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如何能掌握天道之力?
作者:满满哈   大秦:我是唯一仙最新章节     
    其中两个字,扶苏与蒙恬尚能识别,那正是“谷丹”二字。
    “谷丹”二字在后世简体字中,与小篆形态相差无几,因此他们能迅速辨识。
    然而首字并非“去”字,倒似是“辟”字。
    只是此时尚未出现“辟谷”的概念,修炼之人通常称之为“断谷”或“避谷”。
    “断谷是何含义?”蒙恬虽饱读诗书,但由于专注于军事,对于非兵法类知识涉猎有限。
    而扶苏却若有所思:“莫非是指不吃五谷杂粮,以吸取天地精 ** 食?”
    徐福敷衍地行了一礼,满眼渴望地盯着古籍上的文字,无奈大部分内容他都不识,只能凭借推测和揣摩。
    此刻,他的面色阴晴不定,扶苏见状不敢催促,而蒙恬则情不自禁地靠近徐福,共同研究那所谓的“避谷丹”。
    蒙恬的目光掠过古籍,突然间神情一震。
    他伸出手指,指向“避谷丹”这一页旁边的页面,喜悦的声音响起。
    “这四个字,莫非正是‘长生不老药’?”
    面对这样的发现,徐福等人都陷入了沉思,手持此古籍,似乎始皇帝的病情并非无法挽救。但这古籍毕竟源自天人,不仅其中含义唯有专业人士才能领悟,而且上面的字迹也非普通人所能解读。
    尽管在阅读扉页时还能借助猜测理解,但接下来的内容涉及炼丹术,任何猜测都必须与真实的含义相符。
    “长生不老药?”
    难道真的存在这种灵丹妙药?究竟是上将军蒙恬看错了,
    还是……
    所有人都屏息静气,不敢妄下结论。
    徐福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到一阵眩晕,他聚精会神地查看,果然看到扉页上规规矩矩书写着四个大字。在这四个字中,他只认得一个——“长”字。
    古籍上的“长”字与当今大秦通行的文字差异不大,只是顶部一横下面稍有一点装饰,一竖两侧各有两个点。
    “长”字源于象形造字,与刻在甲骨上的形态虽有差异,但也仅仅是多了顶部的一横。而眼前的字与“长”字类似,只是顶部一横下没有那个规整的圆圈装饰。
    在甲骨文中,确实没有这个圆圈装饰。
    对徐福这样曾见识过古代巫师甲骨占卜的人来说,这个字一眼就能认出。
    至于剩下的三个字,与徐福所熟知的大相径庭。
    “生”字采用会意造字法。
    所谓“生”,意味着人的晨曦时光,正如朝阳升起,人亦随之苏醒。
    追溯至甲骨文时期,也有象形意味,“生”字描绘的是将人释放,寓意重生。其形状更像将人从囚笼中解放,视为新生。
    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从“人”,其中“??”读音近似“恶”,凡含此部首的字,大多与死亡相关。
    然而眼前这个字,既无释放囚禁之意,也无人晨之意。
    唯有最后一种解释,有待进一步探究。
    再说“不老”中的“老”字,它来源于“出”字,有破壳而出之意,并含有“支”字的含义,取植物蓬勃生长之意,笔画应当尖锐,而非现今缺乏破壳而出的意境。
    至于“药”字,在金文时期,是以“艹”作形旁,“乐”作声旁的行声字,取“艹”部的“ao”音和“乐”部的“y”音合并而成。
    至小篆阶段,“药”变成了会意字,表达的意思是以草药为主要材料,治疗各种疾病。
    徐福头痛不已,眼前的字怎么看都不像是“长生不老药”,或许蒙恬将军的理解有误?\"
    徐福提议:“不如我们继续往后看?”
