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无解
作者:凤飞于天   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最新章节     
    “陛下,边境苦寒且教课水平太差,可下旨让各藩王将皇孙送回应天由皇室培养。”刘三吾回道。
    朱元璋听完这句话之后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大殿内的气氛变得压抑而紧张。
    “你这是让咱将自己的皇孙当作人质来威胁咱的儿子们啊,你这个计策真的是绝啊!
    这样做咱的儿子们还怎么认咱当爹啊!”朱元璋的话打断了沉默。
    刘三吾听后,并未露出丝毫慌乱之色,反而平静地抬起头,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缓缓开口:“陛下,此非人质,乃投资。
    皇孙们在皇室培养,既能提高他们的学识,也能让他们与各藩王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此举不仅能让皇室威望更上一层楼,也能确保藩王们对皇室更加忠诚。
    此乃长远之计,非权宜之策。”
    朱元璋的脸色依然阴沉,他瞪着刘三吾,目光如刀:“咱的皇孙们是咱的宝贝,怎可当作棋子来摆布?咱不能答应你这个提议。”
    刘三吾并未退缩,沉声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此事关乎大明江山。
    皇孙们在皇室培养,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更能让他们明白皇室的责任与担当。
    此非威胁,而是教育他们能成为大明的栋梁,为皇室、为百姓、为国家尽忠职守。”
    他说得情真意切,但朱元璋仍不为所动。
    他挥挥手,示意刘三吾退下。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沉默,只有朱元璋的叹息声在回荡。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都退下吧,标儿,你留下!”朱元璋有气无力的说道。
    各位大臣以礼告退,大殿内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脚步声,像是无声的叹息。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标两人。
    朱元璋看着朱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标儿,你说我大明怎么了?这些都是一等一的重臣,连宗弥随意提出的问题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除了推托没有一句有用的,你说咱养着这群废物有什么用啊,怪不得宗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朱标微微一笑,安慰朱元璋道:“父皇,您息怒。这些大臣们并非没有良策,只是皇家之事涉及重大,他们不便多言。
    毕竟,这关系到藩王与皇室的关系,他们需谨言慎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儿臣认为刘三吾的建议也并非不可取。虽然看似是将皇孙们当作了人质,
    但长远来看,这确实能增强皇室与各藩王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识,也为大明培养了未来的栋梁。
    只要我们妥善处理,不让此事成为藩王们心中的刺,便可化弊为利。”
    朱元璋听后,眉头稍缓,他深深看了朱标一眼,心中暗自点头。
    “唉,现在的四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法都没有,难道真的离了宗弥,咱们大明就没有一个能人了吗?
    你说宗弥那边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法吗?”
    “那肯定的,从这两次的会谈可以感觉出这小师父的高深莫测。
    他看问题很透彻,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完美解决的方法,他也不会轻易把这几个问题直接跟我们说出来。
    而且儿臣已经感觉他应该意识到我们的身份了,不然也不会直接跟我们聊这些敏感之事!
    父皇,儿臣觉得不管是亲王俸禄还是就藩这些都不是迫在眉捷,现在最主要解决的是小师父提出的第三点啊。
    不管是母后的病还是雄英,这都是我们两个不可缺少的啊!”
    “对对对,你看咱这个脑子啊,把这个都给疏忽了,重要的还有你。
    最近的奏折量剧增,你有没有感觉到哪里不舒服啊?”朱元璋关心道。
    朱标微微一笑,眼神中满是感激:“父皇,儿臣无恙。
    只是每日处理政务,确实有些繁忙。
    但想到能为父皇分担,为大明江山出力,儿臣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顿了顿,继续道:“父皇的关心,让儿臣倍感温暖。
    儿臣知道,父皇您日夜操劳,为大明江山付出了太多。
    儿臣只希望能尽己所能,为您分担更多的重任。”
    朱元璋看着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道:“标儿,咱知道你孝顺,可是咱真的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今日宗弥的话让咱反思良多,不管是你还是你母亲,都是因为咱杀心太重给你们造成了太大的压力。
    可是有些时候这些贪官污吏是真的让咱收不住脾气啊!
    以后咱会试着注意,不再那么独断专行,多听听你们的意见。
    只是,这江山社稷,咱是一点都马虎不得啊!”
    朱元璋的话让朱标感动不已,他眼中泛起泪花地说道:“父皇,儿臣明白你的苦。”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心疼,他看着朱标眼中泛起的泪花。
    他轻轻握住朱标的手,声音柔和了许多:“标儿,你是咱的骄傲,也是大明的未来。
    你要记住,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你的健康和安危同样不容忽视。
    你和你的母亲,是咱心中最重要的人。
    咱不想一人孤独终老啊,不行,咱还是不放心。
    来人,去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请过来,给太子殿下诊治。”
    贴身服侍的太监急匆匆地传达了朱元璋的命令,太和殿外的廊道上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一群身着华丽太医服饰的人手中拎着药箱鱼贯而入。
    “臣拜见陛下!”
    “不用多礼,你们给太子殿下诊治一下,看看太子殿下的身体有何不适!”朱元璋命令道
    众太医听令直接围坐在朱标身边,有的开始为他把脉,有的则翻开药箱,准备各种诊治器具。
    朱元璋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朱标,脸上的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朱标则坐在位置上,任由太医们摆弄。
    半个时辰之后,各太医都诊治结束,他们的眉头紧锁,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朱元璋焦急地问道:“太子殿下的身体如何?可有不妥之处?”
    一位年长的太医缓缓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陛下,太子殿下的脉象虽然平稳,
    但老臣观其神色,似乎有些心力交瘁之状。
    这或许是因为政务繁忙,太子殿下过于操劳所致。
    请陛下允许臣等为太子殿下开一些安神养心的药方,并嘱咐殿下务必注意休息,以免身体不堪重负。”
    说着,他从药箱中取出纸笔,开始书写药方。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他走到了朱标的身边,声音柔和了许多:“标儿,你要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要太过劳累,多休息休息。
    如果太累了就跟咱说,咱也可以给你分担一下政务。
    咱知道你关心国事,但也不要太过勉强自己。
    这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你的健康更是咱的心头大事。”
    “父皇,儿臣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可是每日的奏折不可拖延,要及时处理啊!”朱标为难的说道。
    “唉,这个再想办法吧!”朱元璋无奈的回道,之后转过头对着众太医说道:
    “你们现在去坤宁宫给皇后也详细诊治一下,具体结果到时候告诉咱。”
    “臣等遵旨!”众太医跪地领命之后离开了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