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胡亥极度愤怒。
作者:满满哈   大秦:我是唯一仙最新章节     
    这样的命令,自然应由李超来下达。届时提起此事,就是李超忠贞不渝,卫尉军更是愿意为王献身,若始皇不予追究,则皆大欢喜。
    而始皇若为此事震怒,那就是李超急功近利,我胡亥苦劝无效,加之此事关系始皇祭祀天地的大事,只好听凭他恣意妄为。
    这便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然而算盘打得虽好,眼前这位骑都尉却不按常理出牌,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骑都尉?”他再次唤了一声。
    “嗯?”李超才回过神来,他下意识瞥了胡亥一眼,对方脸上已是毫不掩饰的不悦之情。
    “少子,看样子,好像是下雪了。”他犹豫地开口。
    胡亥猛然一愣,随后勃然大怒。
    “骑都尉!”他厉声喝道,“你身为卫尉军都尉,始皇身边的亲信军队指挥官,统领的是我大秦最为剽悍的勇士!区区一场雾,就令你畏惧了吗?”
    “并未!”李超严肃回应,“可是……”
    “可是什么!”胡亥满脸怒容,李超作为李信之子,虽然李信在伐楚战役中损兵折将,但在朝廷内部人们普遍认为这不是他作战失误所致,即便是李信的政敌也持此观点。
    毕竟李信是因为昌平君背信弃义切断了他的后路,而昌平君之所以能切断李信后路,正是因为始皇看重他楚国王室后代的身份,派遣他前往楚地安抚民众!
    结果昌平君刚到地方就发动叛乱,带领楚人反抗秦国,这实际上是始皇识人不明,李信只是替始皇承担了罪责。
    固然与王翦相比,李信用兵略显冒进。但在伐楚过程中,李信大军势如破竹,即使面对楚国有名的名将项燕,也能使其避而不战,李信军进,项燕军则退,根本没有勇气正面交锋。虽然最后李信兵败,但他在用兵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个时代学问多以家传为主,尤其像兵事这样极其敏感的知识,大家族通常把这些知识视为传承的根本,家族的荣耀与富贵均系于此。
    因此李信抑郁而终后,李家那种攻势凌厉、天下无敌的兵法,只能由李超继承。
    这也是赵高和胡亥特别重视李超,特意让他参与此次随胡亥斩蛟的重要行动,并分担这份大功的原因。
    因为卫尉军被誉为天下第一强军,自然需要一位出手即令天下无敌的将领,如此才能在万一事情进展不顺时,与天下第一名将蒙恬所率领的三十万长城军一较高下!
    原本赵高还担心李超轻浮,待到上了琅琊台,却发现李超显然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凡事都做足准备,胡亥当时还在心中赞叹,或许这就是上天赐予他的名将。
    没想到李超所谓的有备无患却被这场大雾彻底打破,反而暴露了他瞻前顾后、不敢决断的缺点。
    比如现在,一个黑锅就摆在那里。你身为骑都尉不去背负,难道要让我这个少子胡亥去背?
    “我片刻也不敢忘记!”提到已故的父亲,李超满脸庄重,恭敬地拱手。
    “既然不敢忘记,你为何停滞不前?”
    “还借口下雪拖延,你知道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马上就要进入六月了吗?”
    “砰”地一声沉闷声响,不知何物击中了胡亥的头盔,他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自己的头盔,一边继续疾言厉色地质问:“如今已是夏季,你可曾听说过夏天会下雪的事情?”
    他一边继续摸索着头盔受损之处,步步紧逼地追问:“你说下雪,那你告诉我,雪在哪里?”
    手指终于触及头盔被撞击的位置,胡亥脸色骤然一变。
    他迅速摘下头盔,目光锁定在刚才手指触摸的地方,只见那里赫然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凹陷!
    “哗啦”一声,他立刻从兵车上跃下,怒气冲天地瞪视着李超,声音冷冽如冰:“骑都尉,你部下竟然有人向主将投掷石块,应当何罪?”
    胡亥年纪尚轻,加上他自身的武艺自然无法与卫尉军甲士相比,所以他穿戴的并非重甲,而是一件镶嵌了青铜片的皮甲。
    头盔也是皮质,上面点缀一层薄薄的铜片作为装饰。
    而现在,位于头顶中央的一片铜片竟然被砸出了一个小坑,虽然不深,但这枚飞来的石块肯定不小。
    而且周边只有卫尉军的士兵,除了他们,别无他人!
    胡亥极度愤怒。
    我只是下令你们去垫路而已,你们竟敢向我投掷石块,真是胆大包天!
