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在朱外公发话之后的事情,都好像按了加速键一般,办好的速度变得非常的快。
    来回的年礼,讲究一个有来有回,朱外婆不放心,就一直在盯着看朱大舅妈看,朱大舅妈是咬着牙把两条猪肉给放回一份给朱家,然后再拿了两把挂面放进去回礼里面。
    朱外婆满意的点了点头,依旧是盯着朱大舅妈看,直到那袋子给到了自家闺女的手上,才没有继续盯着人看。
    朱大舅妈是恨不得把牙齿咬碎了,那肉一看就是新鲜买的,一斤拿起来沉甸甸的,可得有个两三斤的量。她还想着拿厨房里的一斤的肉换过来,然后就能把多的那份猪肉带回娘家了。
    可惜没能换到,都怪老爷子,都不为自家的孩子好好考虑,她要说的事可是大好的事情,怎么就不许她说出来了。指不定人家会同意呢!
    于是怀揣着这般心思的朱大舅妈就不停的开始给自己找说话的机会。
    朱母拿到东西,便要带着一家子人告辞,在告辞的时候,也避免不了的要聊上几句话,而在朱母面对朱大舅家以及朱二舅家的时候,也就更避免不了的要说上几句客套话了。
    “这就是大外甥了吧,祝你今年金榜题名。”朱母微笑着把拿出来的红包给了一个大外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朱大舅家是三个孩子,朱二舅家也是三个。这么算下来,吃亏的也还是朱玉宁家,朱大哥是高中毕业之后去参军,然后朱玉宁下乡期间只回来过一次过年,所以要这么算,朱家是要少那么些个红包的。
    更别说朱大舅和朱二舅家给的红包都是很小的,往年是一个孩子一毛,一家就给一个红包,朱家刚开始还是朱父朱母分开给的红包,到后面实在是忍不了了,才变成一个的。
    因为朱二舅家的孩子刚好有一年是初二也回去他们外婆家了,朱二舅没回去,这孩子都不在家,朱二舅也问出口来要红包。
    人都没见着,就得发红包,朱父朱母也是给两位老人面子,要不然还得吵起来。
    “还在上学就是学生,来,拿好外公外婆的压岁钱,去学校了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朱外婆拿出来了十个红包,连朱大哥和朱大嫂也是有的,“这是第一次见面,老太婆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了,就只能发个红包意思一下了。好好工作,早点生孩子好。”
    老一辈的想法也就是这一般了,结了婚就要生孩子,早点生孩子让父母帮忙带,休养好了又要接着生。图一个多子多福,晚年儿孙满堂了。
    只是朱外公外婆可能不太合适养儿子,两个儿子都没养好,媳妇也不是他们满意的,是儿子自己找的,不满意也没办法,儿子喜欢还非要娶回家过日子。
    “这是大舅家的见面礼,初八我们一定早早过去帮忙。”朱大舅妈笑眯眯的看着苏梓明说道。
    苏梓明笑容得体,语气清冷:“谢谢大舅妈这般心意了,不过不用了,我们找好了人家团队的,毕竟是自己的婚事,就想办的轻松一点。左右也不缺这点钱,何必让自己遭罪呢。你说对吧,大舅妈。”
    朱大舅妈话哽在喉咙里了,然后是朱外婆白了一眼朱大舅妈,这一个下午到现在来,这大儿媳一点正事都没做好,心里想的全是那歪歪唧唧的事了,没出息还没脑子。
    “那可不,咱们不必要的苦头就别吃了,能吃甜的为什么不吃。这天色也不早了,大家还是早点回去的好,免得天太黑了,不好回去。”朱外婆看着灰色的天空,关心道。
    “那就不吃苦,可我还有点事啊,妈,你就让我跟小姑子说了吧。”朱大舅妈可没给朱外婆说话的机会,那个嘴跟机关枪似的一直在说,“小姑子,我娘家哥哥上班的钢铁厂的副处长有个儿子,是本地的大学,想找一个也是大学的对象。说是订婚礼给五百,结婚了再给一千,三转一响也都给准备新的,到时候就住厂里的房子,不过没什么工作经验,大抵就是一房一厅的户型而已。这一家人真的很好,咱啥时候安排见一下面?”
    朱大舅妈说完话后,便胸有成竹的看向了朱母,就等着她应下来,回头她再去约时间见面了。这事成了除了一百块钱介绍费,也还能给她儿子安排个工作呢。这可是大赚的好生意。
    “不见。我闺女能分配京市的好工作,为什么要回来进厂子?他家条件这么好,你家闺女也考不上大学,怎么不给你自家闺女介绍反而来问我闺女?”朱母的反问,朱大舅妈脸都白了。
    朱外公冷哼一声,看向了朱大舅。朱大舅连忙起身道歉,然后把自家媳妇给拉回去屋里了。
    而朱母的这些外甥子和外甥女也都听出来了问题,脸色都不是很好。特别是朱大舅家的几个孩子。
    朱大舅的大儿子是知情的,但什么都没给说,而朱大舅家的唯一一个闺女,比朱玉宁小了三岁的表妹,在自家母亲说话的时候就在想了,为什么这么好的对象她妈不介绍给她,要介绍给她表姐。
    但是朱母给戳穿了,场面直接冷了下来。
    “爸妈,我就先回去了。到时候你和大哥说一声,大嫂到时候还是这个想法,那还是别往来的好,我家的事还轮不到她来指手画脚的。”
    朱母硬气的说完话,就带着一大家子人走了。
    朱外婆叹了口气,他们也不是没有说过大儿媳,可她就是听不进去,被钱迷住了眼,脑子完全不用。不往来的也好,反正关系一直都是这么僵硬,不往来也还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