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蛋糕店开业啦
作者:长青城的凰鸣   重生1983,从被迫娶媳妇说起最新章节     
    六·一,是个欢腾的日子。
    早早的,店里的员工都来了。
    忙忙碌碌,走马灯似的开始准备。
    蛋糕店不同烧烤店,这边开始营业即有客上门,所以一大早章姗姗就着手开始准备。
    另外还有果汁,也需要提前备出来一些,免得人多的时候忙不过来。
    包括肖雅在内,三个人都穿上了统一的短袖,显得正规又青春。
    这些日子以来,肖雅也跟着学了很多东西,准备果汁的工作就交给了她。
    陆川统筹安排完,也帮着肖雅备果汁。
    果汁有两种,一种是纯正的水果鲜榨,另一种是放在果汁机里。机器不停的转动,颜色鲜艳的果汁在容器内不停地流淌,十分养眼。
    这种果汁机器相当有时代特点,当时能买一杯果汁喝,那都是相当奢侈的事情。
    时间不长,两人将果汁机整好,转了起来,青绿色的苹果汁如同瀑布一般随着机器的转动流淌。
    这种果汁机刚刚兴起,北方更是难得一见。店里的员工见了纷纷称奇,都想喝上一杯。
    “鞭炮都摆好了。”
    “气球还差点儿。”
    曲威还整来了很多气球,没有专门打气的工具,大家伙儿就用嘴吹。男的负责吹,女的绑线,然后用麻绳串起来。
    陆川看了眼时间,八点刚过,“来得及。”
    外面的准备工作交给曲威,他完全负责蛋糕店内的事情。
    沙发座旁摆上了书和杂志,小茶几上用没有标识的白酒瓶子做花瓶,插了支花。
    花名他叫不出来,也不那么好看,但胜在别致。这么一摆,顿时令并不宽敞的隔间变得不一样了。
    外面的吧台上,果汁机正对大门,顾客一进门便能瞅见。小孩子更不用说,很容易就被吸引。
    另外,陆川还准备了一些在孩子中间流行的纸卡片,也就是纸壳子上贴层纸,上面印着各种人物。当做赠品,也是个不错的创意。
    咖啡机暂时闲置着,等忙过开业这几天,陆川打算通过关系搞点咖啡豆回来。
    “每种糕点我都做了一篓,能对付一阵子。”
    章姗姗抹了把脸上的汗,边说边忙,路朝阳帮忙打下手。
    “辛苦你俩了。”
    做好的糕点摆放到竹篮里,竹篮底部铺有一层薄薄的、类似口罩布的白色屉布,干净又卫生。
    起初,给糕点定价时,陆川想按“斤”称,考虑再三,又经过实际计算后,决定以“块”为单位收费,每块糕点多少钱。
    这样既好计算,又避免了称重造成的损失。
    门口串起一道气球门。
    这样陆川想起前世结婚的时候,很多人也采用这样的装饰,以示喜庆之意。
    大地红的鞭已经摆成三个“8”字型,直将三间店前的空地全部占上,路边也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群众。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由于六一儿童节的关系,学校放假,稍大点的孩子们结伴儿出来溜达,小的则由家人领着。
    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眼见着满地的鞭炮,都充满了期待。
    “这蛋糕店在咱县可是头一份,不知道贵不贵?”
    “你就看人家那牌匾,敞亮又阔气,估计东西也差不了。”
    “放完鞭,咱进去瞅瞅,便宜的话就整点。”
    “行,今儿孩子过节,多少买点。”
    陆川见时候差不多,走到人群前,大声说道:“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凡是带小孩的顾客,我们店都会免费赠送一份小礼物。”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有大嫂喊了声:“那赶紧开吧,大伙儿等半天了。”
    陆川笑道:“别着急,礼品赠送不分先后,都有份儿。另外,开业前三天八折优惠!”
    “八折是多少?”
    这个时代还没有打折促销的经营手段,人们对“折”,还不是很清楚。
    “就是一块钱的东西,只需要八毛钱。”
    他的话音一落,人群顿时产生一股强烈的骚动。
    有心急的已经挤出人群,奔蛋糕店去了。
    “大家别急,马上放鞭了,退后退后。”
    陆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让卖待儿的人群退到安全地带。
    曲威领人开始点火。
    转瞬之间,鞭炮声噼里啪啦络绎不绝,然后汇成一道巨大的声响,震耳欲聋的。
    白烟随风飘,鞭炮声不绝于耳。
    老半天,声响稀疏下去。人们在好奇心和捡便宜的心里驱使下,开始往蛋糕店里涌。
    饶是陆川做足了准备工作,可还是禁不住人们的热情,排队购买的队伍从店里几经蜿蜒,排到了马路牙子,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给我两块花生酥,两块鸡蛋糕。”
    “给我两块绿豆糕、两块老式大饼干。”
    “我要五块大饼干,还有一杯果汁。”
    .......
    肖雅哪里见过这阵势,手忙脚乱的,都不知道该给谁拿好了。
    要说还是经历过开业考验的烧烤店服务员们,虽然也忙得不亦乐乎,可丝毫不乱。
    陆川负责赠送礼物。
    说是礼物,其实就是“玻璃球”和“啪叽”。
    这可是流行游戏。
    陆川把这些东西分成份儿,凡进店带孩子的顾客,都送一份。
    这可乐坏了半大的孩子们。
    领完的孩子在旁边互相比较着,完了再去陆川那里商量换一下。
    那个年代,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有限,有零花钱的孩子都是“土豪”,想买这些两毛钱一板的“啪叽”,也是要攒些时日的。
    章姗姗做好的第一波糕点很快售卖一空。
    好在她紧接着又做第二回,还加了量。放过开业鞭炮糕点再次出炉,却仍然供不应求。
    “叶迟,你领着厨房的人,去帮姗姗她们。”
    陆川果断调配人手。
    烧烤店这边上午也就是做准备工作,零活工人就是负责穿串。有了李老给的冰箱,也能存放一部分肉品和串,工作好干很多。
    “曲威,排队的顾客一定注意,别因为先后起冲突,天热,容易发脾气。”
    陆川照顾着全局,把能想到的情况都做了安排。
    可糕点还是不够卖。
    陆川计算了下,一块鸡蛋糕三毛钱,花生酥三毛,绿豆糕两毛,老式大饼干一毛钱,每样买上一块儿用不到一块钱,相当的划算。
    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
    “哎,啥时候轮到我啊,我都排了半个多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