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鸣惊人
作者:胖达爱生活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本次试卷批改,是由镇学最优秀的十位夫子共同评定,选取名次也都是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有问题可以一个个指出,不要聚众闹事。”
    “我家小辈前面算术题都对,后面大题也是正确,为什么没有进入前三名。”人群中,一位学子家中长辈不满道。
    “算学题不是答案正确就能得全分,还要保证其过程有理有据。”林山长解释。
    “最后大题,大家不都是一一带入推出的结果,哪有什么依据可言。”
    “这个问题,你们稍后去公示栏看看前三名的试卷就知道了。”
    “我们看了,明明王小姐写得过程更加详细,怎么让诸葛村族学摘得头名。”
    台上夫子们听到这个言论,纷纷想翻白眼,试卷都还没有贴呢,他们去哪里看?
    他们严重怀疑人群中这些煽风点火之人,是其他镇族学派来搞事的。
    目的就是为了搞臭他们镇学名声。
    就在林山长还想说什么时,身旁的王夫子突然站了起来。
    他不满的看着围观群众,“诸葛村族学诸葛云疏知最后两道大题解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会的东西,就认为别人也不会,岂不可笑至极。”
    林山长看自家师弟还想继续开怼,赶紧打断,“诸葛云疏,既然大家怀疑你的名次,可愿上前证明一二。”
    诸葛云疏当然愿意,她站起身,向着高台恭敬行礼:“弟子愿意。”
    说完,无视他人打量,缓缓走上高台。
    那份自信从容,让台上夫子们称赞,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气魄。
    而围观群众,也在议论纷纷。
    “她就是诸葛云疏?”
    “年龄看着好小。”
    “镇学越来越糊弄人了。”
    “……”
    诸葛云疏无视众人议论,在林山长示意下,开口:
    “各位长辈,晚辈是诸葛村族学的诸葛云疏,今年八岁,虽然才读书一个月时间,但是也知道读书人的名声很重要,容不得一点污蔑。现在,我就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镇学夫子选择我成为第一名并不是空穴来风。”
    诸葛云疏铿锵有力的回答,让围观群众佩服不已。
    但总有一些不合群的声音响起。
    “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
    “要是有名,怎么名字从未在族学榜上出现。”
    “女娃读什么书,大庭广众的,简直丢人。”
    “……”
    诸葛云疏本想当众讲解,但是听到这些不堪言论,还是放弃之前的想法。
    于是请求林山长准备好大卷轴,她要保证写完之后,现场所有人都能看清楚上面的字。
    拿笔蘸墨,诸葛云疏一心想证明自己,心里憋了一口气,全然忘记身处环境,就这么一鼓作气,两道大题很快写完。
    林山长让人把她写的纸张挂在高台正中心位置。
    当卷轴缓缓打开,围观众人不管懂与不懂,纷纷抬头看去。
    “好字,小小年纪了不得。”
    “怎么感觉比第一场书法比试写得还好。”
    “你这么一说,好像是的呢。”
    “诶,大家不要跑题了,看解题过程。”
    “……”
    “怎么样,您老到是说啊。”一青年催着老账房为他解释一二。
    “老夫还没看完,急什么。”老账房生气道。
    时间一点点流逝,现场一片安静。
    突然一道惊呼声打破沉默,“原来如此,太妙了,太妙了。”
    此人正是之前急着看题的老账房。
    “你们快看,竟然有三种解题思路。”
    “此女娃好生厉害。”
    “我这种算学不好的都能看懂诶,现在我也是会算学的人了。”
    诸葛云疏写的非常详细,她相信只要读过书的,都能看懂。
    林山长看着日头,已经快过午饭点了,于是赶紧打断人群的议论,“此题,是郡学前往梁国游学时,带回的两道难题,至今解出的学子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更别提一下给出三种解题思路的,至今夏国仅此一人。”
    “诸位,可还有什么异议,一并提出?”
    围观人群神色各异,大家纷纷表示,心服口服。
    甚至有人当众行礼作揖:“是我等小瞧众学子,特别是诸葛云疏,更不该怀疑镇学夫子的公平公正,在此小生深感歉意。”
    有一人出头道歉后,之前嘲讽过,质疑过的人,也纷纷行礼致歉。
    林山长看着众人表现,也一笑而过,大度原谅。
    从此诸葛云疏这个名字也在镇上家喻户晓。
    随着算学难题的流传,诸葛云疏解题法,也会闻名于各个学府。
    第二场比试正式结束,诸葛云疏、两位师兄和李夫子汇合后,准备一起去吃午饭。
    镇学还是很贴心的,单独为他们这些族学参赛人员准备了饭。
    “大花,大花。”
    诸葛来贵发现诸葛云疏赶紧大声叫了起来。
    没有办法,他们这些围观群众不能进入镇学。
    听到诸葛来贵的声音,诸葛云疏赶紧跑了过去,开口:“小叔,你怎么还没有回去。”
    “还不是你小婶婶,让我请你们到家中吃午饭,这样总比镇学安静些。”诸葛来贵解释道。
    诸葛云疏很心动,镇学食堂确实人太多了。
    最主要的原因,她发现很多学子对她指指点点,就浑身不自在。
    “小叔你等一下,我去询问下夫子的意见。”
    说完,就赶紧跑到李夫子那边说明情况。
    子清师兄揶揄道:“云疏师妹,成名的滋味怎么样?”
    “额~,怪怪的。”诸葛云疏挠挠头。
    不过应该习惯就好了,她心里想着。
    大家看着诸葛云疏这囧样,不免哈哈大笑起来。
    “那就打扰你小婶婶一家了。”李夫子为弟子解围。
    就这样,诸葛云疏一群人在诸葛来贵的带领下来到刘兰家里。
    小婶家占地面积很大,有三进院子,不然也住不下这么多人。
    当他们来到主院时,餐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
    此时屋内只有刘老爷子和他三个儿子,因为下午还有比试的原因,李夫子拒绝刘老爷子喝酒的好意。
    一顿饭,大家吃的满嘴流油。
    特别是诸葛云疏,占着年纪小,嘴甜,一桌子上的长辈都给她夹肉菜,别提多开心了。
    她敢保证,今日的肉量,比去年一整年加起来的都多。
    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刘老爷子的大方,看着这一桌子饭菜,少说也得一两银子左右。
    “啧啧,小叔这个小白脸,运气真好。”诸葛云疏小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