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这肯定是诬告
作者:战诸侯   嘎嘎乱世,娇娇小姐的杀伐果决最新章节     
    三日后,朱将军成了太尉,正式搬进了,曾经也是太尉的周远亮的府邸。
    在他启奏玉武帝后,只从军队里挑选了一个幕僚、两个亲兵,其他的士兵,全部交给郑博望带出都城,驻扎到城外了。
    郑闺美也跟着父亲,从宫里头搬出来了,住在了军营里。
    好日子没过几天,朱太尉身边的幕僚又动了心思。
    幕僚悄悄说:“皇上把您的军队都调走了,真实的意思是想把您架空,然后借机除掉。”
    朱太尉听后,心里一惊,但想到自己忠心报国,皇上断然不至于刻薄寡恩的。
    他反而很厌恶幕僚的话。
    思考了几天,朱太尉担心幕僚常在身边,会撺掇自己做些不可挽回的事情,于是找了个理由,把幕僚打发走了。
    谁知道幕僚转身写了密奏,诬告朱太尉有谋反之意,交给通政使司转给皇上。
    通政使司的小吏看后,不敢销毁,直接派人递入皇宫。
    玉武帝看后,派人喊来了朱太尉,把密奏给他看,“朕相信你,这肯定是诬告,你知道是谁写的么?”
    朱太尉一看奏折上的字迹,就知道是那个被赶走的幕僚写的,便如实说了。
    “扰乱天下的,就是这类人。传令下去,缉捕到案,直接乱棍打死!”
    公公听后,走出大殿通知黑衣人去了。
    朱太尉跪下道:“皇上,老臣忠心耿耿,从无谋逆之心。以后就算有人再说这些话,您也不要相信。”
    “朕信任你,你能把军队交给朕,就是高瞻远瞩!”
    玉武帝说完,又令人赐宴。
    朱太尉吃了肉、喝了酒,才出宫回家。
    次日,那个幕僚就被抓住了,被几个黑衣人乱棍打死,扔到了城外的乱葬岗
    七天后,南都北面八十里的江面出现了氐人的船只。
    守在江边的探子急忙上马,跑回南都禀报此事。
    消息层层递转,到了玉武帝这里,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玉武帝写了手诏,令郑博望带兵北上,抗击氐人。
    一个公公带了几个人马,匆匆出宫、出城,前往城外的军营。
    当郑博望、郑闺美看了皇帝的手诏后,迅速整顿军队,前往北方。
    郑博望骑着枣红色大马,问着身边同样骑马的女儿,“我看现在氐人应该已经登陆了,你看如何围剿?”
    “咱们避其锋芒,先绕道江边,沉其船只,烧其粮草,断其退路,再包饺子,自会一网打尽。”
    郑博望点头道:“这个攻略不错,就按你说得办。”
    他回头对身后的传令兵说:“你传下去,队伍向江边进发,偷袭氐人后方!”
    “是!”
    传令兵调转马头,去通知各支军队了。
    郑博望麾下有一万五千名的虎贲将士,英勇无比,个个带着国仇家恨,恨不得将氐人杀了,饮其血,寝其皮。
    ……
    一个半时辰后,浩浩荡荡的军队,来到了江边的高地上。
    江边停靠了很多艘木船,岸上还有辎重、粮草、帐篷等物资。
    郑博望观察了几分钟,发现江边看守物资的氐人,仅仅有一百多个人。
    “杀鸡焉用牛刀?派个千把人,就足够了。”郑博望说完,挥动令旗,让站在方阵最前面的军团出击。
    一千多人,宛如猛虎下山,砍菜切瓜一般,杀了那一百多个氐人,并抛尸江中。
    郑博望又下令,捣毁船只。
    至于其他一万多人,则分批搬运堆积在岸边的各种物资。
    难以想象,一万多人搬运物资,都没搬完,可见氐人在江北劫掠的物资有多少。
    而他们把物资全部搬到江南的岸上,是想一举踏平小朝廷,可见他们的野心有多大。
    一刻钟后,有探子来报,“将军,氐人的主力在蓼洼地停下了,大约有八千多人。”
    “八千多人?他们不去南都,停下来必有诡计,我们要快速行军,杀他个措手不及。”郑博望摸着胡须道。
    接着,他下令,“前往蓼洼地,杀尽氐人,誓复国仇!”又说:“这些东西,你们现在拿到手里的,就是你们的。盼你们奋勇杀敌!”
    一万多将士,听到他的这番话,自然是热血沸腾,匆匆前往蓼洼地。
    ……
    原来蓼洼地的那些氐人,在举行一种诅咒的仪式,想用那种巫术,破了南都的万年风水,然后长驱直入,吞并江南。
    但是他们遇到了郑博望,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当郑博望的军队,站在洼地的上方,把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他们惊恐地大叫。
    不用怀疑,洼地里的氐人全部被杀了,里面成了尸山血海。
    有士兵抱怨是不是太残酷了。
    郑博望微笑着说:“对氐人,不能有一丝的仁慈;你只有不讲武德,他才怕你,你如若推让,他们便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
    那个士兵听到郑博望对自己说的话,双腿瑟瑟发抖,不敢再说了。
    郑博望看了他的表情,哈哈大笑。
    他立刻写了露布,令人拿着奔跑驰骋;并写了简单的奏章,派人快马送给玉武帝。
    郑博望下令全部将士休整,一个时辰后,返回南都郊外。
    一个时辰后,传令兵带着一个公公来了。
    公公拿出一道金牌,“皇上有旨:着郑博望安插一万军士,驻守江岸,防御氐人再次南侵;其他军士,返回南都郊外,拱卫京师,钦此。”
    郑博望分了一万军士,留在了江南,并选了裨将俞啸川代领大将,管理军队。
    至于正式的官告(任命书),他会禀报玉武帝劝其下发的。
    分派已定,郑博望带着郑闺美、其他几千军士,匆匆返回了南都的郊外驻地。
    郑博望、郑闺美入城进宫,面见玉武帝。
    郑博望讲了裨将俞啸川代领大将的事,玉武帝很高兴,“你选的人,朕都信任。等下让吏部填写告身,让人专程送去。”
    “谢皇上!”
    “你这次有功,朕升你为镇虏大将军,正三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博望跪下磕头。
    郑闺美也跪下了。
    玉武帝很开心。
    不可一世的氐人,不到一天,就死了几千人,这是他扬眉吐气的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