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大唐:我要天下太平(2)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把药服下以后,李治脸上的惨白逐渐散去。他疲惫的摆了摆手,对太监吩咐道:
    “下去查查,这几日都有谁见了公主。”
    太监闻言低头恭敬的应了一声:“是,陛下。”
    太监离开后,李治脸色沉了下来,眼神冰冷一片。
    敢在背后撺掇他的女儿主动和亲,看来这长安城里,有人不想活了............
    他李治的女儿,去不去和亲,都是他李治说的算。
    这些人若敢把手伸到月儿那里,就休怪他不客气。
    他是病了,不是死了,他的女儿,和不和都亲由不得旁人插手.............
    —
    李治都见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之玉自然也得去会会。
    对于这位敢打破桎梏,在这封建王朝里登基为帝的女帝,之玉很是佩服。
    想在这封建王朝里夺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她还是以太后的身份登上帝位的...............
    “儿臣拜见母后。”
    御书房内,之玉福身,对书桌后正在批阅奏折的武后行礼。
    行完礼后,之玉抬头,细细打量了书桌后的武后一番。
    书桌后的武后,脸圆如瓠子,眼睛大而有神,眉毛浓黑,双耳又宽又厚,面相庄重威严。
    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此时的她,看起来并不是让人一眼惊艳的美人,可她端庄大气霸气侧漏的气质,却让人见之难忘.............
    见之玉来了,武后脸上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我的月儿来了,快来母后这里。”
    之玉闻言站直了身,缓缓向书桌旁走去。
    “母后。”
    见自己平时娇惯的女儿难得守礼,武则天淡淡一笑,“月儿去了太平观没有?满不满意父皇母后给你建的道观?”
    之玉摇头:“回母后,儿臣还没去太平观。”
    “儿臣刚刚去了父皇那里。”
    听之玉说她去了李治那里,武后微微皱眉,“月儿,你父皇有没有给你说些什么?”
    之玉摇头,“儿臣说想去和亲,父皇他好像有些高兴。”
    “什么?”
    听之玉说她想去和亲,原本还漫不经心的武后瞬间看向提高了声音,语气满是不可置信。
    之玉淡定的笑了笑:“母后,儿臣想去吐蕃和亲。”
    “不行,我不同意。”
    之玉的话才说完,就遭到了武后的强烈反对。
    武后放下手中的折子,满脸担忧的看着之玉道:“月儿,你为何突然想着要去和亲?”
    “是不是你父皇私底下给你说了些什么?”
    之玉摇头:“父皇并没有说什么,是儿臣自己想去和亲的。”
    武后微微眯眼,认真的盯了之玉半晌,见之玉不卑不亢,满脸认真之色,她好看的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月儿,朝中大臣没有骨气,总想着把你推出去换取和平。”
    “他们平时自诩自己是男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总拿藐视的眼神看我们女子。可一有问题,他们就会把我们女子推出去。”
    “你是大唐的公主没错,但你不是联姻的工具,没人规定,公主就一定要和亲。”
    “朝中大臣支持和亲,那是因为他们懦弱,他们怕起战乱,怕他们的子孙死在战场上,怕他们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他们表面上说得堂而皇之,张口闭口为了边境安宁,为了天下百姓,其实他们为的,只是他们的利益。”
    “如果他们在你耳边说了什么,你就当没听到就好了,我和你父皇,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去和亲的。”
    “母后,和亲吐蕃,是儿臣深思熟虑后下的决定。”
    “儿臣总是要嫁人的,若能为我大唐献出一份力,就算远嫁他乡又如何。”
    见之玉这么说,武后眼眸中多了一丝深思:语气也严肃了起来:“月儿,和亲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你回去翻开史书看看,这历史上,有哪个和亲公主的下场是好的?”
    之玉淡然的笑了笑:“母后,那些和亲公主的下场不好,是因为她们的嫁妆不够丰富。”
    “若父皇能拿五万兵马做我的嫁妆,想来吐蕃上下,对我定然是毕恭毕敬的。”
    看着眼前巧笑嫣然的之玉,武后只觉得一阵陌生:“月儿,莫要胡闹。”
    “母后,儿臣没有胡闹。”
    “父皇生病,把政务交给你处理,不少大臣因你插手朝政,对你恨之入骨。”
    “此次吐蕃前求娶儿臣,若母后你一直阻拦,他们又要对母后你口诛笔伐了.....”
    武后冷冷一笑:“他们奈何不了我,口诛笔伐又如何,我从不惧怕。”
    “月儿,你是母后的女儿,母后无论如何都会护住你的。”
    “和亲之事,你莫要再提了。”
    见武后拒绝得这么干脆,之玉抬头目视着她,眼底一片坚定:“还请母后成全儿臣。”
    见之玉这么坚持,武后怒了,“来人,送公主回去,禁足三日。”
    “母后,若手中有权,儿臣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
    “儿臣在您身边长大,自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婚姻对于女子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女子最重要的,是手中要有权。”
    “若父皇能给儿臣五万兵马做陪嫁,儿臣便是远嫁吐蕃,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儿臣和亲,既为自己挣得名声,又能维护边境和平,还能减轻父皇母后身上的压力,孩儿觉得,自己没有不和亲的理由...........”
    “所以,还请母后成全。”
    说完,之玉朝武后福了福身,这才挺直脊背离开了御书房。
    之玉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御书房内后,武后不知在想些什么,站在原地怔愣了半晌。
    许久,她威严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这笑容里,有无奈,有欣慰,更有叹息。
    从前她一直认为,她女儿的脾气,与陛下很是相像。
    可直到今天她才发现,她这女儿,像的哪里是陛下,明明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