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再见
作者:嘟嘟嘟233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母爱无私,长孙皇后看到李承乾这副样子直接吓坏了,起身就要去追李承乾。但被郑丽婉拦住了,对此长孙皇后的愤怒直接毫不掩饰。
    “母后,让殿下一个人静一静,给他保留一些自尊吧。长辈的存在,只会显得他更加懦弱和愚蠢,让他更加自责。这点压力,对他而言只需要时间去消化。”
    李二也神色沉重的起身,把长孙皇后拉了回来:“高明的确要自己想一想,他终究才八岁。丽婉,你去跟着那小子吧。”
    “儿臣遵命。”
    李承乾浑浑噩噩的来到了一块湖旁,看着湖面怔怔无神。郑丽婉带着两名宦官,在不远处看着他。
    “太子妃殿下,湖旁危险啊,要不卑职等去把殿下拉回来?”
    郑丽婉淡然道:“不要打扰他,等着就行了。”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一脸愁绪,也陷入了无神的状态。李二也是极其沉闷,他是男人,还是皇帝,更加理性。但说实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也难受。
    “啊!!————————”
    过了很久,李承乾突然朝着面前平静的湖泊发出了一阵怒吼。
    “轰隆隆————轰隆隆————————”
    原本平静的湖面,凭空掀起惊天骇浪,浪潮直冲云霄。下一刻,李承乾仰望夜空,张着嘴喘着气。一阵甘霖落下,湿润了这一片天地。随即,李承乾径直倒下,昏迷了过去。
    翌日,李承乾在东宫醒来,目光少了平日的神采,变得阴沉和深邃。整个人的气息,也仿佛换了一个人。
    “来人。”
    宦官连忙推开房门,来到寝殿内站好。长孙宝庆连忙上前...
    “殿下,您醒了?”
    “几时了?”
    “快要辰时了。”
    “嗯,洗漱更衣吧。”
    一番过后,李承乾神色平淡的走出殿内,看向那一抹明媚初升的夕阳。用过早膳后,李承乾就准备去翼国公府上了。而这一次,郑丽婉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李承乾,也没有提及过她。
    李承乾来到了翼国公府上,先是向李靖和秦琼请安后,才加入日常的锻炼当中。时至中午,李承乾都是沉默寡言,乃至少了平日里的活泼和朝气。
    秦琼来到一旁,坐在李靖身旁:“药师兄,我怎么感觉高明仿佛变了一个人似地?”
    李靖点了点头:“昨天高明回去后,怕是发生了什么。今日,丽婉那丫头也没有来。”
    一日的锻炼结束后,李承乾也主动告辞了。
    “秦伯伯、李伯伯,高明便先行告辞了。昨日未能向皇爷爷请安,今日怕是不能留下陪二位老师闲聊解闷了。”
    李靖点头:“嗯,爷孙情深,当为佳话。高明呐,本来老夫等人不便多言,但还是想说一句。”
    李承乾合手躬身:“二位恩师能够给予教导,乃是学生的荣幸。”
    “高明,你说句实话,你认为丽婉在你身旁,你觉得合适吗?”
    李承乾看向秦琼:“秦伯伯也是这个疑问吗?”
    秦琼点头:“若是高明不喜,我二人多少可以卖点面皮,请求圣人再考虑一二。”
    李承乾失了一笑,随即看向一旁的夕阳:“残阳落幕多纷彩,朝阳涅盘少悲怀。彩景玉霞孰人晓?莫道云溪空悲叹。”
    说完,李承乾再次躬身一拜,便登上马车告辞了。
    秦琼多少有些摸不到奥妙,看向了李靖:“药师兄,高明这是何意啊?”
    李靖略微皱眉:“一二句老夫到能够理解,大致意思就是高明和丽婉的相处。每日与丽婉的相处有好有坏,让生活多彩了不少。朝阳涅盘大概是指未来,高明的意愿是和丽婉的未来能尽量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也愿意尽力让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残阳落幕多纷缤’指的是李承乾和郑丽婉每天的相处故事,每到一天末尾都会给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朝阳涅盘少悲怀’指的是他和郑丽婉的未来,没人知道未来的悲哀和不好是多是少,但他用‘少悲怀’三字寄予了他的期盼和心意。‘彩景玉霞孰人晓’指的是两人的以后生活,没人知道会勾勒出什么样的景色。‘莫道云溪空悲叹’指的是李承乾希望不会在未来岁月里,彼此双方都后悔。这里‘云溪’通‘云夕’,只不过用溪形容两人的未来岁月能够像溪水一般踹踹而过,风平浪静。
    秦琼:“怎么感觉高明越来越像丽婉那丫头了?说起话来,云里雾里的。”
    李靖叹息道:“这才好啊!”