    “一切听凭仙使安排。”蒙恬果断应答。
    徐福心中一惊,显然这位上将军也没有十足把握。他继续翻阅下去,十几页后就看到了末尾。
    徐福略显尴尬地看向一脸困惑的扶苏和蒙恬,“这么说来,上将军所指的,恐怕就是‘长生不老药’了。”
    “此事关系重大,切勿臆测。”扶苏严肃地说。
    徐福点头表示明白,倘若始皇帝本还有一线生机,却因误服他判断错误的药物驾鹤西归,那么株连九族的惩罚只怕都算轻的。
    他用手抹去额头上的冷汗,重新回到刚才那一页。
    要是徐福能预知后世汉代许慎所着的《说文解字》该有多好!再配以后世的《新华字典》,他现在的困扰就能迎刃而解。
    徐福并未气馁,毕竟这是来自天人的古籍,若轻易就能读懂,岂不是人人都能洞悉其中奥秘。
    古籍上的字看似与秦朝小篆迥异,实则内在关联紧密,往往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看似毫无联系,却能在字形上相互对应,且时常令人惊叹其微妙之处。
    这是因为汉字本质上是基于象征符号构建的组合文字,只要了解那些象征符号,比如圆圈中一点代表太阳,自然就能从“日”字中对照出某一固定变化模式。
    无论字体如何变迁,象征符号始终不变。
    即便有其他的造字方法,也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
    但在严格意义上,转注和假借属于用字法则。四种造字法从根本上说,仍离不开最初的象形符号基础。
    汉字作为一种极高智慧的文字体系,包含单体字和复合字两类。单体字自然不必多说,主要是象征符号自身的变体。而复合字则是多个象征符号组合而成,例如“日”“月”并列构成“明”,其中,“日”“月”为象形,而“明”则是在象形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会意字,表示日落后月升,恰为拂晓。
    更重要的是,即使后来创新的文字或是发生较大变化的文字,也能通过另一种原则去辨识,那就是一个符号作为偏旁部首表达其意义,另一个符号则表达其读音。比如金文中的“药”字,从“艹”从“乐”,取“艹”部行声、“乐”部发声。这也是一种在象征符号基础上衍生出的形声字。
    最后提到的指事造字法则尤为便捷,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上下”二字。在小篆中,这两个字尚未加上最后的两点。“横线上有竖线”为“上”,“横线下有竖线”为“下”。
    徐福在心里为自己鼓劲,三个字而已,我怎可能确定不下来!
    没错,不是像先前那样大致猜测,而是必须准确无误地确认。
    关键就在于第二个“老”字。
    老,由“??”从“人”组成,但书写方式并非如此简单,而是要在“??”字基础上添加其它元素。
    “可有笔墨?”徐福意识到仅仅思考难以猜透,不如写下来更为直观。
    “有的,我这就去为仙使取来。”蒙恬起身,走到之前他与扶苏交谈之处,取来了笔墨。
    徐福接过蒙恬手中的笔墨,伏在地上开始书写。先写下了一个“??”字。
    这个字越看越觉得与古籍上的“老”字有相似之处,究竟是哪里相似呢?
    徐福眼前一亮,“??”部在后来演变成“老”部,如果将
    扶苏略显困惑地轻轻点头。
    徐福进而阐释:“玄,乃天之意。指出无论是无欲之人抑或是有欲之人,皆源于同一片天地之气。”
    徐福突然领悟,确乎如此。世间何来不朽之药?原因在于人的精神永恒,仅是肉体易逝。唯有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修行者,因其摒弃俗世欲望而得以长久。
    而那些沉溺于欲望的人,他们的肉身易衰亡,正因有所追求。
    “我今日留存不朽之药,等待有缘之人获取,以救其肉身。”
    “人体能够长存,依赖五行之气均衡存在,木象征生机,若体质虚弱、濒临死亡,往往是由于木气匮乏,需采集凝聚木之精粹以修炼提升。”
    “生命力充沛,则生命得以延续,故此,即为不朽之药。”
    徐福几乎是颤抖着诵读这些文字,仅仅几句,却已感到身心疲惫,仿佛随时会倒在地上。
    竟然如此耗损心神!
    他稍作停歇,深深吸了两口气,继续阅读,“人与万物并无本质差异,既生,必有死。若欲炼制不朽之药,实乃违背自然规律。天道运行有序,不论帝王贤愚,均不因此而改变,更不会为悖逆天道者预留空间。”
    “因此,不朽之药必须融入天道之力,否则将遭受天谴,无法承受。”
    徐福感慨万分,“原来关键点不过两点,一是木气充盈,二是融合天道之力。”
    在场众人无不震撼,尽管仍感困惑,但听到徐福的解读后,纷纷认为确实揭示了不朽之药的炼制之法,并且合情合理,实乃天人智慧的体现!
    虽不明徐福为何读着读着显得如此虚弱,但他们聆听之余,反而愈发精神振奋!
    然而根据文中所述,人间无人能炼制不朽之药,唯有神仙方可为之。
    天下方术之士果然多为欺世盗名!
