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群臣争辩
作者:长青余   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最新章节     
    张须陀问道:“李淳风?此人在何处为官?”
    张元备回道:“在山西太原附近的一座小县城当县尉,精通道术,功夫十分了得,若是父帅想要请他,可以向朝廷申请一张调令,将他调到您的帐下。”
    “那另外一人呢?”
    “另外一人,父帅应该也听说过,此人叫李靖,也就是已故大将军韩擒虎的外甥,之前也当过官,任驾部员外郎,只是后来因为先帝一梦,对姓李的有所猜忌,还杀了武卫将军李浑的儿子,李靖也随之辞官归隐。”
    张须陀皱起眉头。
    先帝梦里浑水淹城的流言,他也是听说过的。
    以至于,当今陛下对朝堂上那些姓李的,也怀有猜疑之心。
    若是二选一的话,自然是李淳风最合适,官小位卑,才不会引起谁的注意。
    沉思片刻,张须陀道:“那就八百里加急,立即请朝廷调李淳风过来。”
    “父帅,这还来得急吗?”
    “来不及也没有办法,难道,你打算我真的再被单应天那小子抓两次,灰溜溜离开?”
    “父帅,我觉得,现在我们加强了戒备,您在万军之中,他再想要偷偷摸摸进来,几乎不可能。”
    “以防万一吧,另外,将帅帐四周百丈的区域,都给我清空,让弓弩手给看紧了,没有我的命令,一只蚊子都不容许放进来。”
    “是!”
    张元备离开了。
    ……
    单应天高高兴兴返回了瓦岗寨。
    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
    单应天也不睡觉了,立即命人通知诸位将领,召开“御前会议”。
    当大家得知单应天与张须陀的赌约之后,也哈哈大笑。
    齐国远笑道:“看来,这张须陀也是徒有名声嘛,陛下一晚上都潜入他的营帐两回了,我看啊,这往后的几天,他别想睡安稳觉了。”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再抓他第二回?”李如圭也好奇道。
    徐茂公却皱起眉头,他无法理解单应天的做法。
    问道:“陛下当时为何不直接杀了张须陀?若是张须陀死了,定会让隋军的军心大乱,我等也能率军夜袭连营,瓦岗寨的危机自然也就没有了。”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
    也都看向了单应天。
    单应天则感叹道:“张须陀虽然是大隋的将军,但他为人正义,对待百姓也颇为仁慈,朕实在不忍心杀他。”
    徐茂公道:“陛下这是妇人之仁,如今是各为其主,即便我们不杀他,他也会来攻击瓦岗寨,到时候,只会造成我瓦岗军损兵折将。”
    他的这番话,已经有顶撞君王的味道了,不可谓不重。
    但单应天并没有发火。
    魏征则是打圆场道:“徐丞相,陛下有仁慈之心,是我等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福,若是能收服张须陀,那对大隋,也将是致命的打击。”
    徐茂公叹了口气:“张须陀此人,近些年已经镇压了多支义军,死在他枪下的人,不计其数,并且,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哪怕大隋亡了,他也只会追随隋主而去。”
    单应天皱起眉头。
    这徐茂公看人,还是挺准的。
    历史上,张须陀也是为大隋耗尽了最后一滴血,堪称救火队长。
    甚至有人说,张须陀若是不死,大隋还不会亡。
    想要让他投降,几乎不可能。
    所以单应天才有了三次赌约。
    沉思片刻,单应天道:“赌约既然已成,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朕相信张须陀也不会自食其言,哪怕他不投降,也会向朝廷请辞,另外,两年之内,我不想与大隋再发生大的战斗。”
    “陛下,这件事情,怕是由不得我们说得算,若是大隋一心想要踏平我们瓦岗寨,陛下当该如何?”徐茂公追问道。
    “若真是如此,朕宁愿带人离开瓦岗,进入太行山。”
    这一次,不只是徐茂公不懂了,其余人等,也都不明白,单应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
    难道是因为害怕?
    可若是害怕,单应天为何敢孤身闯洛阳,救走尚师徒?
    大殿之中,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单应天见此,知道自己必须要给出解释。
    他抬起手,道:“朕会给杨广至少两年的时间,一旦战事扩大,杨广甚至会征调挖运河的三百万民夫,虽然杨广昏庸好色,但这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却不能被影响。”
    秦琼皱眉道:“陛下,那大运河与秦始皇的阿房宫有何不同?都不过是吸食民脂民膏罢了。”
    程咬金也纳闷起来:“是啊,陛下,据说杨广是为了游历江南,才让人开通大运河的,他还下令建造规格巨大的龙船,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陛下为何要纵容?”
    单雄信这一次也没有站在单应天这一边:“陛下,臣建议,我们不但不能等,反而要一鼓作气,拿下更多地盘,最好是一路向南打下去,解救那受苦受难的三百万民夫。”
    尤俊达点头赞同:“陛下,臣的很多亲朋好友,也都被征调走了,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在开挖运河,即便运河开通,河底也是白骨累累。”
    单应天叹了口气,这些事情,他何尝不知?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由杨广这个“无道昏君”去做。
    而不是等他打下江山之后,再组织人手去完成。
    仁慈的君主,是挖不成运河的。
    代价太大了。
    他看向了魏征:“魏丞相也是这么认为?”
    魏征皱了皱眉:“陛下,臣也不懂。”
    “你们只看到大运河累死的民夫,难道看不到,大运河对于我们华夏的好处?南北划江而治已经几百年了,为什么?”
    “就是因为缺少沟通的通道,运河一旦开通,人马钱粮将畅通无阻,即便在洛阳,几日时间,也能乘船下江南,天下再也没有难走的路。”
    “交通便利了,百姓的交往也会更加密切,以后,谁还会搞划江而治?华夏也将真正进入到大统一的时代,再也没有谁能将它分裂,没有分裂,便不会再内耗,当整个华夏子民,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外族会怎么样?”
    “到那个时候,华夏也能真正的崛起。”
    “所以,大运河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丰功伟绩,朕哪怕是反贼,也会坚决支持朝廷开通大运河,谁敢阻挠大运河的开通,那就是千古罪人,也是朕的死敌。”
    此番话一出,大殿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谁也想不到,单应天居然对大运河有如此高的评价。
    最重要的是,单应天只有十四岁,竟然就已经有了如此独到的见解。
    不管同不同意他的观点,都已经被其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