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三国(完)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听到甄氏的话,之玉还没说些什么,曹植倒是急了。
    “不行,那是我呕心沥血费时费力写下的,不能摧毁”
    甄氏闻言一脸的愤恨:“你知不知道,你写的《感甄赋》毁了我的名声?”
    “我一个寡妇,又是你的嫂嫂,你是怎么写得出这《感甄赋》的?”
    “你写《感甄赋》之前,可有想过你那九泉之下的兄长,你对得起你的兄长吗?”
    听到甄氏质问的话,曹植低头,有些支支吾吾的道:“《感甄赋》不能毁,这是我如今写出最好的文章,不能毁。”
    之玉闻言无语了,不顾曹植的反对直接宣布道:“来人,把《感甄赋》全部收集起来,统一销毁。”
    说罢之玉一脸失望的看着曹植,“长信侯,作为朝廷命官,你不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还做出如此糊涂事,实在该罚。”
    曹植闻言有些不服,“陛下,我大汉律法,可是鼓励寡妇再嫁的。 ”
    “我兄长逝世,嫂嫂寡居,我为何不能追求我的嫂嫂?”
    “陛下若要惩罚臣,臣不服。”
    闻言贾诩唾弃的看了曹植一眼,一脸看傻子的表情,“长信侯,我大汉的确是鼓励寡妇再嫁。”
    “但寡妇再嫁的前提是寡妇自己愿意嫁,你嫂嫂对你避之又避,表明了不想嫁你,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你一天不是假装和自己嫂嫂偶遇,就是言语调戏你的嫂嫂,你如此作为,和街上的混子有什么区别?”
    “对自己寡居的嫂嫂都能如此,你简直是丢了礼义廉耻,丢了魏国公对你的教导。”
    “你那《感甄赋》写出来是想表达些什么?是想告诉世人你喜欢你嫂嫂不成?”
    “女儿家的名声最是重要,你写出《感甄赋》,是想逼你嫂嫂就范?还是想让你嫂嫂羞愤自杀?”
    看着义愤填膺的贾诩,曹植只觉得莫名,“我喜欢我嫂嫂,想要求娶她,我有什么错?”
    “女子矜持,她不搭理我,我多追求她几次就可以了…………”
    听到曹植理直气壮的话,贾诩只觉得自己开眼了。
    这憨子,除了写文章,怎么什么都不会,连话都不会说?
    他的世袭爵位还要不要,命还要不要了?
    主公对世家之人深痛恶绝,怎会允许大汉有世袭侯爵出现,要知道如今的大部分世家,都是当初有世袭爵位的人家演变而来的。
    君不见,最先跟着主公打天下的荀彧,也是致仕后才得封庆国公的。而且也只是一个虚封,等荀彧一死,国公之位就会被朝堂收回。
    还有主公的亲生父亲静安王,那可是主公的亲父,还不是降位袭爵,静安王死后,他的儿子刘禅袭爵,可就变成了静安郡王…………
    这曹植,本想看他是自己上一任主公儿子的份上保他一命,谁知道他好的不学,非学他父亲爱他人妇的毛病。
    他父亲还会注意一点,只爱外面人的夫人,他倒好,自己的嫂嫂也爱…………
    想到这里,贾诩有些唏嘘,自己上一任主公虽然喜欢别人的夫人,但他英明神武,智勇双全。
    可眼前这人,贾诩无奈摇头,这憨子,还比不上自己上一任主公的一个手指头。
    “长信侯,嫁娶之事,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你嫂嫂不喜欢你,你的所有行为,于她来说都是负担。 ”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你作为小叔子,见到自己的嫂嫂不但不主动避嫌,反而还言语轻薄于她,你这么做,无异于把她架在火上烤。”
    “你可曾想过,你写的《感甄赋》流传开来后,世人会如何看待你的嫂嫂?
    “他们是夸你曹子建情深不移 ,还是骂你嫂嫂勾引自己的小叔?”
    “你说你喜欢你嫂嫂,可你若真的喜欢她,会做出这种有损她名誉的事情吗?”