    天道之力……
    顾名思义,必然包含了天道奥秘。凡人又怎能驾驭天道?
    虽然这一要求极高,即使难以实现,只要有丝毫机会,也定要一试。
    如今这是救治始皇的唯一途径,纵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奋力一搏!
    始皇病重,却并非绝望之境。倘若真的无力回天,那就坦然接受命运。明明始皇尚存一线生机,怎可轻易放弃!
    “寻仙使者,你是否愿意为始皇炼制此药?”扶苏询问徐福。
    徐福一愣,天书中明言唯有天道之力方可炼药。
    公子扶苏此举究竟何意?
    我如何能掌握天道之力?
    然而转念一想……
    我曾受天人传授法门,这寻仙使的身份原本颇为戏谑,如今却是实至名归。虽然离真正理解天道尚远,但放眼天下,还有谁能比我更接近领悟天人之力?
    徐福恭敬施礼,“公子信任于我,我愿为始皇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扶苏点头赞同,“既然如此,上将军蒙恬迅速筹备炼丹所需之物。”
    “遵命!”蒙恬领命而去,立即着手安排炼丹所需物品。
    扶苏身为皇室公子,即便有传言始皇欲因某事除掉一位公子,即便沦为庶民,扶苏依旧仍是始皇的嫡长子。
    他虽失去了公子的尊荣称号,但始皇也不会容忍他的嫡长子受到低级官吏的侮辱!
    监狱官员无人敢对扶苏不敬,同样无人敢违背扶苏之令。
    此地原是越王宫殿旧址,许多物件易于寻找,加之廷尉监狱内曾囚禁过方士,存放了不少炼丹用的丹炉。
    当初始皇还未下令铲除天下所有方士时,方士拥有丹炉,方士被处决后,丹炉作为物证被保存在仓库之内。
    因此,在廷尉大狱中稍加搜寻,就发现了多个丹炉。
    扶苏从中挑选了一个最为精致的。
    徐福却陷入忧虑,天书中明确提及需要木气精华,但该从何处觅得这样的木气精华呢?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木气精华矣。”徐福叹息。
    “我们从云梦山上带回的药渣,是否可以视为木气精华?”蒙恬忽然提议。
    徐福一惊,没想到还有天人遗留的药渣!
    扶苏和蒙恬那次云梦山之行,收获竟如此丰富,早知如此,我也该先去趟云梦山。若此次成功,结束后务必立刻赶去云梦山,看看能否拾遗补阙。毕竟,一旦始皇因这不朽之药康复,云梦山必将被秦军严密封锁,届时再想从中取得任何宝物,绝无可能了。
    “上将军可有药渣?”徐福询问。
    蒙恬从怀中取出一块包裹好的布巾。徐福接过药渣,甫一打开,一股清冽的气息瞬间遍布全身。
    清新而冰凉的香气四溢开来。
    徐福脸上掠过一丝异彩。
    他曾在海上昏迷时,闻到过类似的清新气息,只不过,比起眼前的药渣,那种气息强大了不止百倍!
    更重要的是,他此刻感觉体内仿佛有一股清流流淌,让他身轻如燕,畅快无比。
    如此看来,这些药渣的确可以用于炼药!
    徐福大喜过望,果真是天人所赐,连遗留的药渣都如此神奇。
    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恍如梦境。
    先是得到仙人传授法门,继而发现传世不朽之药的秘密,更是成为在场所有人中唯一能解读天书的人。
    此生无憾矣!
    若能成功炼制出不朽之药……
    看着扶苏已经准备好丹炉,徐福握着药渣的手不禁微微颤抖,刚才阅读天书时的身体亏虚之感,在接触到药渣的清香那一刻,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此刻思维也比之前更为清晰。
    他才意识到肩上的重任,突然有种天下安危系于一身之感。心中虽有畏惧,但为了始皇,甘愿赴汤蹈火。然而这药真能炼制成功吗?
    首先来看看这药渣威力到底有多大。
    他用右手食指蘸取一点药渣放入口中,轻轻舔舐。药渣不再只有淡淡的清香,而是变得浓郁诱人,让人忍不住想尽情品尝。
    闭上眼睛,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与群仙共游。
    然而意识却十分清醒,并非处于迷糊状态。果然是天人恩赐!
    随后,一股清泉般的舒适感从口腔直抵腹中,经过五脏六腑,随着心跳的每一次跃动,源源不断地注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