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今天到此为止
作者:凤飞于天   大明国师是个花和尚最新章节     
    “小师父,你不能这样啊,这坑只管挖不管埋,搞得咱心里老膈应了!”老朱也赶紧走上前说道。
    “不了不了,小僧现在倦了,今天也说了太多了,不想再说了!”宗弥揉了揉眼睛,看着朱元璋和朱标焦急而期待的面孔,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奈。
    “小师父,你再说说吧,我们还没听够呢!”朱标急切地说道,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渴望。
    “唉呀,酒喝的有点多了,头好晕,讲不了了,你们脖子上也不是摆设,多动动脑子啊。
    就当我给你们布置的任务了,今天就到这吧!
    等你们下次有空过来我们再聊,好吧!”
    宗弥轻轻地摇了摇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了。他缓缓地转过身,脚步蹒跚地走向了自己的小屋。
    老朱两人站在那里,看着宗弥渐行渐远的背影,仿佛看到了他的生活态度——那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禅意。
    朱元璋看着朱标,只能相视苦笑。
    “唉。。父皇,我还是真的挺羡慕小师父的,这活的自在!”朱标羡慕的说道。
    “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他可是方外之人,而咱父子身上扛的担子太重了。
    今天听了这小师父的话,咱真的不知道自己定的那些祖训和国策会为咱大明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今天小师父说的你都记下了吧,那咱父子两人现在就回宫想办法吧!”
    “恩恩,父皇,你放心,虽然我今天受到很大的刺激,但是小师父的话我都记得明明白白的。
    那我们就赶紧回去吧,回去之后我拿纸笔记录下来。”
    “好的,那咱赶紧回去!\"老朱转过身往院门外走去,到了院门外,朝远处挥了挥手,一辆马车就在毛骧的牵引下走了过来。
    “毛骧,咱们回宫,对了,你安排人把李善长、刘三吾,还有六部尚书都叫到太和殿,就说咱有政事要与他们商议!”老朱上车前对着坐在车架上的毛骧说道。
    马车在街道上疾驰,车轮碾过,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朱元璋坐在车内,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朱标坐在他身旁,双手紧握,小师父的话犹在耳边回响。
    两人到了太和殿之后,急忙下车,一进殿门,老朱就大声说道:“人呢,赶紧把文房四宝给咱拿过来!
    标儿,赶紧把这四点记下来,咱在你旁边也好补充补充,咱这大明的江山,不能毁在咱父子手里啊!”
    朱标急忙点头,展开纸张,提笔就写。
    朱元璋则在旁边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时不时地提醒朱标要注意的地方。
    太和殿内,气氛紧张而严肃,仿佛整个大明的命运都悬在了这一刻。
    不久,李善长、刘三吾和六部尚书都被紧急召来,他们一进入太和殿,就看到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正在忙碌地记录着什么。
    李善长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快步走上前去,低声问道:“陛下,发生何事?”
    “善长啊,咱差点成为千古罪人啊,大明差点毁在咱的手里啊!”老朱看到李善长进门直接上前拉住他的手紧张的说道。
    “上官,不要急,慢慢说,咱们一起想办法。”李善长沉着声音安慰道。
    朱元璋平复了一下心情,“好的,慢慢来,标儿,你把第一点拿给徐铎,他是户部尚书,让他好好算算,是不是危言耸听!”
    “好的,父皇!”朱标立刻将写有第一点的纸张递给了徐铎,徐铎疑惑地接过纸张,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顿时脸色大变。
    他抬头看向朱元璋,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安。
    “陛下,这……这是真的吗?”徐铎声音颤抖地问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恩,这关系到咱大明的未来,你务必认真核算,给咱一个准确的答案!”
    徐铎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向一旁的案桌,开始认真地核算起来。
    “上官,这里写的什么啊?”李善长好奇的问道。
    “标儿,你把这条给诸位大臣们讲讲,让他们也帮咱们想想办法。”老朱坐回书桌前,将桌上的奏折推到一边,之后拿着朱标记录的剩下的纸张在那认真看了起来。
    朱标走到各位大臣面前开始缓缓讲述:“诸位大臣,是这样的,今日有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朱标的声音在太和殿内回荡,他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每位大臣的心上。
    他详细解释了关于大明亲王俸禄的问题,以及如果不加以调整,未来可能对国家财政造成的巨大压力。
    他手中的纸张轻轻抖动,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沉重的负担。
    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会如此严重。
    徐铎核算的结果已经出来,他站在一旁,脸色凝重。
    他看着手中的纸张,心中计算着每一个数字背后的含义。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问题,更是关乎大明未来的大问题。
    这时,老朱看徐铎已经算好了,直接问道:“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徐铎走上前,拱手说道:“陛下,臣已经算出来了!”
    “怎么样,这数字相符吗?”
    “陛下,这数字还是有点保守了,臣结合户部之前各亲王现在的每年俸禄发放情况计算。
    二百年之后,整个皇氏宗族的人员就最少能达到两万人,那时每年所要下放的俸禄就达到十万万石。
    现在每年的税收只有二千万石,就算之后国家稳定发展,国家也承担不起这笔收入啊!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大明皇家会成为大明的最大蠹虫啊!”徐铎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这个数字的冲击力对他也不小。
    徐铎的话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太和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都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他们从未想过,亲王的俸禄问题竟然会如此严重。
    朱元璋的目光在每一位大臣的脸上扫过,看着他们那一脸茫然的样子,这批六部尚书都是胡惟庸案发生之后重新上任的。
    正好可以通过这个事好好考察考察。
    最后,他的目光定在了李善长的身上:“善长,你素有智谋,此事你怎么看?”朱元璋沉声问道。
    “上官,臣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情,还望上官给臣点时间好好想想!”李善长拱手道。
    “别的大臣,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老朱也调转目光看向剩下的大臣。
    偰斯走上前,说道:“陛下,此事固然棘手,但并非无解。臣有一计,或可化解此危局,只是会有些大不敬,陛下还请宽恕下官。”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哦?咱恕你无罪,你且说来听听。”
    偰斯点头,“陛下,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在于皇氏宗族繁衍数量过多,会给国家财政造成压力,那只要控制好皇氏宗族的人员数量不就好了嘛!”
    老朱听完,直接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拿起手边的茶杯直接扔到偰斯身上,说道:“混账,你这是要灭了咱老朱家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