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48)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朕从今往后,不再插手政务。”
    听到嬴政这么说,祭台下的百官慌了,特别是那些老古董,陛下乃一国之君,怎能把政务假手于他人。
    “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国家大事,还得您亲自拿主意啊。”
    “陛下,你乃国君,怎能把政务假手他人。”
    “.............”
    看着下面反对他的一众老臣,嬴政心中叹了口气。
    若是可以,他想直接立玉儿为储君,这样玉儿处理政务时,会方便许多。
    可现在不比大秦,他有膝下有儿子,身后有宗族,若此时立玉儿为储君,恐会引起国家动荡。
    所以....,只能让玉儿继续监国了。
    待天下百姓认可玉儿的能力,他再封玉儿为储君也不迟。
    届时,就算宗室和朝堂百官反对,有天下百姓做后盾,玉儿的储君之位也能坐稳。
    如今中原四周全是劲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劲敌全都消灭掉,让华夏再无外患。
    “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劝。”
    “朕执政期间,民间山匪横行,多处爆发起义.......。”
    “公主颇有先帝遗风,自她监国后,我大隋安稳了许多。”
    “朕是天子,自该对天下苍生负责,公主既然比朕更适合处理政务,那政务,不交给公主又该交给谁?”
    “难不成你们想让我大隋,再次陷入前几年的乱象之中吗?”
    听到嬴政这么说,下面的官员瞬间噤若寒蝉。
    前些年大隋天灾人祸不断,俨然一副乱世之象,那时若无公主监国,如今大隋还不知会怎样。
    可公主再怎么能干,也只是公主,大隋的政务若长期交给公主处理,恐会引起皇室纷争.........
    想到这里,一个大臣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齐王年长,监国之事,陛下不若让齐王与镇国公主一起。”
    被点名了的杨暕有些意外,不过还期待的看向祭台上的嬴政。
    若父皇让他和杨胜月监国,他再把杨胜月嫁出去,那储君之位,早晚会是他的。
    就算父皇不立他为储君,他手中有权了,这天下,不也早晚是他的?
    嬴政淡淡的看了一眼杨暕,眼底的嫌弃毫不掩饰。
    “让齐王监国?”
    “爱卿,你莫不是突厥派来的卧底?”
    听到嬴政冷冽的声音,刚刚提出让监国的大臣连忙跪了下来,颤抖着声音辩解道:
    “陛下明鉴,臣对大隋,绝无二心。”
    嬴政冷哼,“齐王什么秉性,你们不了解吗?”
    “既知道齐王的秉性,你又怎说得出这种话?”
    “怎么?你想让我大隋亡国?”
    明明是入冬的天气,跪在地上的大臣却 冷汗连连。
    “陛下,臣绝无此意,还请陛下饶恕。”
    看着下面瑟瑟发抖的大臣,嬴政眼中满是冰寒之意。
    “能说出这种话来,朕看你也是老糊涂了。”
    “往后,回家歇着吧........”
    豆大的汗从额间滑落,大臣颤抖着声音,连忙磕头谢恩:“多谢陛下。”
    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杨暕的脸上瞬间毫无血色。
    父皇如此做,不就摆明了不想让他参与朝政吗?
    这位大人落得如此下场,往后朝中,谁还敢亲近他..........
    感受着周围若有若无的打量,杨暕只觉得如芒在背,他狼狈的盯着祭台上的嬴政。
    父皇,好狠的心呐。
    祭台上,嬴政招手,让太监把封赏司农局的圣旨拿来。
    之玉见此 ,默默的后退了几步,把位置让给嬴政。
    人群中,李世民愣愣的看着祭台上的之玉,目光满是复杂。
    陛下让公主长期监国,那他.....还有机会吗?
    —
    祭祀结束后,之玉被嬴政叫去了皇宫。
    御书房内,之玉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慵懒的道:“父皇,你今天可算是为我树敌了。”
    “你看到齐王那个眼神没有?”