    “你若真喜欢她,可把她送回甄家,然后派人去甄府下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迎娶她过门。”
    之玉见曹植一脸的不怼,无奈的道。
    闻言曹植皱了皱眉,“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寡妇卓文君时,不也在众人面前弹了一曲凤求凰。”
    “如今我追求我嫂嫂,写一篇《感甄赋》不是很正常吗?”
    之玉见曹植一根筋,怎么说都说不通,不由默默翻了个白眼,以前她怎么没发现曹植这么执拗?
    之玉此时不想和自认为自己很浪漫的曹植多言,直接大手一挥对贾诩道:“长信侯骚扰自己的嫂嫂,罪不可赦,先押入大牢,听候处置。”
    闻言贾诩恭敬的拱手道:“是,陛下。”
    说完他暗中恨铁不成钢的瞪了曹植一眼,让人把曹植押下去。
    槽值被压下去后,之玉看向跪在金銮殿中央的甄氏,“你状告长信侯一事,朕会还你一个公道。”
    “你回去静待佳音吧。”
    听到之玉这么说,甄氏感激的对之玉磕了个头。
    下朝后,甄氏回到长信侯府,火速收拾了自己的嫁妆便搬了出去。
    她想清楚了,她出身大族,嫁妆不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没必要非待在长信侯府受气。
    陛下上位之后就改了律法,让女子可如男子般单独立户。如今她成了寡妇,正符合立户的要求…………
    —
    之玉出征的前一天,曹植的判决也出来了。
    之玉念其父于大汉有功,并没有对他用刑,而是直接废除了长信侯这个爵位的世袭特权 ,并让曹植在府中闭门思过,等他什么时候想清楚自己错哪里才能出府。
    听到之玉有对自己的判决,曹植是不服的,他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他曹家的世袭爵位就这么被废了。
    可他如今不能出府,而且之玉也带兵攻倭国去了,所以曹植只能带着自己的“冤屈”在府中借酒消愁。
    文景十年,文景帝攻破倭国,在倭国设郡,为东瀛郡。
    同年,刑部尚书贾诩被外派到东瀛郡。
    贾诩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东瀛时,整个人因为水土不服瘦了一圈:“主公,你怎么把臣派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
    “你是不是忌惮臣位高权重,开始把臣往外派放………”
    见贾诩又演上了,之玉一脸的黑线,“文和先生,说话可得凭良心。”
    “这里虽然小了一点,穷了一点,离长安远了一点,但你是郡守,待朕走后,你就是这里的老大………”
    闻言贾诩冷冷一哼,一脸不信任的看着之玉。
    “主公,我和仲德可是从荆州便开始跟着你打天下的,你把仲德弄去西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臣弄来这鬼地方?”
    “其他大人在臣这个年纪,都是在家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
    “为什么到了臣这里?臣就要被外派来这里………”
    之玉被贾诩闹得无法,只得低声忽悠道:“文和先生,其他人怎么能和你比?。”
    “你可是朕配享太庙的贾大人。”
    “朝中那么多大臣,死后牌位能进皇家太庙的,可就只有文和先生你一个。”
    “配享太庙,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朝中那些人肯定嫉妒于你。”
    “朕为了让他们无话可说 ,这才把你叫来东瀛,你在这里待三五年,回去后你可就是我大汉的功臣,届时朕把你的牌位放进太庙,谁还敢说三道四?”
    “你可是从荆州便跟着朕打天下的人,这些年你掌管刑部,消灭世家,如今又镇守东瀛,你的这些功绩拿出来,谁不佩服你,谁不觉得你配享太庙?”
