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被重生女主炮灰的小知青(29)
作者:不要忆往昔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最新章节     
    小孩子迎风长,很快就长成了一个话痨。
    陈念说话早,自从他学会说话,家里就没有安静的时候了。
    话多的连宁安这个亲妈都受不了。连“洗澡的时候嘴里含一口水能保持身体健康”这种办法都试过了,可是他嘴巴里含着水都不消停。一直在那儿呜哩哇啦。
    整天妈妈妈妈妈妈,一天能喊一万声。
    宁安有一次忍无可忍,跟他说:“你再喊妈,我就离家出走。”
    耳根子清净了一分钟,陈念喊道:“安安。”
    宁安:“……”
    她捏了捏儿子的小胖脸,说道:“去找你爸,找你二爷爷二奶奶,还有你韩斌叔叔,大院里那么多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呢,去找他们玩。”
    这个时候陈念才一岁多点。宁安本来没想这么早撒手,但是实在被他烦的受不了了。
    再加上有小桔子看着他,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保障,如果有人不教他好,小桔子也会及时给宁安汇报。
    没什么不放心的。之前不撒手,那是因为爱。
    但有时候,母爱也是可以被打败的。
    自从把孩子撒出去,清静倒是真清净了,但是她家里一点秘密都没有了。
    大娘大婶大嫂们看见她就打趣:“你真是驯夫有道啊,牧廷连脸都帮你洗。”
    别问,问就是“念念说的”。
    宁安在厚脸皮和清静之间犹豫了一秒钟,果断选择了厚脸皮。
    打趣两声算什么呢。
    高考就快要恢复了,她马上就能离开这个让她社死的地方。
    其实她和张牧廷结婚的时候,老爷子和老太太就问他们要不要回去,如果决定回去,他们那边可以帮忙安排工作,不过宁安和张牧廷都觉得这个小县城挺好的,氛围比较轻松自在,没有回去的必要。
    还有一点就是,韩斌他不想回去。
    自从来到县城,他看上了爽朗大气的郑卫国,韩斌和郑卫国同岁,他自己的性格稍微纨绔一点,偏偏喜欢郑卫国一身正气的样子,穿着公安制服戴着大盖帽,在韩斌眼里就是美得不像话!看见人家就两眼放光。
    他不止一次跟张牧廷感慨:“太帅了太帅了!”
    看上就追,这些家境好又被宠着长大的孩子,行动力都挺强的,而且特别自信。
    但是郑卫国一直在犹豫,总觉得两家有点门不当户不对,而且她也不是那种传统贤妻良母的性格,担心嫁给他以后会不消停。
    她跟宁安聊起来的时候,宁安就问她:“抛开别的不谈,你觉得韩斌这个人怎么样?你要是连他本人都看不上,那还管他的家人干什么!”
    郑卫国显然觉得韩斌还不错,不然不会这么纠结。
    宁安跟她说:“我听三哥说,韩斌家里的情况挺简单的。他爷爷在大院里,但是从他父亲这一辈,就没有从军的了。他爸妈都是搞科研的,他哥在机关工作,听说都是明事理好相处的人。韩斌又不是锯嘴的葫芦,你要是想知道什么,直接问他呗。”
    “这些他也跟我说过。但是他们和别人相处的好,万一和我相处不好呢。”
    宁安:“……这些问题不能光让你一个人想,就算有这种情况,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也是韩斌的责任。”
    郑卫国有没有跟韩斌谈,宁安就不知道了,只知道这俩人一直没有正式定下来。家长们也不催,就在旁边看热闹。
    他们都觉得,这俩人肯定会在一起,就是时间上不太确定。
    直到被宁安放出去的陈念给韩斌当了助攻。
    以前韩斌向张牧廷请教如何讨女同志欢心,张牧廷就很笼统的告诉他:“对她好,一切为她着想。”
    这句话缺少了一点可操作性。
    陈念就不一样了。他爸是怎么对他妈的,每天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小朋友嘴上没有把门的,全都秃噜出来了。
    韩斌听得叹为观止。
    按照这个细节操作指南执行了三天,他和郑卫国就正式确定了关系。
    高考之前,宁安就吃上了喜宴。
    她儿子收了个大红包。
    1977年10月12日,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
    宁安和张牧廷,还有韩斌和郑卫国,都报名了。
    知青们如果在插队所在地的公社和县城找了工作的,还有和本地人结了婚的,都不符合后来的招工回城政策,但是参加高考可以。
    郑卫国虽然吃了韩斌给的定心丸,踏踏实实的和他结了婚,婚后的小日子过得也和和美美,但是整个人还是颇有斗志,希望自己能发展的好一点,更好一点,坚决不让任何人看轻。
