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那一定很美味
作者:一天一万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最新章节     
    25年,距离克尔纳青年接管整个克尔纳已经过去八年时间。
    那场与也本蒙方及利特方进行的那场惨烈的大决战,
    对于克尔纳青年以及大多数克尔纳人来说,似乎都还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但此刻,与八年前已经完全迥异的克尔纳,却又让许多人对那场战争的记忆彷佛蒙上了一层纱。
    17年时利用大量矿产资源换取来的资金,克尔纳青年在克尔纳各地砸下的各大项目,
    在这时候,基本都已经落成并且使用。
    作为克尔纳标志性的城市,克尔纳首都虽然还比不上一些国际大都市,
    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大多数人曾经对克尔纳首都的印象。
    废墟变成了高楼,炮坑被抹平,变成了崭新开阔的街道,
    最重要的是,那些曾经会围堵在某条街道,期盼能够得到一些食物的,枯瘦,饥饿,麻木,痛苦,戒备的人们消失了。
    在新建,或者修缮的学校里,能够听到孩子打闹或者读书的声音,
    在街上,曾经对外界一切都戒备的人们,脸上经常流露出热情地笑容。
    曾经的克尔纳和此刻的克尔纳,俨然是两个世界。
    这个此刻年轻的国度,希望和生机大概是最准确的描述。
    克尔纳首都,也俨然是现代大都市的模样。
    克尔纳首都修缮并扩建的机场,每天起飞和降落的航班愈加密集。
    街道上,经过这几年,车辆也渐多了起来。
    即便入夜,街道两边,也都还有着大量店铺,保持着营业。
    这一年,是克尔纳第二个六年计划的第二年。
    26年。
    虽然第一批克尔纳青年投资的项目基本已经落成。
    但克尔纳青年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事实上,从一八年到此后的每一年,克尔纳青年依旧有陆陆续续往克尔纳各地继续投入各个项目,
    也陆续有新的项目完工落成。
    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基建。
    克尔纳内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年继续维持着。
    克尔纳丰富的资源曾经让克尔纳面临危难,
    但也让克尔纳脱离危难后,能够快速否极泰来。
    仅仅只是将资源开采出来卖出去,
    再通过基建的方式,将这部分利益分配到大多数克尔纳人手里。
    就能够让克尔纳几千万人活得挺好。
    但克尔纳青年也没有因此就放弃其他发展道路或者停下脚步。
    所以,选择将大多数资金砸入基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给后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这一年,
    克尔纳内有一个大项目完工。
    从克尔纳首都到克尔纳与也本蒙交界位置的铁路,在华国项目承接和技术支持下,顺利通车。
    这条铁路通车过后,
    克尔纳青年有了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甚至更短时间,将大量兵力和火力压上也本蒙前线的能力,
    同时,后面如果和也本蒙那边的铁路接轨后。
    物资从克尔纳青年当初获得使用权的那个也本蒙海岸港口上岸过后,
    在陆上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成本就会再次缩短一大截。
    对克尔纳来说,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意义。
    事实上,在这条铁路的修建一直到通车过程中,
    某欧罗巴洲国家一直对此很有意见,
    不止一次在国家联合会上义正言辞地表示,
    华国帮助克尔纳修建这条铁路,完全是在助长克尔纳,以及也本蒙附近区域的战争风险。
    但在这件事情上,最后某欧罗巴洲国家还是忍了,
    意见只是停留在表示不满的程度,没有进一步动作。
    同一年,
    克尔纳青年还宣布了另一条铁路计划。
    计划未来六到十年时间里,修建完成一条从克尔纳首都到利特方向的高速铁路。
    27年。
    这一年,克尔纳青年全面接管克尔纳十周年。
    这一年,
    对克尔纳来说,意义非凡。
    同时,也有几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
    克尔纳青年在克尔纳首都,
    为了庆祝这过去的十年,克尔纳取得成就。
    进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和阅兵。
    邀请了毛熊国,华国,艾斯巴尼,隆伦角多个和克尔纳关系友好的参加,
    也邀请了,利特,也本蒙,以及克尔纳青年的‘老朋友’,白旗国等欧罗巴洲国家参加。
    请前者和后者的目的,都一目了然。
    当克尔纳青年的战士,或踏着步,高唱着战歌,或驾驶着装甲,轰鸣着,
    通过主席台时,不少人都有些恍惚。
    十年时间了,似乎这些克尔纳青年的战士依旧没有改变。
    军装变得整洁而崭新,装备也明显更新换代了一次,训练明显也更加丰富而严密了些。
    但当初的战斗意志,在此刻,依旧延续着。
    这场庆祝活动,显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样是当年,
    克尔纳青年完成了又一次基于整个克尔纳的人口统计。
    结果显示,
    整个克尔纳内,从当初的三千余万人,
    经过十年时间,人口已经突破了五千万人。
    这十年时间,克尔纳呈现出了一个恐怖的生育率。
    归结原因,
    除了克尔纳内环境的极大好转,克尔纳青年砸下了大量资金在医疗上,减少了新生儿的夭折。
    还有很大部分原因是,
    在结束战争时,克尔纳内的老人很少。
    在克尔纳青年接管克尔纳之前,因为各种原因,
    整个克尔纳的人均寿命从来没有超过四十岁。
    大多数克尔纳的老人,都熬不过战争,饥饿,疾病,各种混乱中带来的各种横祸。
    太年轻的人口比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悲剧的呈现。
    同一年,
    国家联合会同样公布了一组数据,
    关于克尔纳的饥饿人口。
    “我们不得不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克尔纳人和克尔纳青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宣读报告的国家联合会秘书长,也是来自一个阿菲卡洲的小国,
    叙说着克尔纳过去十年取得成就时,有些动情地说道,
    “我们可以在这里对克尔纳表示祝贺,根据我们抽查和实际考察得到的数据,”
    “在过去的一年里,饥饿已经在克尔纳基本消失了。”
    “这是难以想象的,十年前,我曾经作为国家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在克尔纳工作过,那是一个……说起来可能有些冒犯,但那真的是一个有些艰难的地方。”
    “有太多饥饿,寒冷的人。”
    在说这句冒犯的话时,这位秘书长转过头,先望向了克尔纳青年的代表,
    克尔纳的外事人员闻言,只是对此回以笑容。
    “而现在,克尔纳可以骄傲的说,克尔纳不再有那么多人会感觉到饥饿了。”
    在这位秘书长说完话过后,
    克尔纳的外事人员再笑了笑,发言表示了感谢,
    “谢谢国家联合会,或许等到休会之后,我能给各位品尝,我从克尔纳带来的,克尔纳的美食。”
    “那我先感谢您,我想那一定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