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苍梧赋税
作者:砂糖橘在三国   三国:劝刘备下岭南,种植砂糖橘最新章节     
    建安九年六月,暑瘴蒸腾,汉军连续歇了三天。
    夏秋之时,苍梧郡久雨阴湿,又突然遭遇暑热山岚之气,自下蒸上。人在气交之中,有一种胀闷不可当之势。赖雄称之为“回南天”,又比回南天煎熬数倍。
    西汉时,将军周灶奉命讨伐南越,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还好赵佗向大汉俯首称臣,周灶勉强给了朝廷一个交代。要是真打起来,汉军吃不了兜着走。
    岭南地区有湿瘴、暑瘴等气候,高原地区的高原反应,古人相对地称为“冷瘴”。
    刘备军多为荆南人士,或多或少体验过回南天的厉害,倒没有大规模地出现不适的症状。他们只是没什么精神,干什么都觉得没劲,士气不振。
    徐庶在军议上,提出“开源节流”的政策。
    开源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广信长赖雄组织郡兵、劳役屯田,以积储军粮。其次是向苍梧百姓征收赋税,税率采取“十税一”,没有其他杂税。
    天下纷争以来,三十税一基本上成为摆设,不可能维持地方穷兵黩武的征伐。十税一是徐庶深思熟虑,又结合岭南实际情况定下的准则。
    徐庶能大胆地提出来,基本上是提前和刘备探讨过,得到刘备的认可。之所以由徐庶提出,是给刘备留下操作的余地。万一十税一惹来苍梧百姓不满,刘备还能咬咬牙再降一点,施恩于下。
    节流主要是从“精兵简政”下手,精兵维持在一万人,远低于入岭南时的兵马数量。如果遇到恶战,再从郡兵中补充。战兵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帮忙耕种、收割,其他时间都是郡兵在打理屯田。
    八千郡兵用来屯田万亩,显得大材小用,但涉及到开荒,又显得捉襟见肘。他们主要管理的是猛陵、广信二县的屯田,荔浦县以民屯为主。
    第一年种植八千亩芋头,一千亩萝卜,一千亩地梨。第二年继续开荒万亩,种植一万亩芋头,一万亩萝卜,地梨看情况安排。第三年继续开荒万亩,一万亩两季稻,一万亩芋头,一万亩萝卜,直到苍梧郡用来耕作的人力饱和为止。
    “简政”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裁撤不必要的官吏。苍梧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所置县吏尚繁,徐庶拟订名单,裁撤掉一批。
    这是非常得罪人的工作,裁撤县豪强容易失“民心”,裁撤一些寒门读书人,又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徐庶潜伏数月,调查清楚不法豪强,直接拿他们开刀。
    官府获得的土地,在徐庶手里非常烫手,他直接分配给当地的佃户。佃户安心纳税三年,他们耕种的土地直接归于他们名下。徐庶顺手将大量的荒地、公田也都赐给贫民,狠狠地替汉军拾掇一波民心。
    荒地都是“有主”的,谁贸然开荒,主子会跳出来收走,一点情面都不留。官府给贫民撑腰,也是顺手给豪强、恶霸下套,等着他们自己跳出来向汉军“捐赠”家产。
    徐庶侃侃汇报,底气十足,声音分外响亮。此次强项令,称得上一次小规模的“度田”和“土断”了,苍梧郡的纳税人口增加到十七万众。
    苍梧郡的总体耕地面积,大概在一百三十万亩,一年粮食产量刚刚迈过三百万石,平均下来大概一人一年十八石,很多底层百姓都是勉勉强强维持一个温饱,甚至每天都在挨饿。
    到了春耕或者秋收时节,只要地方豪强管饭,百姓都会积极、主动地帮忙,生怕卖不上力气。一些有田地的富农,允许他人拾遗落的稻穗即能招揽到相当不错的帮手。
    或许苍梧郡还有隐田隐户,但短时间内肯定查不出来了,更不能完全得罪地方豪强。这意味着官府一年的赋税在三十万石粮左右,还得是丰年。加上今年屯田的一万亩,产出十五万石杂粮,可供官府支配的粮食在四十五万石左右。
    刘备军兵士、战马、牲口、官吏加起来,有两万两千。按照低标准一个月消耗两石来计算,一年需要开支五十二万八千石粮,还没有加上文武官员的俸禄。简单地依靠税收,第二年俸禄发不出也就算了,将士还可能饿肚子,汉军的信仰迟早要崩盘。
    除了财政方面的忧虑,徐庶还强调军心和民心的重要。岭南的地方豪强,称为“大姓”“兵长”等,是拥有自己的武装的。他们要和土著居民斗争,官府不可能完全剥夺他们的武装力量。
    到了建国时期,宗族械斗都屡禁不止,何况是大汉朝。而岭南的具体情况和宗族械斗又有所不同,这是汉民和夷民争夺生存的资源。
    刘备总不能抑制自己人的力量,助长夷人嚣张的气焰。秦汉都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岭南百姓为中原保举南土四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关键的时刻,他们能全民皆兵守护大汉疆土。即使有人谋逆,也是除首恶后招抚为先。
    经过徐庶这次斗地主后,豪强武装转为隐蔽状态,势必会发展为苍梧郡的隐患。唯有扩张,才能转移内部矛盾。而要扩张,军心和民心缺一不可。
    众人希冀的目光,纷纷投向赖雄。
    “要提振军心和民心,最好的办法是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赖雄直谏道。
    徐庶眉头微蹙,心生迟疑:
    “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经常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蛊惑百姓。主公要是学他,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名声吧?”
    赖雄笑了笑,解释道:
    “张津能当上刺史,怎么可能做一些无用之事,无非就是岭南百姓信这個。不止张津,交趾郡守士燮出行,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二人一道一佛,半斤八两。”
    刘备眼神中涌出复杂的神色,口含金声拒绝道: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不可学张津钻营歪门邪道,误入歧途。”
    徐庶斜睨赖雄一眼,出言提醒:
    “昔会稽百姓旧祀始皇帝,刻木为像,与夏禹同庙。王朗到任时,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为由,于是除之,天下称颂。主公要弘扬清名、威德,只能学王朗而不是张津。”
    赖雄淡淡一笑:“皇叔、元直,你们可听闻岭南伏波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