕴。
    不可能在同一个境界,修两种经文,那样会有可怕的噩难发生,那种经文对立,反而遗祸自身。
    但此刻帝仙却不做选择,从两尊神灵中间走过,他想走自己的路。
    他想到荒天帝,在每一个境界都超越极限,
    又融汇万法,融合归一,开创了秘境法。
    他知晓,所谓轮海,便是荒天帝十大洞天融合归一后,急骤压缩于一点,而后炸开,伴生出阴阳二气。
    这就是轮海,在人体的腹部,是一处生命源地,孕育法力,掌握生死。
    阴阳是一种特别的概念,几乎世间的一切都可以阴阳概括。
    “天地分阴阳,这是最朴质的要素。”
    “万物生五气,五行相生相克,演化世间万象,实乃根基之元素。”
    这两句话,为昔年荒天帝创法时亲口所说,是秘境法的起源。
    帝仙仿佛觉得,他抓到了某种本质。渐渐地,他像是感悟到了秘境的那种本质。
    不再简单的唯经文是从,而是从阴阳的角度重新看待轮海秘境。
    “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静一动谓之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合!”
    随着他领悟的加深,帝仙身上的气息,越来越玄妙,越发虚无缥缈。
    “生灵就是一枚种子,秘境法就是一枚钥匙,通过修行五大神藏,开发体内的潜力之门,最终可以比肩大宇宙。”
    “这枚种子的培育,铺之以阴阳,让它发芽,会之以五行,让它生根。四极撑天地,支撑未来体内宇宙的重量。”
    “化龙九变登仙台,终究一跃,参悟天心而彻底具备演化宇宙之基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成就人体宇宙,打开潜力之门。”
    帝仙仿佛窥探到了某种真实,朦胧间,好像看到一个英资伟岸的少年,一剑斩断万古青天,岁月都为之断流。
    “他好像看了我一眼?”
    “那是荒吗,还是某种历史的烙印重现”
    那种力量太过朦胧,帝仙也难以确定,若是真正看到,可能刹那间他便会化道。根本不是他可揣摩的。
    阴阳五行,一切后天之物皆在其中,哪怕帝仙贵为仙灵,隐隐间超脱凡俗上,也不能说自己在阴阳五行之外,都被廊括其中。
    在两大仙经碰撞的压力下,参悟到点滴秘境法本质后,他心中灵思泉涌,莫名其妙,就是有一种感觉,自己可以稍微改动一点不死仙经。
    这是一种很违背常理的想法,不死仙经,为盖世生灵的终极成就,高不可攀。
    过去,帝仙不可改动一字,如同仰望太古神山,这种感觉才是正常的,符合天理。
    现在竟真的有种错觉,觉得自己可改动些许,撼动太古神山下的一片落叶。
    作为穿越者,帝仙极度骄傲,且他这样的生灵,真的很难死,就是大道之伤,也可被仙血滋养,缓缓复原。
    无非是耽误一点时间而已,并非不可接受。
    是以,他相信了自己的感觉,顺着本心而行,稍微改动了不死仙经的运行轨迹。
    “轰!”
    这个地方发生惊天巨变,只见帝仙的苦海处,神光万道,瑞彩千条,五色仙辉涌动,浪涛千万重,且伴随着阵阵电闪雷鸣,那里正在生着猛烈的海啸,浪涛冲天!
    苦海中心处,命泉喷涌,神力泉涌沸腾,且带着缕缕仙道光辉,这是受他体内仙凰真血的影响。可使得生灵更加接近长生,不朽。
    九道璀璨的彩虹高悬在上,横贯苍穹,绚烂无比,直通彼岸。
    而此刻,整个苦海秘境却发生变化,一张阴阳太极图,活灵活现,覆盖整个苦海。
    如同一条阴阳鱼,阴鱼为苦海,代表死亡,阳鱼为命泉,滋养生命之轮。阴阳交汇,互相追逐,永无停滞时。
    帝仙在这个过程中亦负伤,流血,阴阳鱼初时不平衡,没有掌握那种道义,身体险先炸裂开,但有仙血滋养,终究没有出大问题。
    这是一种特殊的变化,天刀都看了又看,刀体轻震,着实不宁静。
    这是部分改写了不死仙经的底层逻辑,为它增添了一种变化?
    让它都吃惊,细细揣摩,究竟是好是坏?
    帝仙以荒天帝开创秘境法的大势为引,撬动了不死仙经的一缕缝隙,将西皇经的少许道义融入,使自己更加近道。
    这是一种惊人的道果,非是他的改动超过天皇,本质不过是一个缝合怪,却给他的心间点亮了一盏明灯。
    为一种大方向,向前踏出了半步,将来可以籍此修行,融汇百经,万法合一,未必只是空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