    “好在何处?”
    “高明是太子,未来的上位。丽婉那丫头老夫时至今日都看不懂,乃至不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她。高明若如此,只会更甚丽婉,因为他是太子,也是未来的上位。”
    秦琼恍然大悟。身为皇帝,能让人下面的人看懂自己吗?不能!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一个道理,一个没有秘密的人是一个随时都会死的人。
    李承乾回宫后,一路直达大安宫,照例去找李渊报平安。陪李渊吃了一顿夜宵,爷孙二人有说有笑,倒也显得惬意。
    “高明,爷爷听闻昨日你昏迷了,你和丽婉吵嘴了?”
    “...也不算吵嘴,只是被她骂醒了。孙儿如今八岁,多少稚嫩。但身处天家,还是太子,八岁还稚嫩,那是宫外的孩童才能有的。”
    “...唉!苦了你这孩子了。”
    “生在天家,有好有坏,有了好处,就有责任。事无尽善,皆有好坏。孙儿,一夜思索,多少开窍了不少。爷爷且放宽心便是,待到及冠,恭请爷爷见证。”
    “哈哈哈...好,爷爷为高明你成人,也要好好活着!待你及冠,爷爷也能找你喝酒了,咱们爷孙二人月下畅饮,神仙也羡慕呐。”
    “爷爷雄风犹在,走过战乱时代,如今目睹孙儿从小到大,可谓是华夏与孙儿成长的见证老者。”
    夜深人静之时,李承乾打开了寝殿的大门,看着在左右打瞌睡的长孙宝庆等宦官,没有理会。独自一人,阔步走向庭院。如今早已入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来到溪流桥上,那里有一人等候。
    一袭白衣,束发飘飘,独撑一伞,浑然一片。李承乾披着外衣,阔步而去,自然的步入伞下。
    “你已经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是啊,一条你我都不知晓的道路。”
    “后悔吗?”
    “有用吗?”
    “你变了。”
    “的确变了,李达明和李承乾,已经彻底变成一个人了。”
    “你认为这样的变化利弊如何?”
    “天知道。”
    “天也不知。”
    “你到底是谁?”
    “我是你,也不是你。”
    “那你已经没必要存在了。”
    “是啊。我...该消失了。”
    说罢,白衣少年化作一阵清风,消失的无影无踪。李承乾仰望星空,长叹一声,最终回到了屋内。
    翌日清晨,李承乾照例陪同李渊用膳,郑丽婉也终于出现了。李承乾向李渊请安后,落座在郑丽婉对面。
    郑丽婉看了一眼李承乾,随即一笑:“小小储君,昨夜看来休息的不错。”
    李承乾没有看向郑丽婉,淡然道:“如你所愿。”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七年时间宛若璀璨流逝,李承乾也已经十五岁了。而在李承乾成长的过程中,大唐一如既往在李二和群臣的协力下,蒸蒸日上,来到了634年,也就是贞观八年。
    在此期间,大唐经历了很多,唐灭梁师都之战、西突厥内乱、唐击突厥河西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唐平斛薛部叛乱、冯盎平僚人叛乱、唐平静州僚人叛乱、吐谷浑攻兰州之战、高昌攻焉誊之战、牛进达平僚人叛乱、张士贵平僚人叛乱。
    李承乾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李渊传令给长孙皇后,准备好李承乾的成人礼。而长孙皇后,把这件事情转告了李二。李渊不会忘记李承乾的成人礼,因为李承乾这些年,都在大安宫长大,郑丽婉也是如此,如今已然亭亭玉立,桃李年华(二十岁)。
    根据唐朝的规定,男女始生为黄,4岁为小,16岁为中,21岁成丁(前后有所变化),60岁入老。但李承乾不一样,皇家也不一样,十五岁对于李承乾而言,已经是成熟的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