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四灵,宫有四门,大秦亦有四军
作者:满满哈   大秦:我是唯一仙最新章节     
    更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居住在这里的楚人既不能算是城市居民,也不能说是野人,因为他们拥有云梦县的户籍,所以只能称作乡民。
    这个时代,同乡往往就是一个大家族,尽管伍县令本人是秦人,与云梦乡民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既然全县的人都入籍为伍姓,伍县令也早已视他们为同宗亲人。
    作为他们的父母官,听着身后云梦乡民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求助,伍县令此刻内心犹如刀绞。
    将近十年的努力啊!
    好不容易从各地招揽来众多乡野之人,集结为宗族,共计两千余人,这其中还包括了伍县令的妻子儿女!
    如今却可能一夜之间重回原始蛮荒之地!
    “百将,”他小心翼翼地拱手行礼,“道路崎岖难行,是否可以让乡民们稍微休息一下?”
    百将瞥了伍县令一眼,冷漠地回应:“伍县令,你也曾是一名老秦兵,可知军令之下不容任何拖延?”
    “还不如让他们快速行进,尽早结束这种折磨。”他意味深长地说。
    “终究还是于心不忍,毕竟他们都是我大秦治下的百姓。”他强忍内心煎熬,艰难道出这句话。
    百姓们作为治下的民众,同样也是我大秦帝国的官员!
    百将领队的声音中略带讽刺意味:“既是大秦帝国的官员,为何不遵从始皇帝陛下的旨意呢?”
    伍县令哑然,他只能无奈地叹息。
    百领队所言确实,
    秦律严谨至极,身为上将军的蒙恬一旦下令,无疑是言出必行!
    除非是他自己更改命令,否则无人可以更改!
    然而,上将军会轻易更改命令吗?
    绝无可能!
    军中最为忌讳的就是早上下令晚上又改,即使误判杀人,也是先执行死刑后再追究误杀之责。
    况且,世人皆知,蒙恬深受皇恩,皇命一下,断然不会有违逆的道理。唯一的可能性,便是上将军此番行动,遇到了真正的仙人!
    然而,
    伍县令内心自问,这世上真的存在神仙吗?
    他在云梦县担任县令多年,曾多次亲自带领县兵进入云梦山,驱赶山中的隐居者下山,办理户籍、分配田地,对于云梦山虽不说了若指掌,但也相当了解。
    他早已明了,山中的那些术士,大多都是招摇撞骗之流。他曾亲眼看到一个名叫丑三的小偷骗子,转眼间就成了术士,骑着一头不知从哪弄来的脏猪,竟然也敢自称神兽,横行乡里。
    甚至还声称自己是帝尧后裔,陶唐氏之后裔,擅自改姓为唐。而南郡太守竟然深信不疑,将其视为上宾,邀其入府,每日讲解玄奥之事。
    只是始皇帝对待术士较为宽容,凡是有术士身份者皆赐予假不更的爵位。伍县令尽管已是实授上造爵位,也不敢轻易轻视他们。
    不然这样的跳梁小丑,早就会被伍县令依法惩处。
    丑三是如此,山中的术士也是如此。
    伍县令从未在山中真正遇见仙人,只是乡民们口口相传,描述得栩栩如生。
    传言云梦山深处,一线天之顶,有仙人在传道授业,身边伴有吉祥之兆。
    伍县令侧目看向旁边。
    身旁不远之处,一位本地的老者,此刻正颤巍巍地抱着一头白鹿,步履蹒跚前行,口中念念有词。
    “不能杀啊,这是吉祥之物……”
    “哼!”一声冷笑传来,正是百领队。
    “伍县令,你是否相信这世间真有吉祥之物?”
    伍县令脸上再次浮现出一丝苦笑。
    这头白鹿,正是先前出现在刑场上的那头。始皇帝喜好围猎,因此军队中盛行狩猎活动,每逢休整之日,便策马山林,以围猎为乐,既能获取新鲜野味,又能锻炼骑兵。
    而这头白鹿便是被侦察兵发现行踪,骑士们纵马围捕,轻易捕获。
    如今这头白鹿被老者紧紧抱住,虽然外表依然安静,但伍县令却能察觉到它内心的恐慌与不安。
    先前丑三的那头猪本是野猪,通常为黑色或棕色。丑三的猪却是白色,极为罕见,也因此让他得以假冒术士之名。\"
    然而,在下达三杀令后,伍县令亲自捉拿丑三,经过审讯得知,那头白猪竟是丑三用白漆涂成的。
    那么这头白鹿真的是吉祥之物吗?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随之一个高昂的声音宣布:“上将军回来了!”
    伍县令心头一紧,他不由自主地看向山路,只见一道暗红色披风如同疾风般飞驰而来。
    正是上将军蒙恬。
    看见那袭披风,伍县令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他作为秦军老兵,深知披风在军阵中的意义。
    披风已然解开,那就意味着上将军亲自冲锋陷阵!