    他怒不可遏地瞪视着李超,而李超此刻早已心惊肉跳。
    “偏将军,”他犹如梦幻般低语,“并无士兵投掷石块。”
    “砰”地又是一声闷响,这一次来自旁边斥候的头部。
    胡亥恨恨地将头盔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指着斥候,语气森冷地质问:“这不是投掷石块是什么,你自己看看,这么大的石块,几乎跟大拇指差不多大小……”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疑惑地看向地上那枚奇特的石子。
    石子晶莹透明,看上去就像一颗宝石。胡亥惊讶地弯腰,直接将那枚石子拾起。
    下一刻,他突然愣住了。
    然而此刻,胡亥却无法集中精神关注周遭一切,他如同雕塑般伫立在那犹如星河倒挂般的密集冰雹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冷,穿透骨髓,深入心底。
    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深处的震撼。
    此刻,卫尉军被困在山路之间,四周弥漫着浓雾,进退两难。
    尽管胡亥头顶已有坚固的铁盔保护,若有必要,随时可以披上足以抵挡寻常攻击的铁甲,即使是拇指大小的冰雹也无法穿透其防御伤及自身。
    然而,胡亥却毫无安全感。
    因为他清楚地看到,在这冰雹之中,竟夹杂着宛如鸡蛋般硕大的冰块!
    对于冰雹,胡亥并非未曾见识,但如此巨大的体积,确是生平罕见。
    如此巨大的冰雹,自己的盔甲,真能抵御得住吗?
    正当胡亥陷入沉思之际,李超突然清醒过来。
    他粗鲁地一脚将胡亥车上的士兵踢下车厢,紧接着迅速抽出佩剑,果断斩断了拴住战马的缰绳,双手紧握车底,猛然发力。
    伴随着一声怒吼,沉重的战车竟被李超掀翻一侧,他口中溢出血丝,大声疾呼:“偏将军,请速速躲入车内暂避!”
    胡亥瞬间清醒,他迅速钻入狭窄的车厢内,车厢空间狭小,加之身着皮甲,蹲下显得尤为不便,更是在尊严上有所折损。
    然而此刻,胡亥已无暇顾及这些,他勉力蹲下,听着冰雹撞击战车的声音,心中略感安定。
    而李超则毅然用自己的身躯挡在胡亥前方,胡亥先前的愤怒消失殆尽,由衷称赞道:“骑都尉果真是忠诚英勇,颇有先父之风范!”
    直到此时,他才有余裕去注意周边的情形。
    周围已被严寒笼罩,连雾气也开始变得稀薄,显然因寒气凝结而逐渐消散。
    此刻冰雹已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地面已是一片雪白。
    “骑都尉,”他犹豫地开口询问,“你可曾听说,恶蛟不仅能操控云雾,还能引发冰雹降临?”
    李超此刻正艰难地忍受着冰雹冲击,尽管身穿三层厚重的盔甲,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当前的冰雹尚能抵挡。但这无数冰雹击打在头盔上的冲击,仍让他内心恐慌不已。\"
    他强忍痛苦回答:“我只知道蛟龙能腾云驾雾,龙能播撒雨水,此乃它们的本性。”
    “至于夏日降冰雹之事……”他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我确实不清楚。”
    胡亥并未察觉李超的言不由衷,他满脸忧虑地叹了一口气:“若是中车府令在此就好了。”
    “中车府令?”李超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是啊,若是中车府令在此,必然能为我们想出应对之策。”
    他对赵高虽行为乖张,却极为敬重,深知赵高为其精心策划,一切尽在眼中。
    在胡亥看来,赵高乃世上最为博学之人,智谋出众,世间万物似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会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李超一头雾水。
    胡亥瞥了他一眼,不满地回应:“自然是关于斩蛟的对策!”
    “若此次中车府令陪同我们一起登山,小小的大雾怎能阻碍我们行动。”他责怪地看向李超:“如今,我们只能等待冰雹停止。”
    李超哑口无言。
    他没想到胡亥此刻竟然还在挂念斩蛟之事,这场冰雹过后,尽管卫尉军士兵皆身着三层重甲,冰雹虽未穿透铠甲,但战马身上的马铠却不足以全面防护。
    马铠大多由皮甲制成,仅头部、胸部等关键部位有青铜护具。
    料想此刻战马必定伤亡惨重,即使不至于丧命,但也难免受到严重伤害。
    受伤的战马无法拉动战车,若无战车,又如何去猎杀蛟龙呢?
    然而,正如赵高所说,若中车府令在此,或许真的有办法解决。
    就在此刻,一名士兵冒着冰雹疾奔而来。
    他手中紧握着一块布帛,声嘶力竭地喊道:“偏将军,骑都尉,山下有通过响箭传递上来的密信!”
    胡亥欣喜若狂:“快呈上来!”
