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算术难题
作者:胖达爱生活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族学比试还在继续,台上山长站起身,“第二场比试,算学一科,共二十题,两道加分题,选其一即可,两柱香时间。”
    山长话音一落,第二场算学比试正式拉开帷幕。
    只见一块超大的卷轴展开,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术题。
    台下众学子,左手拿着算盘,纷纷抬头看着题目。
    仅一会儿的功夫,整个广场顿时响起噼里啪啦算珠与算盘相撞的声音。
    诸葛云疏被突然出现的算盘声吓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而相对于她的懵圈,场中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女,就显得镇定很多。
    此人正是上一场书法比试第一名,王怡。
    只见她一直抬头看题,手指不停的在算盘上飞舞,宛如残影。
    过了一会儿后,少女连忙拿起毛笔,将算出的几个答案快速写在纸上。
    这样的行云流水,就像干了多年的老账房。
    不仅围观群众看呆了,场内坐在她周围的学子也被影响,一时间忘了答题。
    当少女放下算盘,写答案时,这些人才反应过来。
    而诸葛云疏,刚刚适应这个环境,于是开始答题。
    书案上有一把算盘,但是对她的作用不大,也就没有使用。
    诸葛云疏不知道的是,托小叔诸葛来贵的福,围观群众正在热议她。
    “你们看,前排中间那个女娃,连算盘都不会用。”
    “在哪呢,我瞅瞅。”
    “诶呦了,还真是,算盘都不会用,还敢参加族学文会。”
    这时,之前与诸葛来贵不对付的围观群众,嘲讽道:“就这水平,还好意思说天赋高。”
    “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听着人群的议论,诸葛来贵虽然生气,但是为了大花能好好比赛,还是忍了下来。
    刘兰可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直接开怼:“这位大哥,小侄女不才,算学不精,也只有书法取得第三名,不知那第一和第二,哪个是你家孩子。”
    “姑娘有所不知,李大嘴家,没有一个孩子读书。”围观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
    “张员外和王掌柜家的孩子,啥时成了你李大嘴家的了。”
    大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你~你~,不要瞎说。”
    说完就在众人指指点点中狼狈离去。
    见没啥热闹可看,众人继续看向场内比试的学子。
    这时,香已烧完一根。
    只见之前快速做题的学子开始慢了下来。
    特别是之前那名少女,隔很长时间才提笔计算着。
    就这么写写停停,时不时拨几下算珠,一看此题难度就很高。
    此时的诸葛云疏也看向卷轴上的最后一题,微微皱起眉。
    不是因为题难,相反,非常简单,估计很多经历过九年义务学习的z国人都听说过。
    出自《孙子算经》中的一道题:河上荡杯。
    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妇人在河边洗碗,官吏问,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妇人回答,家里来了客人,官吏又问,来了多少客人?夫人回答,每两位客人共用一只碗,每三位客人共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客人共用一只肉碗,一共用了65只碗,请问一共来了多少客人?
    额,虽然她前世没有计算过,但是对于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
    诸葛云疏拿起毛笔,将脑中思路一一写下。
    法曰:假设家中一共来了方(画一个正方形)位客人,则得出等式:
    方除二加方除三加方除四等于六十五,(方\/2+方\/3+方\/4=65)
    得十三方除十二等于六十五,(13方\/12=65)
    则:方等于六十。
    答曰:客六十人
    诸葛云疏提笔写下最终答案,又看了眼,怕改卷弟子不理解,又想了个这个时代较为好懂的解题思路。
    法曰:以二人乘三得六,又以四乘之得二十四,以乘总六十五盏得一千五百六十………并之,共二十六为法。除实得六十人。
    答曰:六十人。
    写完这两种解题思路,诸葛云疏看着还有大半柱香时间,准备把另一道大题也写出来。
    鸡兔同笼,在现代已经被小学生玩烂的题型。
    “好难,没有一点头绪。”坐在高台一侧的商人议论着。
    算学,可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王掌柜,你怎么看?”
    “客有六十五人,我是一一带入试了之后得出的结果,并不知其解法。”王掌柜摇摇头,一脸为难。
    他看着场内中心位置的自家闺女,如果不出所料,也会使用同样的方法。
    而此时,台上的夫子们也在议论最后两题。
    “这最后两题,不是郡学去梁国游学时得来的吗?”一夫子惊讶道。
    “哪个丧心病狂编进考题的。”
    “你小声些,除了王兄,还有谁?”那人眼神示意。
    一瞬间,大家秒懂,也就闭嘴不谈。
    林山长听着其他人道议论,忍不住轻声对身旁的王夫子道:“清瑜,最后两大题对下面的孩子们来说,难度太大了吧!”
    王夫子依然面无表情,声音冰冷:“难吗?梁国六岁小童都能解出,我泱泱大夏国,难道还不如他们?”
    说完不在理睬,继续盯着台下。
    林山长无奈叹了口气,他这个师弟,自从出国游学交流后,就变得不太爱说话,对弟子们的要求愈加严格起来。
    不知是好还是坏。
    台下的诸葛云疏总感觉有人在盯着她看。
    但是想着毕竟是公开比试,现场这么多人,难免有人把视线看向她。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她亲小叔和小婶婶在吗。
    所以也没有过多在意。
    而此时的王怡,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经过验算,最后两道大题答案都是正确的。
    过了一会儿,等卷上墨迹干了之后,又检查一番,发现无误后,才申请交卷。
    而那些还在跟最后大题死磕的学子,本就没啥思路,见有人提前交卷,心中更是烦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