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推演圣法
作者:梦可通神   遮天小仙凰最新章节     
    石山林立,寸草不生,绝壁如刀削,直上直下,山崖高耸,并在一起,如一阶阶登天之梯。
    这片地域没有一掊土,没有一根草,石山连绵,且有很多石林,一块块大石或如卧牛,或如青笋,姿态各异,堪称奇景。
    帝仙进山后,眼顾四方,这片石地给他很特别的感觉,仿若一片域外天地横亘在这里。
    一山一境界,一石一景色,像是有人以大手笔刻下了浑然天成的大道轨迹,这里的一山一石都吸引他的目光。
    进入这片山地后,他发现不少刻图在风霜雨雪的侵蚀下都已经模糊不清,仅能依稀辨认。
    可惜,大多数都不是所谓的功法,很多都是记载了一些古事,更有一些景物图,如百鸟与珍兽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帝仙知晓,这些只是一些所谓的旧事图刻,没有多少价值,快速略过。
    当来到一片石林后,他终于看到一式招法,在一块形似卧虎的大青石上,有半幅石刻,一道身影捏印而立。
    虽然是缺失的,只有一半身躯,少了半边身子,但却相当的玄奥,那种印法,很眼熟,细心琢磨后,发觉竟是半式抱山印。将其融合自己的阴阳拳法中。
    不久前,他在离火教搜刮之时,曾得到这种印法,抱山印,只是也不完整,降纬了。
    抱山印,人王印,日月印等诸多印法,流传很广,是盖世人物推演极道法门的结果。
    以人王印为例,为初代人王,修为通天彻地时,推演人皇印的结果。
    初代人王体,他极度强大,离证道只差一步,才有自信,敢推演传说中太阴人皇的法。
    只是,他终究失败了,所以最终被称为人王印,而不是人皇印!
    其他印法,多有类似的来历,为盖代人物推演的结果,只是他们都失败了,成道路上多尸骨。
    帝仙向远处走去,观看了一幅又一幅石刻,偶尔会见到一些残缺招式,每当这时他都会用心揣摩。
    半个时辰后,帝仙来到一座绝壁前,这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图刻,长达百余幅,比方才所见都长很多。
    开始时的招式,并不是多么深奥,全都是最常见的那种招式。当看到三十几幅后,帝仙逐渐认真起来,就是这种普通的招式,却慢慢升华了,接连下来,给人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
    他静心凝神,向下观看,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并不是特别的秘法,都是流传很广、非常普通的法式,却由平淡而升华,组合在一起,化腐朽为神奇,可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威力。
    “百余幅平凡的招式合一,就可演化出截然不同的伟力,很神妙啊。”
    帝仙赞叹,他知晓,这是在推演斗战圣法,还有后续。
    让紫霞认真观看,这种法门虽失败了,却可称残缺版斗战圣法了,最起码是一位在大圣领域走出很远的惊艳者,才有这种实力演化。
    同时也默默推演,仔细琢磨,假设自己是这位大圣,演化到第一百幅图时,该如何继续演化,进行万法归一。
    一瞬间,帝仙万千灵思泉涌,进入了一种妙境。
    挂在脖子上的悟道古茶心发出莹莹的光,助他修行。
    他抬手一挥,从十数里之外,招来漫天飞石,组成数百面岩壁。
    他亦在石壁上写写划划,铭刻各种招法,按古人猜想,从第一百幅图开始,继续推演斗战圣法。
    传说,斗战圣法可以千变万化,演化世间一切攻伐法门。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斗字秘,为至简之一,把握了道之本源,世间其他万法为繁,都可以被它演化。
    瑶池的圣者,希望通过世间关于斗战圣法的种种传说,化繁为简,推演再现源头。
    岂不知繁之一字,可以不断演化,永无尽头,根本不可能算尽。既然得不到至繁,自然推演不出至简。
    纵使是错路,也有一定价值,对道的感悟是真实不虚的。让帝仙动容,代入其中。
    他初次历练时,曾观看过大衍圣剑这种奇术,事后进行过推演,以阴阳生死术为核心,强行演化大衍圣剑,倒也掌握的七七八八。
    昨日,又从紫霞处,得到了紫府的经文,基本掌握后逆推过程,又融入了自己的阴阳生死术之中。
    是以,有了一定推演圣法的经验,加上昔年在悟道古茶树下的沉淀,聆听过大道真音,还是有所把握的。
    起先,他刻的很慢,像是最严谨的艺术家在绘画,以手代笔,每一笔都很谨慎。
    慢慢的,他刻图的速度开始加快,就像是一个路边的孩童在玩耍,随手刻画,浑然天成。
    一连刻了两百幅图,将这两百幅图融汇在一起,进行归一,也是一种残缺的斗战圣法。
    只是残缺的太厉害,且很多图录属于天马行空,是一种空想,不具备实用性。需要后续慢慢修正,补全。
    紫霞侧目,这些时日里,她参悟完了瑶池大圣推演的圣法,也在观摩帝仙所书,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在碰撞。
    只有她知晓,帝仙所做的有多少惊人。在这个阶段,就几乎可与上古圣贤论道了吗?
    天纵之资也难以概括了,简直是神灵转世!
    紫霞赞叹。
    到了最后,帝仙也难以书写下去了,他年龄还小,见识过的经文,道义并不多。
    他回过头来,重新观看自己铭刻的两百幅招法石刻。
    一一检查,推演,最终留下72幅,其他尽数毁去。
    他确信,自己已经做到现阶段的极限了,再也推演不下去了。
    到了这一步,他重新开始观看,瑶池圣人后续的石刻,看他究竟如何演化?与自己的智慧相碰撞,印证。
    帝仙认真观看,那一幅石刻都亲身打出,感受其威能。
    这是一个系列,接连下来总共有五百余幅石刻,帝仙整整用了一天时间,才感悟完全。
    圣人石刻由平淡而来,再到深奥,这是在推演九秘当中的攻伐圣法!
    瑶池的不世高手让人震惊,从平凡起步,逐渐向斗战圣法演变,想再现九秘绝学。
    化腐朽为神奇,衍化九秘之攻杀大术,必然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可惜,她终究是失败了,未能推演出斗战圣法。
    这样的人物古来少有,那些法式都与世间关于斗战圣法的传说有关,此人基于此就衍化到了这個阶段,足够惊人,必是绝代人物。
    “将流传于世的点滴串联起来,能够推演到这一步实在让人惊憾!”
    帝仙惊叹,他亲身下场,至多推演到72幅石刻,此后每多一幅石刻都难如登天,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此人却推演到五百多幅石刻,可想道行超出帝仙多少,这里面的差距太大了,难以估量。
    不过帝仙也足够惊艳了,他结合自己的推演,融入瑶池圣人的遗刻中,将这种残缺版的斗战圣法又补全了一丝,不弱于诸圣地的妙法,然后将这种术传给了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