    而这里又有谁能成为上将军的对手呢?
    唯有术士!
    只怪自己太过轻信,在上将军面前谈论神仙鬼怪之事。
    此番,恐怕不仅云梦县,包括数千乡民,都难逃厄运!
    乡民们这时也看到了那袭暗红披风,纷纷大声呼冤。
    “住口!”百领队再次厉声喝止,他策马上前,恭敬拱手禀报:“上将军,末将奉命押送云梦县百姓前往一线天,因山路崎岖难行,故行进缓慢,请上将军恕罪!”
    “罢了!”来者正是蒙恬,他勒马立于大军前方,扫视了一下被秦兵围困在中央的百姓,面色稍显感慨。
    “一线天,不必去了。”他平静地说出了这句话。
    百领队微微一愣,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这些百姓,是否就在此地处置,用来筑京观或者扩充兵力?”
    “不必。”蒙恬平静回应。
    百领队眉头微蹙,他疑惑地扫视了百姓们一眼,目光又落在蒙恬身后的亲卫队伍上。
    他敏锐地感觉到,上将军似乎有些不对劲!
    不只是上将军本人以及他的亲卫,就连他们胯下的战马,也都显得萎靡不振。
    这是怎么回事?
    他犹豫着想要询问,却又不敢。而蒙恬一眼就看到了那名楚地老者怀中抱着的白鹿,眉峰顿时紧锁。
    “这可是那头白鹿?”他冷峻地开口,眼中精光闪烁。
    刚才他在山坡上眺望天门台,总觉得天门台上似乎缺了些什么。
    此刻,他终于醒悟过来!
    自古以来,世人崇尚四方,四象包罗万象,象征完整。
    天有四灵,宫有四门,大秦亦有四军。
    偏偏刚才的天门台上,炼丹炉旁,所称的吉祥物却只有三只。
    恰恰缺少了一只最为尊贵的白鹿!
    这也难怪,他依稀记得那位异人说过,四灵不全,天意难测!
    “正是此鹿,上将军,我等……”百领队困惑地开口,他知道上将军眼中闪烁精光时,便是要施行惩罚!
    只是,既然不处置百姓,那又要惩罚谁呢?
    下一瞬,蒙恬的目光锁定在了百领队身上,他声音冰冷如刀。
    “此事关乎大秦天命,尔等怎敢冒犯!”
    百领队如遭重击!
    天命?
    之前上将军还对这只鹿喊打喊杀。
    怎么上山一趟,这头白鹿就和大秦天命扯上了关系?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作为忠心耿耿的心腹重臣,蒙恬始终致力于稳固秦朝的安宁。
    就如同处理方士事件一般,其目的何尝不是为了秦国的长远利益?
    然而,此次南巡的过程中,蒙恬敏锐地察觉到,看似平静的秦朝内部似乎潜藏着暗流涌动。
    究竟发生了何事,蒙恬尚不清楚,但他凭借一名将领的直觉,预感到一场变局即将来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也曾对此有所感知。
    蒙恬清晰记得,在启程南巡之前,始皇于宫中屏退众人,私下与他密议,要求他秘密探寻真相。
    同时,始皇严令保密,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此事。
    蒙恬深知始皇的忧虑所在——倘若天下有变,受直接影响的便是始皇统治下的秦朝。
    此事无疑与始皇追求的大秦万世基业相悖,始皇自然不愿自我矛盾。
    因此,蒙恬未曾公开谈论此事,只是遵照命令默默调查,遗憾的是至今仍无所获。
    询问同僚,同样无人有所察觉。
    未料到,在那云端之上的神秘异人竟然提出了相同的预测。
    数年之后,天地间或将迎来剧变!
    想到这里,蒙恬不禁心头火起。
    他无法确定这个被他称作异人的青年,究竟是位方士,还是位仙人。
    但他明白,能操控兽群之人,定然身怀非凡之能。
    这样的人所说的预言,必然有其依据。
    然而,正是由于百将贸然捕获了那只白鹿,致使异人失去了关键线索,无法洞察天命变化!
    这种耽误国家大事的行为,令蒙恬恨不能立即将其处决!
    罢了!
    蒙恬深吸一口气,毕竟他并非一个容易失控的人,如今事情已然至此,惩罚百将也无济于事。
    毕竟,百将也是依照始皇的旨意行事。
    始皇有令,凡世间自称拥有灵异神通者,皆格杀勿论!
    而这只白鹿明显属于此类,遇见自然不能放过。
    当前首要任务,是要设法补救,切莫触怒那天门上的那位异人!
    一切,待扶苏公子得知此事后再做决定!
    想到这里,他轻轻地将白鹿放下,整理了一下铠甲,周围的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紧接着,只见蒙恬双手抱拳,深深一躬。
    “今日无意冒犯灵鹿,望勿见怪!”
    声音略显沉闷,语气平直,几乎听不出丝毫歉意。显然,这位秦朝上将军一生中可能极少说出这样的话语。
    然而,在旁人听来,却犹如晴天霹雳!
