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诗惊四座
作者:着花无丑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最新章节     
    满大全面露喜色,这样的诗,他有现成的,说出来就行,
    可是他又担心别人说他以前就做好的,不是现场作诗,那就落了下乘。
    踱着方步,仅走五步,当然要比巴桑少走一步,摇头晃脑吟唱:
    城外高山雪,
    府内炭火红。
    王爷高雅兴,
    满室皆贤客。
    此诗描写庆州外面寒冷,而王府室内如春,高朋满座,生活富足。
    当年,满大全写出这首诗,
    一众文人一起称颂,说是顶级佳作。
    此时他念出来,庆王带头鼓掌,连声说“好诗、好诗呀!”
    在场所有人自然跟着鼓掌,一片赞颂声。
    满大全得意洋洋!
    巴桑听到庆王说的“城外有高山,山顶北面积雪”一句时,就想到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这首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当即脑中一转,改两个字就可以了。
    等满大全念完,众人静下来,向庆王一拱手,
    “王爷,小人就以东属山望余雪作一首诗”
    他没有装逼踱步了,直接吟道:
    东属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文飞扬一下跳了起来,大声吟诵,再次讲解:
    东属山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
    雪后初晴,山林的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
    傍晚时分,庆州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庆王一下站了起来,反复念着巴桑这首《东属山望余雪》,
    他在念诗,其他人自然都不说话,一起看着他。
    庆王内心震撼,巴桑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
    就把东属山的高大俊秀、美丽的雪景、城中的寒冷表述得淋漓尽致,其中又蕴含着深意,
    这种意境,他一直都有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
    现在由巴桑做到了,难能可贵的是,
    这个小护院没有去过庆州,只是凭借想象就做出来了,比满大全强得不是一点半点啊!
    庆王看着巴桑,情不自禁赞叹:
    “好小子,你赢了,你这首诗极美,无人能及!”
    楚、韩、孙三人听到王爷这么说,一起称颂,其他人都鼓掌欢呼。
    楚绍暗感奇怪,府里啥时收了这么一个下人,自己居然一点不知道,
    之前,这个下人骂退劫匪,
    他认为只是巴桑胆子比较大而已,毕竟仅仅说几句漂亮话,算不得什么。
    至于西园救楚诗琴,他回来后,压根没有人敢跟他提起这件事,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现场作诗而且能得到庆王的认可,
    这是实打实的本事!明天一定要好好问问他。
    却听庆王话题一转,转头问楚绍、韩璋,
    “听说赤虎山有强人啸聚,是否属实?”
    楚绍站起回话:“禀王爷,此事属实,但山匪凶悍,
    前几天韩大人出兵围剿,王师失利,准备和韩大人再商量此事,一定剿清匪患。”
    庆王摇摇头,“不必这么麻烦,区区十几个山匪,毋需调兵,派几个人即可”
    回头喊了声:“孙淮可愿意上山剿匪?”
    孙淮高声答应,“王爷,小人愿往!”
    楚绍赞道:“英雄出少年,贤侄需要带多少人,衙门中捕快任你挑选。”
    孙淮笑道:“十几个山匪而已,我一人足矣!”
    庆王双手一拍,“好!有志气,等你灭了山匪,我当亲自为你请功。”
    韩璋脸色难看,几天前,他派一个队的一百名官兵上山剿匪,只回来二十七人,
    其中二十人还是预备队,根本就没参加战斗,
    另外七人是山匪放回来的,等于参战士兵全军覆没,
    这事还没有上报,处分是免不了的。
    现在孙淮居然提出一个人上山剿匪,这是在打自己脸啊!
    巴桑暗想,庆王在力捧孙淮,其实就在给孙术撑腰,也是变相否定韩璋,
    正如刘子超所说,云州官场太守、都尉、盐铁使三股势力,都在争权夺利,各有靠山。
    据庆王所说,孙淮功夫在曹渊之上,不知道他和龚顺相比谁的功夫更高?
    次日,楚绍把巴桑叫到书房,详细询问他的来历,
    巴桑早就想好措辞,说自己是京师人氏,小时候读过私塾,
    后来家中遭到巨变,父母死亡,这才流落在外,幸得太守府收留。
    楚绍大喜,想不到自家下人中有此等人才,给自己挣足了面子,后面要好好使用。
    此事过后,巴桑在太守府内地位更高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护院,所有人看到他都客客气气,
    特别是文飞扬,雅庭赛诗,巴桑帮他解围,见到他更是热情有加。
    大管家、护院队长也不管他,出门无需请假,真正的上班自由、来去自由。
    两天后,衙门传来消息,
    盐铁使孙大人的儿子孙淮单枪匹马上了赤虎山,杀掉山匪十人、活捉两人,
    只有两名山匪跳湖,死活不知,赤虎山匪患被彻底清理。
    接着坊间也传遍了,尤其打斗细节也流传开来,
    当天就有说书人编成故事传唱,孙淮名声大噪、妇孺皆知。
    巴桑特地去听说书人讲孙淮剿匪故事,情节自然是加工过的,
    但最后被逼跳进湖里的两个人是真实的,一个是匪首白林,一个是耍熟铜棍的龚顺。
    庆王亲自上书皇上,详细描述了王府记室参军孙淮一人清除了赤虎山匪患事迹,请求为他加官进爵,
    并表明孙淮愿意从军效劳国家,为国守边,同时也痛斥韩璋部下战斗力羸弱,
    一队官兵上山剿匪,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云州驻军需要增加良将云云。
    庆王说孙淮是王府记室参军,这是个从六品官衔,现在立功了,当然要晋升,
    奏折是庆王亲自写的,力度自然不同。
    奏折走的是八百里加急,几天后,圣旨到达云州,
    封孙淮为云州城门校尉,这是从四品官,连升几级,仅次于韩璋,云州都尉是正四品官。
    云州各级官员、士绅纷纷到孙府祝贺,
    谁都明白,孙家父子此时在云州的地位、权势那不是一般大,
    更何况还有庆王这一大靠山,因而贺客所备贺礼都是极厚,尤其是盐商们,出手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