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佛家圣地
作者:关山寒   功力尽失后,病娇成疯狗最新章节     
    江瑀坐到桌边,从暗格里取出糕点碾碎了,递到幼鸟的嘴边。
    没想到本来一副半死不活模样的幼鸟,猛然啄着他手里的糕点碎,样子憨态可掬、摇摇晃晃的极为可爱。
    江瑀看着高兴,伸手将它托在掌心里,轻柔的抚摸它微粉的身子。
    他脸上的温柔神色淮瑾此前也是极为受用的,现在却觉得分外可恶,遂掀开车帘将视线投向窗外的风景。
    帘子掀开,坐在马上的吴尧立时就发现了另一位容貌出众的白衣少年,他疑惑问道:“刚刚怎么没瞧见这问兄台?”
    淮瑾用素白的指尖点着窗沿,他凤眸半敛,笑得有些邪性。
    “他功夫好,刚刚藏着呢,你当然瞧不见。”
    江瑀面色一顿,忍了片刻才将心中涌起的难堪压下去。
    吴尧扫了眼身体明显孱弱的江瑀,见他容貌清雅,隐约间像是不食烟火的世外之人,只是眉眼冷峭,分明不欲与人交谈,遂也不上前自讨没趣。
    他抬头看看天色,转移了话题:“淮兄,此处离大昭寺还有多远,傍晚能到吗?”
    “怕是到不了,他身子弱,赶不了路。”淮瑾下巴朝江瑀的方向抬了抬。
    这个动作极为无礼,说的话也前言不搭后语,倒叫吴尧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淮瑾似是看穿了他的想法,唇角微勾:“他的功夫在别处,吴兄自是不知的。”
    见他一直在这个话题上反复绕,肆意在外人面前拿自己逗乐,江瑀心中忽地涌起一股挥之不去的刺疼。
    调笑意十足的目光一直黏在他身上,江瑀脸色愈发阴郁,不受控制的出口:“既然吴兄不知,要不让他见识见识。”
    淮瑾面色陡然冷了下来,双眸里凝着寒光望向江瑀。
    他背对着窗外,吴尧看不见他脸上神色,只知那位白衣少年看着像是不高兴了,忙出言调和:“兄台身子不好,当好好修养,也不急于一时。”
    江瑀也知自己因一时莽撞没压住本性,只能将不甘收了回去,在对视中先低了头。
    一直到夜半时分,几人才到了大昭寺。
    此时夜间,寺庙内一片寂静,小安子已提前赶至大昭寺,他与寺庙内的小沙弥,挑着灯笼在前方引路。
    吴尧走在淮瑾身侧,心下暗道:俗话说花间看流莺,月下看美人。
    这人的侧脸轮廓流畅漂亮,此刻笼在朦胧的月光中,倒比白日更令人惊艳。
    可惜性子有些喜怒不定,总透出股偏执的病态感。
    夜间时细看,竟无端的让人心生凉意。
    可另一位就不同了,即使话少缄默了些,但那双干净清澈的眼也让人心喜,瞧着就是一副好相处的性子。
    他走着走着,不由的将脚步放慢了些,与身后的江瑀并肩而行。
    “在下吴尧,还未请教兄台姓名。”
    江瑀托着掌心的小麻雀:“江瑀。”
    吴尧闻言,眼角眉梢都是喜色:“江兄可知,金科状元跟兄台同姓呢。”
    “是啊,听说才十七岁。”江瑀听到有人谈论弟弟,脸上露出笑意。
    吴尧笑道:“十七岁又如何,阿束自小便聪慧,在书院时夫子就经常夸赞,此番他金榜题名,来南阳书院求学的学子都快把门槛踩烂了。”
    江瑀瞧了他一眼:“你认识金科状元?”
    吴尧面露自得之色:“自是认识的,阿束与我同在南阳书院求学,我此番进京,就是寻他去的。”
    江瑀神色微顿,回忆了一遍白天的事情,仔细确认没有在他面前露出不妥,心下才略微放松了些。
    他正欲问些弟弟在书院的事,就听到淮瑾的声音传来。
    江瑀朝吴尧微微颔首,快走几步到淮瑾跟前。
    刚走近,就被人攥住了手拉到身旁,江瑀低声道:“他认识阿束,你收敛些。”
    淮瑾眉眼堪称锐利,使劲捏了捏他的手腕:
    “到底谁该收敛些?你跟他谈得那么开心,脸上都要笑出花来了,当我是死的不成?”
    此时有夜色掩盖,两人又都是身着宽袖锦袍。
    吴尧倒是没看到两人牵着的手,只约莫觉得江瑀好像有些惧怕淮兄,他挑了挑眉,眼中露出一丝略显玩味的笑。
    少顷,小沙弥领着几人进了一处小院,吴尧告别二人便入了禅房歇息。
    江瑀跟着淮瑾进了房间,他想了想,说:“刚刚只是因聊起阿束,我才笑的,不是因吴尧。”
    淮瑾摸了摸他的脸颊,将人搂在怀里亲了一口:“现在没空听你解释,你休息吧,我出去一趟。”
    见他往房门走去,江瑀脱下身上的外套团成窝,将小麻雀放在里面,又在上面搁了些糕点碎屑。
    他揉了揉手腕上被掐出的红痕,刚准备洗漱之时,就见淮瑾又转身向自己走来。
    “脱衣服。”
    江瑀静默了半晌,才道:“……佛家圣地,你就不能……”
    淮瑾揶揄地说:“阿瑀想多了,只是怕你乱跑。”
    这大半夜的,自己能跑到哪里去?
    江瑀见对方眼底浮现出不耐,只能上了榻,窝在被子里将自己剥光。
    淮瑾走到桌前,嫌弃的看了眼幼鸟,捏着衣角将它抖在桌上。
    他把自己的佩剑靠在床沿,给江瑀将被子拢了拢:
    “就躺在床上,我回来之前不准下来。”
    山间的夜晚,浓雾缭绕,彷如一层薄纱覆盖着大地。
    淮瑾从偏门出了大昭寺,沿着一条幽静小道往后山走去,乔篱抱着江瑀的衣物跟在身后。
    半个时辰后,一座隐在林间的小院就出现在二人眼前,乔篱上前敲了敲门。
    不消片刻,原本昏暗的院内就亮起了烛火,一个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的中年人挑着灯笼开了院门。
    只见中年人虽衣着朴素,但整洁干净,随着他步履挪动,周围散发出郁烈的芳香,清馨而又浓厚。
    这股异香搭配着他器宇轩昂的步伐,让人颇觉怪异。
    他抬起手上的灯笼,借着昏暗的烛火看了看来人,笑道:“阿瑾来了。”
    淮瑾亦笑,躬身行礼道:“侄儿给荣皇叔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