    而李超同样欢喜不已,果真是中车府令,万事尽在掌握之中。
    他激动地接过布条,不顾头顶的冰雹,快速展开,一行字映入眼帘。
    “少公子不必忧虑,此乃蜃楼幻境,均为虚像。我已命士兵以响箭指引你们方向,你们应尽快行动。”
    他顿时愣在那里,而身边的胡亥已迫不及待,一把抢过布条。
    下一刻,他的脸色剧变,愤然将布条在额头上一抹,怒吼道:“将这块布条射回山下,对准目标射击!”
    “问问他赵高,我额头上的血迹是不是幻境!”
    他此刻只觉心头气血翻涌。
    老子都被打得头破血流,你却告诉我是幻境,是虚妄?
    老子肚子里藏着一句“虚妄个屁”,不知该不该说出口!
    琅琊台第一层山道的一处由于流水侵蚀和山体坍塌形成的凹陷处,徐福正蜷缩其中,瑟瑟颤抖。
    他瞠目结舌地望着前方山道上那层晶莹透明的冰雹,眼中充满恐惧、惊讶,同时也怀揣着一丝向往。
    “这难道就是我刚才念诵口诀产生的效应吗?”
    他低声自语。
    虽然他未曾亲眼目睹念诵口诀时的奇异景象,但他明白,眼前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都与他刚才念诵的口诀密切相关。
    雾气此刻已经淡薄许多,尽管寒气逼人,但徐福却感到无比愉悦。
    “这么说来,我今日在梦中所听到的声音,肯定是仙人的无疑了!”
    他紧握双拳。
    实际上,这一点早已接近确认。
    若非神仙,怎能使得徐福顷刻间跨越百里之遥?
    徐福此前已确认过,自己在海上时太阳的位置,与抵达琅琊台时太阳的位置并无差异。
    若非神仙,又怎能让濒临死亡的徐福重获生机?
    若非神仙,脑海中那些神奇卓绝的符文又是从何而来?
    然而,徐福出身卑微,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寻找仙缘。
    至于真正遇见神仙,甚至成为仙人之后的生活,他从未设想。
    这已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执着念头,特别是在险些葬身大海之后,他变得更加极端,患得患失。
    他担心自己今天经历的一切,最终只是梦境一场,醒来后一切成空。
    现在看来,这一切并非梦境!
    经过一番努力,徐福才使自己平静下来。
    始皇帝集天下权力于一身,即便是超过五十人的军队调动,也需要上报始皇帝知情。
    而琅琊台作为神圣之地,尽管平时会有不少无知百姓攀爬,徐福也曾如此,但若是大规模军队要上山,如果没有始皇帝的命令,决不能擅自行动。
    再加上,虽然目前看不见大军的具体状况,但从声音判断就能得知,大军配备了多辆战车。
    随着骑兵和车阵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定,大军出动时,已很少先用战车开路,而是更多作为辎重使用。
    天下间唯一依然坚持以战车为战斗核心的大军,唯有卫尉军!
    卫尉军作为始皇帝的贴身护卫大军,如今卫尉军的战车既然已出现在琅琊台上,而四周却没有戒严迹象
    “雾霭似在淡化。”李斯始终关注着琅琊台区域的变化,此刻他清晰地察觉到,原本紧锁琅琊台犹如凝结的雾霭,此刻正逐渐消散开来。
    赵高虽然表面上泰然自若,但实际上同样密切关注着琅琊台方向的情况,他悠然地瞥了一眼,赞许地启齿:“果真不愧是蛟龙,操控云雾之力,竟能达到如此境地。”
    琅琊台所在的琅琊山脉绵延七里之遥。一条如此年幼的蛟龙,竟然能够凭借雾气将整个琅琊台完全遮蔽,堪称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神奇生物。
    当然,鉴于它当前与大秦对立,因此被视为妖邪之物!
    并且,尽管尚未查明其形成原因,赵高此时已然确认一事。
    正如李斯所推测,胡亥等人在琅琊台上所目睹的一切奇异景象,实为虚幻之景!
    虚幻之景,一听便带有一丝邪魅之意。因其源头指向传说中的志怪鸟类,在海上制造幻境迷惑无知的人走向死亡。
    因此,琅琊台上的那条蛟龙被认为是妖邪行为,证据确凿!
    妖邪之物,必然搅乱世间,借助虚幻景象营造天上双日的异象,倒也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自然不会对大局产生影响。
    “如今雾霭消散,也许是其力量耗尽所致。请上酒!”他挥手示意,平静地说出这句话。
    先前赵高还有些许顾虑,担心琅琊台上的白蛟可能具有某种神秘力量,以致五千卫尉军都无法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