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沈兰
作者:枸杞芽   贵女清和最新章节     
    荣亲王一行又过了十几天才走,这次还是和西北大军一起走的。
    赵钰在临行之前找到赵铭:“哥哥的帮助妹妹铭记于心,我会留意着他们的动态,有事就给你飞鸽传书。”
    赵钰这会儿脸上看不出一丝悲伤,不过说话的时候,赵铭能感觉到她是咬着牙的。
    “你消停吧,我不过是帮你打听了一下肖向誉的下落,何至于此啊?那时候不过是给你开个玩笑,只要你不再难受就好。”
    “难受?我一点都不难受,”赵铭脸上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做了错事,是会付出代价的。”
    “到底是父兄,你恨他们又如何?不过是徒增伤感。你看看我,被流放一般扔在京城十几年,不也这么挺过来了?如今我倒觉得自在,逍遥的很,这不比在西北强吗?”
    “哥哥也不过是强撑,当真比在西北强吗?若是你以后做了亲王,有自己的封地,要什么没有?你要是真有心,我就帮你!”
    赵铭还是不放心赵钰,他怕赵钰是联合荣亲王一起试探他,虽说他自己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我劝你收了这个心思,若是让父王知道了,你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你别怪你哥哥无情,我可是不会护着你的!”
    “就吓成这样了?”赵钰鄙夷道:“你放心,我也不是傻子,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父王有自己的脉络,我也有,你只管等着就是。万一出了事,我自己一个人顶着。”
    “就等你这句话呢!”赵铭笑嘻嘻道。
    荣亲王府准备离京,这边西北大军也开始收拾启程了。
    沈彦邦特意把清和叫到一边:“你再去肖家的时候,给肖姑娘说,等她出了热孝,我就去上门提亲。”
    清和笑道:“哥哥亲自去说不好吗?”
    沈彦邦脸一红,或者说,是清和以为的脸一红,因为他的脸太黑了,不太容易看出来:“你说什么呢?我们怎么能……”
    “哎呦,这会儿又不好意思了,当时上面拜访的时候不是很好么?”
    “我是认真和你说这个事呢!”
    清和也忙收敛了笑意:“哥哥放心吧,你的话我一定带到。”
    很快就到了西北大军和荣亲王府离京的日子,大队伍在城门外十里长亭停着,等着亲友送行。
    荣亲王妃频频回头,等着赵铭过来。
    赵锐道:“母亲别看了,我这个弟弟最是冷血冷情,他能把咱们送出大门已经是很仁义了,怎么会过来送行?”
    “哥哥的话是不是有失偏颇了?”赵铭牵着马走过来。
    赵锐一皱眉,这里人声鼎沸,他竟然没看到赵铭出现在自己身后:“知道来就好,母亲一心挂念你,你还不过来磕头?”
    赵铭也不含糊,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王妃含泪把赵铭扶起来:“好孩子,你起来吧,你的心母亲都记得。”
    赵锐心里冷哼,平日里不守在父母身边,不能尽孝,如今不过磕了一个头,就把母亲心疼成这样。
    赵铭起身,环顾四周。
    沈彦邦正在和荣亲王说话,他却没有看到肖蓉蓉的影子。也对,肖蓉蓉如今在家守孝,哪里能随便出来。
    荣亲王问沈彦邦:“沈将军,我怎么没有看到肖小将军?”他问的肖向誉。
    揣着明白装糊涂,沈彦邦道:“说来也奇怪,大家都说最后撞见他,是在一个唱曲儿的勾栏,后来就不见了。坊间有说看到有人被扔到河里,不知是真是假。不过这种事情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也不敢乱说。”
    “那就可惜了,肖小将军少年英武,若是长此以往,未来不可限量!”