    “要是眼神能杀人,我可能早就死了。”
    嬴政的视线一直放在手中的折子上,看都没看之玉一眼。
    “跳梁小丑罢了,玉儿何须放在心上。”
    “若是看不惯他,找个由头收拾了不就行了。
    之玉摇头,“那可不行 ”
    “他是父皇你目前唯一的嫡子,我要是出手对付他,后世不知会有多少人骂我呢。”
    嬴政抬眸:“哦?玉儿还怕被人骂?”
    之玉点头如捣蒜,“这是自然,我可是立志要做千古明君的人。”
    “我的人生,不能出现任何的污点。”
    听到之玉这么说,嬴政哈哈大笑,语气颇为轻快的道:“看来吾儿志向高远。”
    “既如此,那就由为父,给你扫平一切障碍吧。”
    “吾儿,好好做明君就行。”
    之玉抬头,看着书桌前纵是坐着,身姿依然挺拔如松的嬴政。
    “父皇,孩儿一直有一个疑问。”
    听到之玉的语气难得的认真,嬴政放下手中的折子,目光中带着笑意看向之玉,“玉儿有何疑问?”
    之玉眨了眨眼,“父皇,你是不是不想处理政务,这才四处征战的?”
    说完,之玉一动不动的盯着嬴政黑色的瞳孔,想要从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过让她失望的是,听到她的话,嬴政眸子波澜不惊,没有丝毫的情绪流露出来。
    “玉儿为何有此一问?”
    之玉收回视线,淡淡笑道,“因为我不想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是借口要出去打仗。”
    闻言嬴政无奈的看了之玉一眼,眼中的嫌弃之情毫不掩饰。
    “玉儿,为君者,怎能懒惰。”
    “如此懈怠,是对天下百姓不负责。”
    之玉好笑的看向嬴政,“父皇,要不咱们换换,我出去征战,给你打疆土,你在洛阳安心治国。”
    “啪。”
    之玉还没说话,一本奏折就径直落到她头上。
    “玉儿,为君者,切不可懈怠。”
    “你连监国都不愿意,为父将来,又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给你?”
    听到嬴政语重心长的声音,之玉无奈,老祖宗还演上了是吧?
    “父皇,你想出去征战也行,但我有个条件。”
    “你要是不答应,你出去打仗的时候,我就克扣军饷。”
    之玉话音刚落下,一本奏折再次落到她头上。
    “玉儿,为君者,怎能意气用事?”
    “将士在外辛苦征战,你若克扣军饷,岂不是让将士心寒?”
    “你若如此做,将来谁还愿替你守护江山。”
    之玉眼疾手快的把奏折接住,扯着嗓子道:“父皇,你去征战可以,但好歹要回来。”
    “别出去后,就一去不回了。”
    听到之玉这么说,嬴政矜持的点了点头,“玉儿的建议,朕会考虑的。”
    “朕准备明年开春后就攻突厥,你监国,开战的一切由你来准备。”
    之玉:“...........”
    “是。”
    —
    升官的李世民满怀心事的回家后,就被李渊叫去了大厅。
    李世民原以为李渊知道他升官了,要把他叫去夸奖一番,谁知道李渊叫他过去,是叫他成亲。
    李世民当场就急了,“父亲,不行。”
    见李世民敢拒绝他,李渊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当即怒拍桌子,生气的道:“老夫是在通知你,不是在和你商量。”
    李世民抿了抿唇,态度强硬的道:“父亲,孩儿不想成亲。”
    李渊轻哼一声道:“婚事已经定下,这可由不得你。”
    “明日让你母亲给你新做些衣衫,过几日咱们就去长孙府提亲。”
    见李渊执意让他成亲,李世民有些生气,“父亲,孩儿有自己心悦的人,不想娶其他人。 ”
    说完,不顾李渊铁青的脸色,李世民直接跑出了大厅。
    见李世民如此不听话,李渊气得眼前一阵黑。
    “逆子,真是个逆子。”
    唐国公夫人见李渊被气得站不稳,连忙上前扶着李渊。
    边扶边对旁边默默坐着的李家几兄妹下发命令,“你们还坐着干嘛,赶紧去劝劝世民。”
    “和长孙家的婚事,是你父亲和长孙家说好的。”
    “咱们唐国公府,可不能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
    听到唐国公夫人的话,李建成连忙带着一众弟弟妹妹站起来,温文尔雅的拱手道:
    “父亲,母亲,孩儿这就去劝世民。”
    说完,不待李渊夫妻二人反应过来,他便拉着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了大厅 。
    出了大厅后,李秀宁好笑的道:“大哥,你怎带着咱们走这么快?”