    闻言贾诩瞬间消停了,为了死后牌位能配享太庙,做千古第一臣,让他在这里待几年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见贾诩不闹了,之玉心中松了口气,连忙把东瀛的政务交给他打理,而她自己则带兵归朝。
    东瀛那边的人,对大汉统治他们多有抵触,之玉想来想去,还是派黑心肝贾诩来这里的好。
    若是派个性子柔的来,怕是管不了这群倭国的人。
    贾诩黑心肝,他一言不合就阴人,该杀杀该利用的利用,不出五年,东瀛必然被他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在荆州时,她不敢拿荆州给贾诩治理,在大汉时,她更不敢把国务交给贾诩。
    如今把贾诩派来东瀛,也算是满足了他想管一方政务的心愿。
    文景十二年,之玉派姜维带和关嫣带兵攻乌孙。
    文景十四年,东瀛传来消息,贾诩重病身亡。
    听到贾诩死了,此时正争论不休的朝臣瞬间安静了下来。
    之玉闻言仿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一般,直接跌坐在龙椅上,“快,快派人把贾大人的遗体运回长安。”
    闻言传信的士兵悲痛的摇了摇头,“启禀陛下,郡守大人说,他想留在东瀛,让东瀛人怕他,他要用他的尸身镇守东瀛…………”
    听到士兵这么说,之玉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她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却又为她四处奔波的黑心肝贾大人,最终竟选择永远留在东瀛………
    一滴青泪从眼角滑落,之玉张了张嘴,声音满是颤抖:“既然贾大人要留在东瀛,那便遵循他的遗言吧。”
    “让人给贾大人塑像,朕要让他的身影,永远立在东瀛的土地之上。”
    “另外,在长安给贾大人建衣冠冢,他的牌位………,移到太庙之中。”
    听到之玉的话,满朝文武皆跪了下来,“陛下三思。”
    之玉疲惫的闭眼,态度坚决的道:“贾大人从朕十岁时便跟着朕匡扶汉室。”
    “这些年来,他为我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让他牌位进太庙一事,朕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在通知你们。”
    说完之玉拂袖离去,独留金銮殿上的众人面面相觑。
    半晌,在众人的沉默中,一道柔和的感叹声响起,“陛下……,还真是重情重义。”
    众人闻声看去,看到的是一身官袍端庄严肃的郭女王。
    见众人齐刷刷的看向她,郭女王有些莫名:“诸位大人怎这般看着下官,难道下官说错话了不成?”
    闻言众人默契的别过脸去,她夸陛下,谁敢说她说错话了。
    可让贾诩牌位入太庙,陛下的封赏是不是太过了,要知道荀彧都没这待遇………………
    众人还没从贾诩牌位进太庙的消息中缓过来,又一个重磅消息向他们砸来,之玉追封贾诩为汉文公。
    听到这个消息,朝臣再也坐不住了,这个汉字…………,贾诩怕是受不起。
    之玉不理前来劝她收回成命的朝臣,“贾大人为了大汉,不但损失了一个儿子,连腿也被砍瘸了,如今更是死在他乡不能落叶归根。”
    “朕只是在他死后追封而已,你们凭什么不让?”
    “贾大人于我大汉有功,这个汉字,他承受得起。”
    远在西域的程昱听闻贾诩逝世后,眼眶瞬间便湿润了,
    “文和兄,没想到你竟走在我前面了,看来还是你要毒一些,不然老天怎么会先把你收了呢?”
    说完程昱低头咳了咳,拿起毛笔继续处理政务。
    如今他也快不行了,他得早点把这边的事情整理好,不然下一任西域都护来了后,怕是不好接手他手头的事务。
    文景十六年,庞统致仕,郭女王被封丞相。
    文景十八年,之玉把刘备小儿子刘理的女儿接来宫中亲自教导,并为其赐名为刘无疆。
    文景三十年,之玉力排众议,封刘无疆为太女。
    文景四十年,之玉退位,传位给刘无疆。
    “姑姑,你如今身体康健,为何要早早退位?”
    “正是我身体康健,才要退位于你。”
    “如今姑姑在,姑姑便是你的后盾,你好好治理江山, 若是你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姑姑也好在一旁纠正。 ”
    闻言刘无疆一脸的感动,“多谢姑姑处处为无疆考虑。”
    之玉摸了摸刘无疆的头,“你是姑姑亲自教养的,姑姑相信你的能力,你将来,定是一位杰出的君王。”
    刘无疆羞愧的低下头来:“姑姑,无疆愚笨,怕是做不到像姑姑一样好,不过无疆保证,无疆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治理大汉。”
    之玉点头,“姑姑相信你。”
    “姑姑,你可有什么要嘱咐无疆的?”
    之玉低头,眼中情绪复杂,“知道姑姑为什么给取起名为无疆吗?”
    刘无疆点头,“姑姑想让我大汉的疆土无边无际。”
    之玉摇头,看向刘无疆的眼神满是温柔,“姑姑曾看过一句话,我欲大爱无疆,还天下海清河晏。”