    “我也是说呢,”沈彦邦扼腕叹息:“不知道肖家是怎么了,肖伯爷去世,肖大哥生死未卜,如今……唉!不说了马上到了出发的时辰了,咱们走吧。”
    两个人寒暄着告别,各自回了自己的队伍,开始出发。
    沈彦邦一走,宋氏就收拾东西准备搬到沈彦邦的新宅子里了。
    趁着过年这几天,沈彦邦找人大略把那边宅子收拾了一下,可以住人了 。
    沈松第一个不同意宋氏搬走。他的想法很简单:“沈彦邦可以单独搬出去住,因为这是皇上的意思,不能违背。但是宋氏首先是昌宁侯府的夫人,其次才是武安侯的母亲。”
    老太太也不同意宋氏搬出去,如今沈家愈发败落了,有宋氏这个大财主,还能稍微靠一靠,沈彦邦回来了也得来这边。若是宋氏搬走了,那沈家可就谁都指望不上了。
    柳姨娘的反应比沈松和老太太更大一些,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宋氏关系多好呢。
    柳姨娘自然是惦记宋氏的嫁妆,她还记得宋氏曾经许诺过要把嫁妆留给她的西哥儿呢。
    所以一听到这个消息,柳姨娘忙过来上房:“我怎么听到夫人要搬去那边住?”
    宋氏笑道:“那边房子刚刚收拾好,若是不住人的话,怕是还容易坏。”
    “要是依着切
    妾的意思,夫人还是在这边住的好。一个是大爷如今常年征战在外,夫人去了那边也孤零零的,不比这边人多热闹。再一个,我家西哥儿也得喊夫人一声娘亲儿,夫人怎么忍心让西哥儿连娘亲都见不到?”
    这话说的既冠冕堂皇又好笑。柳姨娘平时把沈彦西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自己多见他一面都难得,如今却又怕孩子看不到母亲。
    “你既然怕委屈了西哥儿,那就让他搬来我正房里住些时如何?”
    “小孩子家家的吵的很,还是妾身养着每日让他来给夫人请安,让夫人教他些道理才是。”柳姨娘唬了一跳,忙推辞道。
    宋氏也不强迫她,只管笑盈盈的看着柳姨娘。柳姨娘被吓得心里不安,坐了一会儿就跑了,生怕宋氏真的要把他的西哥儿扣下来。
    清和见状,苦笑道:“母亲,如今您可是掉到狼窝里了,我看一时半会儿搬不走。”
    宋氏道:“我知道搬不走。”
    清和奇道:“那您还说要搬?”
    “正如他们所说,要想分家,怕是光老太太没了都不行……”宋氏说着就不说了。
    清和明白母亲的意思,要想分家,至少得沈松也死了。但是沈松是自己的父亲,宋氏不好说出来。
    “不过我把这事摆在台面上,一是为了让他们不要打你哥哥的主意,以后你哥哥就和他们不是一家人了。他是沈家独立的一支,两家以后是亲戚关系。”
    “第二就是,虽说我不能走,但是以后你哥哥回来了,把我接到他的府里养老,也能说得过去。所以他们最好收敛一点。”
    清和点点头:“不过母亲也要小心,真怕他们因为这个事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来。”
    宋氏道:“你又听到什么消息了?”
    清和指了指柳姨娘的院子:“那边等着攀龙附凤呢,偏偏嫁妆又没了,怎么会甘心!”