    李建成苦笑,“自从父亲离开朝堂后,性子就愈发古怪了。”
    “咱们要是不走路快点,父亲一会就要连着我们一起骂了。”
    说完,李建成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吧,咱们去劝劝世民。”
    听到李建成这么说,李秀宁伸手拉住了李建成,对他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大哥,世民心情不好,我们一下子去这么多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劝世民的事,还是由我来吧。”
    见李秀宁主动揽下这个活,李建成自然求之不得,毕竟李世民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倔,他真要去劝,也不一定劝得了。
    “既然如此,那劝世民的事,就交给你了。”
    李秀宁颔首,“大哥放心便是。”
    李建成带着李元吉和李元霸离开后,李秀宁脸上的笑意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忧愁。
    今日祭祀时,她偶然看到世民看公主的眼神.......
    “扣扣扣。”
    “二弟。”
    夜晚,李秀宁来到了李世民的小院门口,对着院门敲了敲。
    听到李秀宁的声音,站在院中桃树下发呆的李世民看向了小院门口。
    少年负手而立,身影清隽,眉眼之间,隐约流露出让人不易察觉的傲然之色。
    “三姐。”
    李世民对着李秀宁微微颔首,语气平淡的打了声招呼。
    李秀宁踏入李世民的院中,含笑道:“二弟不请我进去坐坐?”
    见李秀宁似是有话要跟他说,李世民伸出手,对她做了个请的姿势。
    到了书房后,李世民率先开口,“三姐,你怎大晚上的来我这了?”
    李秀宁淡淡一笑,无奈的道:“父亲母亲让我来劝劝你。”
    听到李秀宁这么说,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僵住,“三姐,我有我心悦的女子,我不想成亲。”
    李秀宁盯着李世民,“世民,你心悦的女子,是谁?”
    看到李秀宁关切的表情,李世民有些不自然的低头,颓废的叹息道:
    “三姐,这是我的私事。”
    李秀宁叹了口气,“世民,有些人.....,宛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虽璀璨夺目,但也遥不可及。”
    听到李秀宁的话,李世民愣住,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秀宁道:“三姐,你在说些什么?”
    李秀宁轻笑:“世民,你掩饰得并不好。”
    闻言李世民苦涩一笑,“既然三姐知道,为何还要来劝我?”
    李秀宁垂眸,长长的叹息道:“世民,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鼎盛至极,可最终,卫氏一族的下场又如何呢?”
    “咱们家,父亲是国公,大哥官拜尚书省,我是五品武将,你也在司农局........”
    “自镇国公主监国后,天下世家,十不存一,你以为,这些世家是真的被瓦岗寨给灭了吗?”
    “你从小读圣贤书,盛极必衰这个道理,我想你应该是懂的。”
    李世民被李秀宁话中的内容吓到了,“三姐,你的意思是说........”
    李秀宁抬手,打断了李世民的话,“知道就行,小心祸从口出。”
    李世民愣愣的点头,仿佛还没消化完刚刚听到的消息。
    见李世民如此,李秀宁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道:“世民,皇室......,不会让李家出一个驸马,你明白吗?”
    “三姐,我.....,我真的没机会了吗?”
    李世民满眼期许的看向李秀宁,低声呢喃道。
    李秀宁点头,“李家能在皇室灭世家的风波中全身而退,已是万幸。”
    “其他的,不能妄求。”
    李世民的自嘲一笑,满是涩然的道:“妄求?”
    “这竟然是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