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选择助手
作者:春荐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最新章节     
    这种自我推荐让王孟达教授颇感惊讶。“你?”他疑惑地问,毕竟小沐可是娱乐圈的当红明星。常听说有学者禁不住金钱诱惑转投娱乐圈,但从没听过娱乐巨星会退出圈子投身学术研究。但从小沐严肃的表情来看,他似乎不是在开玩笑。“王教授,拜托你了!”“你应该正缺少助手吧,我是北大物理系的研究生,我能帮到你的!”“请你一定要帮我!”王孟达教授犹豫片刻,他的研究在科学界属于相当小众的领域。
    他的研究领域偏离了主流物理学,因此与其他科学家的交流不多。
    幸运的是,他的实验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或大量人力,成本较低,这使他在众多研究项目中得以维持下去。
    实际上,王教授提到的女儿并非因忙碌而无法前来。
    她认为音乐研究乏味且无前途,选择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
    目前,王教授确实急需一位得力助手。
    像小沐这样同时擅长音乐和物理学的人才,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恐怕都寥寥无几,正是王教授亟需的。
    小沐清楚,张青的实验太过复杂,如果匆忙加入,自己恐怕只能做一些琐碎的工作...
    毕竟,即使是国际宇航奖得主谷若琳和图灵奖提名者乔玛丽,在刚开始参与项目时,也跟不上张青的思路。
    自己作为一名北大的物理研究生,又能做什么呢?
    必须先找一个技术要求较低的项目,边学习边适应研究节奏,再加入张青的团队。
    从彼此的眼神中,他们都能看出对方的需要。
    \"我确实需要一个助手,但小沐同学,你不是和星宇公司有合同吗?\"
    \"我觉得,星宇公司不会轻易放你走的。\"
    王教授十分担忧,如果小沐去拍戏,可能会离开长达十天半个月。
    实际上,王教授的实验并不紧急,只是需要广泛的知识,十天半个月他还能够接受。
    问题是如果在剧组待上一年半载,他的实验就会被耽搁。
    小沐立刻明白王教授的顾虑,连忙消除他的疑虑。
    \"王教授,您不用担心,我已经推掉了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合约。\"
    \"所有奢侈品的全球代言我也几乎都拒绝了!\"
    \"现在我在星宇公司的任务只剩下专辑了!\"
    \"不会占用太多实验时间的!\"
    王教授听后大吃一惊,要知道一部电影的薪酬或一次综艺节目的收入可能是数亿。
    小沐竟然为了加入他的团队,放弃了数亿的金钱?
    他果然是半个文化人,稍加思考,便猜到了小沐的意图。
    \"呵呵,这个小姑娘,最终的目标恐怕是加入张青的团队吧!\"
    \"我这里只是她锻炼的地方!\"
    \"这样也好,就让她暂时作为我的助手吧!\"
    确定了想法后,王教授大声说道。
    \"小沐同学,欢迎你加入我的音乐研究小组!\"
    老人和年轻人的手紧紧相握。
    当小沐与王教授达成合作意向时,张青正在会议室里翻阅上百位青年才俊的资料。
    这些人均是国内顶尖高校的优秀学子,包括硕士、博士,甚至还有博士后。
    张青需要从中挑选六人加入他的项目团队。
    各大学校的校长也都十分紧张,他们不再奢望能将张青吸引到自己的学校。
    但他们清楚,张青的项目团队所做的实验,未来很可能载入史册。
    能有幸加入张青团队的学生,他们的照片未来都将挂在校史荣誉墙上。
    校长们同样焦虑,期盼张青能选择自己的学生。
    张青思考片刻,大声宣布:
    “这次选拔,我们将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
    “与各位毕业于哪个学校无关。”
    “最终入选的人,可能都来自同一所学校,也可能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学校!” “能否加入项目组,就看各位的应试技巧了!”
    说完,他指示乔玛丽调暗四周的光线。
    校长们眼前一花,仿佛置身于璀璨星河,周围无数星星环绕着他们旋转。
    旋转的速度颇快,令校长们感到头晕目眩,几乎无法承受。
    幸运的是,仅十几秒后,星辰的旋转便停止了。
    张青让谷若琳给在场的所有学生发放一张纸,并微笑着说道:
    “这是八十八星座图,请各位用纸笔标记出刚才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星座中的星星!”
    校长们闻言,全都惊愕不已!
    刚才他们只觉星星乱舞,转得他们头昏脑胀,根本无法分辨有多少颗星星。
    况且,那些星星看起来并无差异,怎么会有区分呢?
    上百名挑战者互相看了看,有的人毫不犹豫地开始答题,有的人则面露难色,咬牙放弃,交了白卷离开。
    在这些各大学校的佼佼者中,竟有四分之一的人直接退出了比赛。
    剩下的人陆续交卷后,张青逐一查看,然后将试卷归还给他们。
    没有拿到试卷的人,也很识趣地自行离场。
    原本上百名高校精英,经过第一轮测试后,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
    校长们目瞪口呆,意识到张青此次组织的考试难度空前。
    雷雨、袁飞、殷小春等人站在张青身后,也不禁冒冷汗。
    他们庆幸项目组初期人手不足,直接让他们加入,否则即使过了第一关,也未必能通过后续的考验。
    那些通过第一轮的人,脸上也渗出了汗珠。
    首题已如此艰难,后面的题目无疑更难,他们对自己能否应对毫无把握。
    张青点点头,平静地说: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测试!”
    “请大家先去跑一个全程马拉松,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