    宋氏一皱眉:“怎么最近没有动静了?”当初柳姨娘和沈清宁退婚的心可是很坚决的,如今柳贵嫔那里连点声响都没有了。
    “自然是那位不同意。”清和伸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
    宋氏皱眉道:“若是因此闹出事来,倒是对你们姊妹不好。还好你已经定亲了,你三妹妹五妹妹怕是要受她的牵连。”
    宋氏猜的一点也没错。如今已经过了年,沈清宁还是迟迟等不到宫里的信,有些坐不住了。
    最近和她玩的好的那些姑娘都不肯邀请她出去玩了。她也能猜到,大家心里肯定在想,她被退亲了,说不定哪里的德行有亏。
    她本来想着五皇子那里提亲,一切传言就不攻自破了,没想到这个提亲迟迟等不到。
    外头的传言也越传越过火,有说她看不上表哥逼着表哥家退亲的,有说表哥家听到了些关于她的不好的说法的。
    沈清宁也打听到了一些,心里焦躁不已。
    若是这些传言传到五皇子的耳朵里,那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五皇子本就不愿意来提亲,听到传言哪里还肯来。
    沈府自己还一团乱麻似的,沈家姑奶奶沈兰就带着两个女儿来沈家省亲。
    自从上次沈兰带着孩子搬走,就一直没有回过家。后来儿子闹的那一场也不好看,沈兰更是没脸回来。
    这次沈兰回来,宋氏和李氏马上警醒了起来。
    冯家当时嫌沈家越来越败落,去攀安国公府的高枝了,如今还能厚着脸皮回来,说明冯家没在安国公府落到什么好,才愿意回来的。
    老太太虽说不喜欢女儿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但是她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就算心里不满,也舍不得如何,只能让她回来住着。
    好在这次沈兰只把两个女儿带来了,沈家的姑娘不用避讳那个冯着。
    沈兰一来,跑到老太太院里陪着老太太说了半晌话,就按耐不住跑到宋氏那里去了。
    宋氏和这个小姑子不熟的很。沈兰也是个看人下菜碟儿的,前两年回来,她何曾专门到嫂子屋里去过?
    不过宋氏也不是小心眼的人,见沈兰来了,也是很用心的招待她。
    “嫂子好品味,这屋里收拾的真不错。”沈兰打量着宋氏屋里的布局和摆设,啧啧道。
    宋氏一笑,她不是有品位,是有钱,这屋里的东西都是她的嫁妆,沈家那些破烂玩意她看不上。
    “大哥儿走了?”沈兰话题拐的很快。
    宋氏点点头:“我倒是想多留他两天,但是守着西北大营要紧,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能拦着。”
    “要说起来,这西北大营果然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大哥儿在那里不过一年,如今已经是有爵位在身了,咱们沈家祖坟冒青烟,一门两侯爵,说出去那也是荣耀的很。”
    宋氏摇摇头:“说出去荣耀,到底是邦哥儿用血汗换来的,孩子才不容易。”
    宋氏这话就是在抱怨了,沈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这个出嫁的姑娘,听到这个话就是尴尬,说什么都不是。偏帮自己老娘哥哥,嫂子不乐意,可是也不能让她说母亲哥哥的不是啊!
    昌宁侯府的爵位本来就该是沈彦邦的,如今他却要自己打拼。
    “不过也好,以后说出去,人家也会说邦哥儿是有本事的,不是靠着祖宗庇佑才捡了个没用的爵位。”
    沈兰见宋氏越说越有气,忙道:“嫂子说的是,人家都说富不过三代,咱们府如今也越来越……”
    看到宋氏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沈兰深恨自己不会说话。宋氏再不喜欢昌宁侯府,她也是昌宁侯夫人,自己这话真不招人待见。
    “嫂子,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说,咱家邦哥在武安侯府肯定会越来越好,昌宁侯府以后给了西哥儿,就要改成伯府了,可不……”
    越解释越不对,沈兰干脆闭了嘴。
    宋氏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了,等百年之后,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妹妹是有什么心事吗?”
    宋氏不耐烦,直接问道。
    沈兰忙道:“我想着邦哥儿如今在西北混的好,想看看他能不能带带他弟弟?”
    宋氏挑眉,表示不解。
    沈兰道:“嫂子也知道,着哥儿儿又没考上功名,我想他去西北历练历练。”
    “这话也是乱说的,刀剑无眼,人在战场可就身不由己了。铭哥儿是读书种子,让他拿刀拿枪的,岂不是为难他吗?”
    “我也知道在西北历练不是那么好的差事,可是总不能让他一直在家闲着吧?”最关键的是,她儿子不是那读书的料子。
    “那就让妹夫给他京城里谋个差事,妹夫神通广大,人脉多的很。”若是这着哥儿在西北有个好歹,这个家可就没有一天消停了。
    “嫂子这话说的,他原来都不是京官,哪来的人脉?再说了,西北那边有他大表哥照应着,不比什么都强?”
    宋氏抿抿嘴:“那邦哥儿在家的时候,你们怎么不直接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