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王者相见暗机锋,执戟郎中名韩信
作者:一袭轻衣   帝:山河少年行最新章节     
    张良迅速拟定并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赴宴计划,沛公则一丝不苟地按照这份计划开始部署各项事宜。
    萧何被委以重任,留在灞上军营镇守后方,并负责规划安全可靠的撤退路线。
    众人一致认定——只要军队没有问题,就可以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
    与此同时,沛公亲自率领着张良、樊哙以及秦子玉等得力干将,带领三百名精锐羽林卫士,马不停蹄地赶往鸿门赴宴。
    当沛公等人抵达鸿门时,项羽早已恭候多时。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沛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然后开口问道:“沛公啊,咱们已经好久不见了。依你之见,究竟谁才是兄长,谁又是弟弟呢?”
    面对项羽突如其来的发问,沛公显得十分镇定自若。
    他谦逊地回答道:“上将军容禀,若是以年龄而论,小弟确实年长几岁,可以称得上一声兄长;然而若要谈及战功彪炳,您无疑更胜一筹,也完全有资格被尊称为兄长。”
    范增抓住时机,立刻补充说道:“既然沛公如此谦逊地自称为小弟,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吧。”
    张良毫不示弱地回应道:“在这场王者之间的较量中,作为臣子怎可随意干涉,看来上将军这边的家教不行,如此重臣却不知尊卑礼仪。”
    范增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不理会张良的暗讽,反而对沛公说:“沛公啊,你既然已经和我们的上将军约定成为兄弟,为何不尊称我一声亚父呢?”
    这突如其来的一招,直接让张良的出言讽刺变成了自取其辱。
    沛公此时感到无比尴尬,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忍受这份委屈。毕竟,范增的长辈地位无法撼动,他也只能无奈地沉着脸去找项羽说话。
    而一旁的张良则有力无处施展,只得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转换话题。
    这时,项羽仿佛有意要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向沛公逐一介绍起他手下那些统率兵马的大将们。
    “龙且拜见沛公!”只见龙且走上前来,向沛公行礼,声音犹如洪亮的钟声一般响亮。
    “季布见过沛公!”只见一身戎装的季布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走到沛公面前,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地拜见道。
    紧接着,英布也走上前来,抱拳施礼,高声喊道:“英布拜见沛公!”
    随后,项庄同样神情肃穆地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口中说道:“项庄见过沛公!”
    看着眼前这三位英气逼人的将领,沛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并欣然接受了他们的拜见。
    然而对于项羽的挑衅,他并未立刻回应,反而话锋一转,对着身后的四人喊道:“樊哙、灌婴、周勃、秦子玉,你们几个小兔崽子,还不快过来拜见这位名震天下的上将军!”
    听到沛公的呼喊,秦子玉等四人不敢怠慢,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标准的军礼向项羽行礼参拜。
    项羽见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眼中闪烁着赞赏之意,他对沛公说:“沛公帐下的壮士果真个个都是非凡之人啊!待到待会儿宴会结束后,我们定要好好交流一番,也好借此机会切磋武艺,增进友谊。”
    面对项羽的提议,秦子玉四人并没有立即应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沛公,似乎在等待他的指示。
    沛公何等聪明,一眼便洞悉了众人心思,于是他豪爽地大手一挥,大声说道:“你们这些小子可真是走了大运啦!还不赶紧多谢上将军的指点迷津?”
    得到沛公的授意,秦子玉四人连忙齐声致谢,表示感激之情。
    客随主便,沛公在项羽那高大身影的映衬下,走进了装饰豪华、气势恢宏的宴会大厅。
    张良和范增紧紧地跟随着他们的主公,亦步亦趋。
    而秦子玉等其他宾客,则按照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在外面宽敞的广场上找到对应的座位坐下。
    这时,只见一位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执戟郎中率领着三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鱼儿般,整齐有序地进入了广场。
    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稳稳地托着一个装满了各式山珍海味的餐盘,那些美食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进入大厅后,执戟郎中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地向站在高台上的项羽禀报:“禀报上将军:三百执戟锐士已全部到位,请上将军指示是否现在开始布餐。”
    项羽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他高声下令道:“开始吧!”
    得到命令后的执戟郎中迅速转身,挥手示意身后的两名士兵走上前来,将两份制作精巧、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分别放在了项羽和沛公面前的餐桌上。
    待布餐工作完成之后,这两名士兵又默默地退回到原来的位置,与其他士兵一起整齐列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退出了场。
    宴会开始后不久,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微妙的气氛。
    围坐在桌旁的四个人——项羽、沛公、范增以及张良——看似平静地交谈着,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正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项羽率先打破沉默,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对于建立新秩序的迫切需求与重要性认识。
    他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仿佛要将自己心中的信念传递给在场每一个人。
    沛公则迅速回应道,表示完全认同项羽所言,并表示愿意追随其脚步、听从指挥。他言辞恳切且谦逊有礼,似乎在向项羽表明自己绝对忠诚之意。
    紧接着范增发言,提出一份详尽细致的利益分配方案。
    然而这一提议立即遭到张良强烈反对。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激烈争吵起来甚至面红耳赤也未能达成共识。
    此时范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光芒不怀好意地说:“上将军啊,咱们军中向来缺少能歌善舞之人。此刻何不唤一名壮士前来舞剑,也好给诸位增添些乐趣呢?”
    说完便转头看向项羽等待他答复。
    项羽凝视着沛公片刻后缓慢开口问道:“沛公对此有何看法?”
    沛公微微一笑回答道:“既然兄长有此雅兴那自然是极好之事!”
    得到肯定答复后范增立刻对着站在一旁手执长戟护卫士兵吩咐道: “韩信快去传我命令请项庄速速进殿并携带佩剑为上将军及沛公献舞一曲以助酒兴。”
    韩信领了命令,到大厅之外召唤项庄,并交代了任务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