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若有条件尽快搬到城里
作者:幸运团团   成亲日,小福妻把植物人相公撩醒了最新章节     
    “你若有半句虚言欺瞒本夫人,可知后果?”她语气带了威严,隐隐有压迫的架势。
    苏梨有所察觉,只是这点压迫,还不如日日在夫君跟前的紧张,根本算不上什么。
    “夫人放心,民妇明白。”
    知府夫人命丫鬟拿来纸笔,让她引到亭中石桌前落座,将生子方写下。
    苏梨想到自己那一手字跟狗爬一样,一瞬间羞赧,提起的笔迟迟没有落下。
    知府夫人和萧夫人都在看她。
    见状知府夫人蹙眉,“为何不下笔,可还是有其他顾虑?”
    “回知府夫人的话,民妇自小未有读书,虽识得几个大字,写字确实不太好,不好意思献丑,不如民妇将方子背出来,由夫人身边的丫鬟姐姐代为掌笔,看得清楚些。”
    苏梨脸颊红红,懊恼为何自己没有好好练习夫君布置的大字。
    萧夫人嗔怪瞧她一眼,“你这丫头吓坏我了,我还道是什么大事。”
    知府夫人亦有点无奈,交代丫鬟掌笔。
    苏梨回忆着生子方,一字一句背下来,抽空瞄了眼丫鬟的字。
    不亏是知府夫人身边的人,虽是丫鬟,字竟优雅得体正儿八经的簪花小楷,不下上一番苦功,恐怕写不出。
    “此药方虽已经有人用过,夫人身体却更重要些,若您决定用,请先给大夫看过,待大夫说无事可用,夫人再自行用。”她叮嘱道。
    知府夫人颔首,表示明白。
    她一直听着,方子中都是药材名字,倒与那些奇门古怪的偏方不同。
    想来苏梨在村中长大,却并不像一些妇人无知又迂腐。
    “若此方有用,本夫人必有重谢。”知府夫人承诺道。
    “民妇不求什么感谢,您将老参让给了民妇,只要方子对您有用就好。”苏梨莞尔一笑。
    小姑娘的笑容很能感染人。
    知府夫人斟酌半晌,“你家住何处?”
    “民妇家住清水镇杏花村。”苏梨恭顺回答。
    “今日粮价连翻涨,你应当也知晓,北面来的灾民越来越多,若是有条件还是尽快搬到城里吧。”
    知府夫人的话像是暗示,不清不楚引人浮想联翩。
    苏梨怔了怔。
    灾民多她知道,可不是都停在白州了吗?
    知府夫人吩咐丫鬟将苏梨送出门。
    望着苏梨娇小的背影,她对萧夫人说:“这丫头心肠不错。”
    “是啊,她与灵雀年纪相仿,若不是出生在农户家中,只凭这份心境,也能嫁个如意郎君。”萧夫人慢吞吞说。
    知府夫人疑惑,“我见她提起夫君时脸上笑容不似作假,你如何知这夫君不是良缘?”
    萧夫人默然,笑道:“您说的是,是我妄断了。”
    苏梨从后门进去,却是从正门出。
    田桂兰左等右等不见人出来,可急坏了她和陈风晚。
    府衙又进不去,两人在原地像热锅的蚂蚁团团转。
    “老夫人,不如我闯进去寻夫人。”陈风晚大着胆子说。
    田桂兰霎时沉下脸。
    “不可!你知府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知府大人办公的地方,岂能由你随便乱来?你若强闯,还没等看到阿梨的人就被关到大牢里去了!”
    心急归心急,她们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
    “那咱们就要一直在这等吗?”陈风晚捏紧手中驴鞭。
    “再等一柱香,阿梨还不出来,你就回家知会老四,老四见过世面,他应该能想到法子。”
    陈风晚刚应声,眼睛余光一扫,见担心的人竟从另一条大路过来了。
    鹅黄褙子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苏梨怀抱木盒,一路碎步小跑,停在两人面前时仍有些气喘。
    “娘,风晚。”
    “怎么样?可把我们俩人等坏了,你再不出来风晚就要强闯进去了。”
    田桂兰紧紧拉住苏梨的手,老眼细细打量片刻,确定苏梨没有半分受委屈的样子,提着的心才缓缓放下来。
    “那可不成,府衙是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强闯。”
    苏梨一听,当即训道。
    这还了得?
    她原本没事,陈风晚一闯也变成大事了。
    说到底,他们都是普通小百姓,人轻言微,哪能跟当官的硬着干。
    “夫人说的是,风晚受教。”陈风晚低头认错。
    “娘,老参到手了。咱们人在芜州,不如直接请回春堂的大夫为夫君开药?”
    苏梨欣喜打开盒子,露出四百年份的老参。
    田桂兰呼吸一窒,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知府夫人真把老参让给咱们了,当真好心肠啊。”
    “知府夫人的确是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希望自己留下的生子方可以帮助夫人。
    “只是……”田桂兰想到回春堂外面排的长队,“我瞧去回春堂看病的人不少,怕是大夫不肯出诊。”
    “出不出诊总要问问。”
    苏梨收好老参,一行人重新返回回春堂。
    依旧是那个药童。
    “你们怎么又回来了?”他奇怪问。
    “多亏小哥的指示,我们才能买到老参。”苏梨先道谢,好声好气打听,“不知小哥可知,平时大夫是否出外诊?”
    药童大感震惊。
    没想到苏梨真能从知府夫人手里买下老参。
    难不成这身穿朴素的一行人与知府夫人还有什么交情在?
    他不由正色起来。
    “你也看到每日上门的病人很多,平时师傅忙不过来,但也不是不会出外诊,你在此等候,我去问一问。”
    回春堂能在芜州屹立百年之久,少不了与达官贵人打交道。
    不管有没有交情,交情是浅是深,能让对方欠一个人情,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的到。
    药童从后门撩开帘子,消失不见。
    不消片刻他便跑回来。
    “我师傅同意了,只是今天不成,要明天,你们家住何处?”
    苏梨大喜过望,连忙道上杏花村住址,同田桂兰商议:“娘,此番路程遥远,不如咱们今日宿在城中,明日接上大夫一起?”
    “如此甚好。”田桂兰没意见。
    回春堂的大夫医术高明,声名远扬,有他给老四号脉,总比镇上大夫要好,大家也能放心。
    还有老三……
    自打老三媳妇跟阿梨卖凉糕,手头上有了余钱,早早把老三的药换了。
    算下来用了二月有余。
    她前两日问崔氏老三病情可有好转。
    崔氏一脸愁眉不展,摇头叹气。
    看来那大夫医术定然也不怎么高明。
    正好一同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