    百将此刻已经完全懵了。
    蒙恬,身为上将军,甚至在王翦去世后,已成为秦朝的第一武将,被誉为战神!
    他,竟然对一只白鹿行礼道歉?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上将军在山中遇到了迷雾……
    脑袋糊涂了吗?
    ………
    百将愣住了,旁边的伍县令也困惑不已。
    他曾想过,能否找到机会保住云梦县百姓,甚至包括他的妻子儿女,甚至考虑过是否可以用自己一人的性命换取全城百姓的安全。
    但即便他自己也清楚,这样的想法纯属幻想。
    除去调兵遣将不可朝令夕改的忌讳外,伍县令更了解蒙恬绝非犹豫不决之人。
    昔日蒙恬率军攻打齐国,率领三十万大军围攻高唐城。
    齐国集结全国兵力坚守高唐,蒙恬一边猛攻城池,一边又命令副将王贲率军五万绕过高唐,直奔齐都临淄。
    齐王见首都空虚,主力部队被困高唐无法回援,只好接受王贲的招降,并命令高唐守军向蒙恬投降。
    鉴于秦军一贯嗜杀成性,齐王特派遣使者前往咸阳,请求秦王政善待投降的士兵。
    秦王政答应了请求,下令蒙恬对待降卒要宽厚仁慈,强调天下初定,各国尚未真心归附,此时应以文德教化为主,不宜再行坑杀等残暴之举。
    当时高唐城中的齐军投降士兵约有二十万,尽管秦军连续攻击,但损失并不严重,即使投降后仍有二十万大军。
    按理说,秦王政既然下令要善待降卒,蒙恬应当允许这二十万士兵解甲归田。然而此时正值匈奴侵犯北方边境,蒙恬奉命率灭国之师北上,竟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带走。
    后来秦军在河套地区与匈奴激战,这二十万降卒却被强制在河套地区修建长城。
    历经五年时间,建成绵延千里的长城,而那二十万齐军降卒几乎十不存一。
    这二十万齐国降卒同样是别人的父母兄弟,无数女子日日期盼他们的亲人修完长城平安归来。当噩耗传来,齐地无数妇女因失去丈夫而悲痛欲绝。
    彼时的女子姓姜,因此留下了“齐姜哭城”的典故,后世误传为孟姜女哭长城。
    因此,蒙恬被称为人屠第二,此称号并非空穴来风。
    更不必提他在河套地区大败匈奴,留下七百里伏尸的战绩了!
    面对二十万齐国降卒因过度劳累而死亡,蒙恬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又怎会对楚人产生同情?
    要知道,他父亲当年攻打楚地就曾铩羽而归。作为儿子,蒙恬又怎会对楚人抱有什么好感?
    然而此刻,上将军却突然更改命令,不再让人将云梦县百姓赶往一线天,也不让他们就地处决,而且对这只白鹿表现出格外的关注……
    莫非,上将军在一线天真的遇见了仙人?
    百将和伍县令还在困惑中,而云梦县的百姓反而先反应过来。
    他们原本并不清楚蒙恬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伍县令口中的所谓内史九卿,仅此而已。
    我们是楚人,为祖神守护门户。秦朝的内史九卿,与我们何干?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秦始皇统一六国,天下归于秦朝,然而征服城池易,收服民心难。
    许多秦人自诩为正宗的老秦人,甚至视六国遗民为敌人,对待他们如同奴隶般苛刻。
    加之秦朝律法严苛,治理地方的秦吏多为军人出身,以军法管理百姓,严格监控,使得不少地方的六国遗民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相遇也只能以眼神交流。
    如果是那些弱小国家的百姓还好,至少结束了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对秦朝还有些许感恩之情。然而云梦县位于楚地,楚国曾是南方的大国,楚王喜好的是纤细腰肢,以至于国中出现饥荒。
    楚王厌倦了国内丰腴的楚女,转而喜好北方那种瘦弱的细腰女子,足见楚地之富饶。
    如此一来,楚人又怎能轻易臣服于秦?
    “快给我等松绑!”一名胆大的乡民首先大胆喊道。
    “早说过,山中那位可是真正的神仙,不可冒犯!”
    “守护山林的神兽都敢围捕,你们这些秦人真是胆大包天!”
    一片喧哗声中,乡民们逐渐变得趾高气昂起来。
    小小秦将,见识到了我楚地的真神吗?
    百将这时才回过神来,他立刻厉声喝止:“全都闭嘴!”
    “再有胡言乱语者,立即斩首!”
    他望着那头轻盈跃入山道深处的白鹿,转头看向仍旧躬身行礼的蒙恬,小心翼翼地问道:“上将军,我等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请您示下!”
    百将内心很想询问上将军在云梦山上究竟遭遇了什么,以至于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刚才那只白鹿的惊惶模样,实在难以与秦朝的天命联系起来。
    如此胆小,怎配得起我大秦的赫赫威名?
    但他不敢问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