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曹操:替别人争功,地主家的傻儿子?
作者:噢大梨呀   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最新章节     
    朱立死之前非常平静,已经没有了知道真相后的懊悔,他认命了!
    曹铄等人回到了蒙城,出现了非常意外的一幕,刘勋那些未逃走的军士,都留在城内。
    而张辽只留下几百人看守他们,他们要想走完全是可以走的,但是他们留下来了。
    张辽去清点了人,发现还有三千多人。
    于是将他们单独编了一个营,又在这些人当中选拔出伍长、什长、百夫长。
    加上淮北的一万多新兵,张辽麾下已经有三万多人马,如果只按照人马算,已经超过了吕布与高顺帐下的陷阵营。
    打仗越打越肥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只是这样步步都算计好的,赢的如此稳的确没有见过。
    由于淮北的粮食丰收,淮北的新兵并不缺粮,但是蒙城的这一万多人的粮草确实没法撑更久,如果要在蒙城长期屯兵的话,真要运粮过来。
    而淮北养这一万多新兵已经不易,所以曹铄打算从豫州与徐州调粮,当然还是需要曹操的同意。
    徐州调粮实际上也是许昌给的,只不过要经过吕布之手,恐怕没那么容易拿出来。
    于是曹铄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将这里的情况讲了讲,让他运粮来。
    三天后,曹操果然收到了信,他正在派兵赶去豫州支援夏侯惇。
    共调兵三万,再加上八万民夫运送粮草。
    他看了下信,简直要笑哭了。
    自己这边打的那叫一个辛苦,他那边随时可以打去寿春城。
    我叫你去帮忙的,没让你去做主力的。
    你这要打到寿春了,让我这边怎么打?
    你这是抢了我的主角光环啊!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笑。
    这臭小子,能力真不是盖的,只是这局势瞬息万变,他在徐州能把握得住吗?
    徐州毕竟是吕布的地盘,张辽也是吕布的部下,现在相当于帮吕布在扩大势力,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在帮别人忙家业。
    吕布此人不得不防啊!
    想来这种事情也只能找郭嘉来商议商议了。
    郭嘉对曹铄那是甚是想念啊,许久未见了,每次传来消息郭嘉都会第一个去了解。
    没想到今日再次传来大捷。
    曹操也是饿了,端起碗就开始吃饭,让郭嘉自己拿着信看着。
    郭嘉看完信,说道:“二公子这是又胜了,可喜可贺啊!”
    曹操一脸烦闷的说道:“有何可喜之处,他要是帮着吕布打下寿春,这功劳算吕布的还是算我的?”
    郭嘉笑着说道:“主公这有何忧虑的,现在咱们与吕布结盟,本就该一同协作。”
    曹操想了想说道:“那粮草呢,给还是不给?”
    郭嘉思虑了一番说道:“张辽乃徐州吕布的部下,按理说应该吕布给粮草,但是二公子却让咱们运粮过去,恐怕是别有深意。”
    曹操平静下来思考了一番,说道:”运粮去不是问题,孤只是担心吕布,孤不惧吕布,只是子誉在他军中,怕他对子誉不利,许褚带着一千多人马,不见得能挡得住。“
    郭嘉连忙说道:“我愿前往淮北。“
    这个世上,上战场打仗往往不是最危险的,特别是曹铄这种有专人保护的。
    最危险的永远在朝堂之上,只要触及到利益纠葛,不管什么关系都会崩于一地。
    曹操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随着曹铄与张辽联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功劳越来越大,那么这种结盟的关系将岌岌可危。
    曹铄此时在中间斡旋反而是最危险的,因为身处他人营中,下一秒可能就成了敌营,轻则沦为阶下囚,重则性命堪忧。
    所以郭嘉才会急着去见曹铄,希望帮到曹铄。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奉孝,此次去恐怕有危险,你与乐进领兵一万先行去往蒙城,粮草我会交于其他人运输。“
    老曹对曹铄还真是没话说,对于这个儿子也算是倾尽保护之责。
    郭嘉领命去准备。
    曹铄则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要粮草的行为,竟然惹来曹操的担忧。
    不管如何,张辽也不会伤害他的,两人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而吕布并未派人来。
    但是此事确实不得不防、、、、、、
    在打败刘勋后,众人依然屯兵蒙城,刘勋逃回寿春后,袁术脸色已经是惨白了。
    先是张勋,现在是刘勋,都败于曹铄之手。
    曹铄到底是何方圣神?
    少年天才?还是背后另有高人?
    但是袁术这时候却没有继续深究下的精力,因为此次大败,全盘布局已经乱了。
    只能另外想办法筹措粮草去支援纪灵。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袁术叫来刚刚吃了败仗的刘勋,刘勋好歹是久经战场的老将,对战败之事也看得开。
    不过寿春可能要保不住了,他心中也在想劝袁术退守庐江!
    袁术一脸疲惫,脸上挂满了忧虑,万万没想到称帝之后,诸事不顺!
    自己手下两员大将都被同一人打败,自己的全盘部署皆被打乱!
    他现在恨不得派人去刺杀了曹铄,但是此种宵小之为也需谋划。
    目前紧要的事情是留下退路!
    袁术对颇为诚惶诚恐的刘勋说道:“寿春恐危矣!你是庐江太守,速去准备,孤随时准备前往!“
    刘勋没想到袁术比他想象中的怂多了,可能是有钱人都惜命吧!
    袁术好不容易称帝了,他应该不想这么早死。
    刘勋只好宽慰道:“庐江城高墙厚,人口粮草充溢,我这就去招兵买马,修缮城墙。“
    袁术又说道:“多囤些粮草,想当年孙策围困庐江,两年未撤,恐怕此事还会发生。“
    刘勋领命,袁术带给他的只有悲观,他再也不是哪个壮志满愁的袁氏嫡子了。
    四世三公的门楣赐予他的气运已经要消失不见了。
    刘勋走后,袁术长叹一口气,祖宗的气运真的没有留给我?
    而是给了河北那庶子?天不佑我,宗族不佑我!
    袁术心中颇为不甘!
    此时复杂的情绪外人根本无法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