    她要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底气。
    宁安坚决支持她,平时没少给她补课。
    12月,四个人一起进了考场。
    宁安成绩最好,进了京大化学系,张牧廷进了京大国际政治系,这个系后来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韩斌和郑卫国都去了政法干部学校。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人民公安学院,后来又改成了人民公安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四个人带上陈念去了京城。
    郑局长夫妻俩也一起过来了,总要会亲家的。
    张部长因为年后即将调职入京,有很多工作需要交接,这次就没有跟着一起。
    他在县武装部长这个职位上干了多年,总算可以动一动了。
    田小英自己的工作也需要交接。她其实特别舍不得走,新厂子发展势头正猛。但是她更舍不得相濡以沫的丈夫,所以决定到了京城再开一个厂子。
    到了京城以后,宁安先住进了大院,和老爷子老太太在一起。两位老人精神矍铄,身子骨看着还挺硬朗。两个堂侄一个七岁,一个四岁,侄女也是四岁,都已经比较懂事了,大的上二年级,两个小的都在学前班。
    现在是寒假时间,所以都在家里待着。
    看见宁安和张牧廷,都乖乖上前喊“三叔三婶”。宁安拿出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他们,三个孩子都大大方方的接着,嘴里说着谢谢。
    陈念和他们一见面就扎一堆去了,任由哥哥姐姐带着满大院溜达。他是个社交悍匪,没多久就跟大家都混熟了,天天和哥哥姐姐在外面疯,几乎不着家。
    小桔子跟宁安说:“你放心去上学,我给老头老太太喝点灵泉,让他们身体棒棒的,照顾好念念肯定没问题。”
    恰好,两位老人也是这么说的。
    他们回来的第一天,老太太一手拉着张牧廷,一手拉着宁安,眼泪汪汪,她心爱的孙子和孙媳妇终于带着她心爱的曾孙子回来了。
    当年她就问了两遍啥时候找对象,孩子直接报名下乡了,差点气死她。
    现在好了,她本来以为会孤独终老的孙子成家立业了,连孩子都有了,她欣慰啊!
    第二天,老太太和老头带着他们满大院认人。同行的还有韩老头夫妻俩加上韩斌和郑卫国。
    整个大院都知道,张韩两家出了四个大学生。他们感慨,“有出息的人不管怎样都有出息。”
    第三天,张韩两家一起设宴,邀请大院邻居和各自的亲友来聚会,算是补办个简单的婚宴。
    张牧廷的爸妈、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都来了,确实是三对很有特色的夫妻。她婆婆五十多岁的人了,看着连四十也不到,长得好看不说,脾气还温柔似水,她公公顶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夫妻俩之间的氛围,谁都插不进去。
    相对来讲,她和张牧廷看着就普通多了。
    夫妻俩都给了宁安红包,算是正式的改口费,也给陈念发了红包。对于陈念不姓张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宁安怀疑,就算他们的三个儿子都改了姓,两口子可能也没感觉。毕竟都是意外嘛。
    第四天,张老头就派人去给张牧廷和宁安检修四合院了。美其名曰,“方便你们随时入住。”
    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检修的,定期维护着呢,随时都可以住人。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俩人,可以走了。
    第五天,老太太就跟张牧廷说:“念念留下,你们俩去过二人世界吧。家里孩子多,你们小两口新婚燕尔的,在这里不太方便。”
    动不动就是吧唧一口,自以为偷偷摸摸,其实她都看见好几回了。虽然她现在也爱看,但是家里还有孩子呢。
    老两口拍着胸脯跟宁安保证,一定能将小孙子照顾好,让他们俩趁着年轻赶紧去享受生活,努力奋斗。
    老太太跟宁安说:“你看,这三个孩子都是我带大的,我带孩子很有经验,你和牧廷尽管放心,你们俩一年不回来也没关系。”
    宁安:“……”
    第六天,宁安和张牧廷就去了自己的四合院。
    院子很大,收拾的干净整齐,每个星期都有人上门来打扫。
    宁安决定等开了春在院里种些花花草草,让小院多点生机。
    虽然离开大院的时候表现得依依不舍,但是宁安和张牧廷心里其实是非常高兴的,谁不想过二人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