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老富婆的爱情
作者:一山鑫   小村脏事最新章节     
    我通过李静怡拉到50万的投资,大型寺庙聚落的装修才得以继续施工。
    不得不说王忠明是个有钱又不吝啬的人,出手阔绰,吃这顿饭还开了一瓶茅台,这样的男人我都快爱上了。
    这天阳光明媚,王忠明来群庙村视察。
    现在他在我眼里不是一个生活作风有问题的老男人,而是一位财神爷。
    为了这50万,我全程陪着笑,带他参观我们村的几个特色。
    首先就是村口的鸟瞰图以及群庙村从明朝时期的介绍,因为明朝时期我们村是一个运河码头,当时是最繁华的时期,其中这72座庙就是山西晋商集资建设的。
    为此,我还找了很多村里的老人,他们告诉我这72座庙的准确地址分布,做了详细的图,按照想象把繁华时期的群庙村画出来。
    其次就是带着王忠明看一看我们村的墙画,丰富多彩,祖国的着名大好河山都绘画在我们村的墙壁上。
    让我惊讶的是李静怡全程陪同,而且她和王忠明互动频繁,同喝一瓶水,买了水果,李静怡喂他吃,言行举止属实暧昧。
    周围一路跟着看热闹的村民对此无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得不佩服李静怡在道德作风这方面的漠视,冲破世俗的枷锁,异样的目光,大胆的追求物质生活。
    游离在众多男人之间的这些年,她完成了财富积累,毫不夸张的说她的经济实力超过90%的同龄人。
    最后,我们来到正在建设的寺庙聚落工地,我为王忠明挑选了一间庙堂,专门用来供奉他的爷爷奶奶以及父母,永享香火。
    50万的投资到账,我在李静怡父亲李海的饭店摆了一桌宴席。
    为了表示感谢,我故意点了一桌价值不菲的饭菜。
    这一桌酒席花了600多块钱呢。
    席间,李海对王忠明赞不绝口,甚至他俩都是同龄人,李海用一种岳父对女婿的语气说话。
    李海还觉得挺骄傲。
    在吃饭的时候,王忠明对王梅频繁示好,时不时的和王梅碰杯。
    显然,这个时候漂亮高挑的李静怡已经失去了新鲜感。
    李静怡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下。
    我找了个借口把王梅支走:“王梅,这个时间点,你该去学校接孩子了吧?”
    其实我也不想让王梅和王忠明走的太近,男人嘛,都有占有欲的。
    吃过饭,王忠明喝了点酒,搭着我肩膀和我称兄道弟,说如果做得好可以再投资50万。
    我当然很乐意了,李静怡拽着王忠明上了车。
    目送他们离开,我掏出香烟递给李海一支:“海爷,你才是咱村的富大户啊,以后还请你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一定,一定的。”
    有了50万,我心里就有底了。
    在村委会上要求扩大宣传,制作了几十张大海报,找几个村里的妇女,让她们骑着电动车,把海报挂在电动车上,在十里八村的骑行。
    在村群里每天发视频,让会玩抖音的全都发出这个视频,争取再把昔日的辉煌重现。
    工期再有两个月就可以完工了,正好赶到十一月的。
    每逢这个时候在外打工的青年们都回村了,人流量就多了起来。
    我打算再搞一期相亲大会,农村的头等大事就是孩子的婚事,如果把相亲大会办起来,庙会的热度也会跟着做起来。
    这天正在庙里面指导工作,一个穿着打扮都整洁,满头银丝的老太太走进庙里,明亮的眼睛含着热泪。
    这个老太太很陌生,穿着打扮却非常考究,不像是村里的老太太,尽管满头银丝,却精神饱满。
    她逢人就问:“麻烦问一下,刘广茂家在哪?”
    “刘广茂?不知道。”
    老太太问了好几个人都不认识。
    我走上前问:“老太太,我是这个村的村支书,你说的这个刘广茂有多大岁数?”
    “76岁。”
    “这么大年龄,估计很少有人认识了。”
    老太太又说:“群庙村的变化太大了,我都摸不到回家的路了,刘广茂有个儿子叫刘恒。”
    “你说的这个刘恒我认识,是我们小学的老师。”
    老太太笑道:“都做老师了?我走的时候他还是小孩子呢,能不能请你带我去他家?”
    “行啊。”
    在路边有一辆阿尔法商务车等着老太太。
    果然,这位老太太身价不俗。
    我驾驶我的二手猛禽皮卡在前面带路。
    姓刘的基本在村西边居住。
    来到刘恒家门口,我敲响门。
    家里并没有人。
    老太太环顾四周,嘴里念叨着:“都变了,不认识了。”
    我说:“刘叔不在家,我去学校找他,你在这稍等。”
    “麻烦你了,小伙子。”
    我开车来到学校,找到刘恒,把事情和他说了一遍。
    刘恒早年丧偶,从40岁那年就一个人生活,儿子考上大学在外地成家立业,女儿也早早的嫁到1000公里外的地方了。
    在路上,我把那位老太太的穿着打扮和相貌给刘恒描述了一遍,他惊喜万分。
    “你说的这个人可能是我姑。”
    “你姑?”
    “她年轻的时候就跑了,五六十年了,我们都以为她去世了呢。”
    这位老太太叫刘锦月,在她十几岁那年,父亲将她许配给王屠夫家的儿子,那个年代嫁给屠夫就是最好的选择,天天有肉吃。
    在这之前刘锦月有一个爱慕的对象,群庙村的教书先生,王青山,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青年。
    两人两情相悦,时常约会于月下,更是情书频繁,文化程度相等,写的情书更是情意绵绵,词汇优雅。
    那个年代,这就是耍流氓。
    刘锦月的父亲要挟她,如果不嫁给王屠夫的儿子,那就把王青山的腿打断,让他滚出群庙村。
    为了心爱之人,刘锦月忍辱负重嫁给王屠夫的儿子。
    婚后,刘锦月与王青山依旧有书信来往,互诉思念,更有一次在谷场的谷堆中约会被抓到,王青山被打的面目全非并且关在破庙里与牛同吃同睡。
    王屠夫的儿子更是要将刘锦月浸猪笼,扔进荒废的大运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